吴勇毅
4月12日在杭州支付宝发布了全球首台支持“声波支付”的自动售货机,这也是“声波支付”技术踏入商业零售领域的第一步。这些声波售货机内嵌入了支付宝特有的声波模块,可以对用户手机发出的超声波进行智能化处理交易,支付过程不超过1分钟,令人耳目一新,十分“风骚”!
“声波支付”适合便利店、超市和百货店等传统商业企业,并有望破解排队顽疾,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并将加速O2O电商模式全面落地,推进零售电商业变革。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从条码到摇摇支付,再到如今的声波,支付宝在支付方式上玩得越来越炫。如果哪天支付宝再收购一个语音智能识别公司,到时,付钱真的只要说出“我要付钱给***”,钱款立即到账,请你也不要惊奇。
实际上,支付宝几乎利用了用户手机中所有可能利用的传感器和识别方式,从摄像头、屏幕、GPS、加速度感应器、磁场感应器、mic、听筒、蓝牙等,以及二维码、短信等等。据说类似气压、Wifi等也进入支付宝支付技术的超级实验室了。
还有,支付宝钱包的转账功能如今也升级成为了“超级转账”,可以向任何人转账支付。除了支付宝用户间进行转账外,还可以向没有支付宝账号的用户转账,只需输入收款方手机号和真实姓名,收款人随后会收到一条短信,按提示回复相关银行卡号即可完成转账。
另外,支付宝的又一款产品更是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其“一淘火眼”据说可以扫描条码、拍摄杂志上商品页,未来还将推出识别企业logo,识别酒店建筑,并在这些基础上提供商品信息。据悉,马上要推出的“火眼逛超市”可以让用户只“逛”超市,不用排队收银,只需要将商品拍下来加入购物车,便可在家等待送货上门。
“我们希望有一天用户出门时只用带支付宝钱包就足够了。”支付宝相关负责人方面表示,“电子支付相对钱币具有综合优势,替代钱包是一大趋势,今后还将不断优化产品的设计与体验。”
也许你会认为现在支付宝声波支付方式是全世界最酷的,其实那可能有点“坐井观天”了。支付宝的支付方式只能说很酷很炫,但还不是最酷最炫。现在连手机都不要带,就能在商业网点支付了。
你看,你的眼睛、手指,还有你那张脸,现在都能结账!这不“酷毙”?
我们知道,如今支付方式仍有不少安全隐患,如手机被盗、银行卡遗失、网银密码被窃等。有没有比移动支付更为安全、快捷的支付方式?手指(或指掌)支付就应运而生。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家餐馆里,你自以为很酷地拿出手机来支付,结果旁边有人只挥了挥手就走了——他并非是在说拜拜走人,而是利用一种叫静脉识别的技术,通过扫描手掌上的静脉付了账。这真是“酷”得不得了。
手指支付识别是指利用近红外线照射手掌,从而形成你独一无二的静脉图像。服务提供商把该图像存储起来,并与你的银行帐号、信用卡、网银等关联起来。然后,当你支付时,系统只需将即时获取的静脉图像与预先存储的静脉图像进行比对,就可以完成身份识别、核对,从而实现静脉识别支付。
在采用手掌静脉识别技术的产品中,当前最为成熟、应用最广的要数“手掌卫士”PlamSecure了。它最初由日本富士通公司研发,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对个人电脑进行加密管理。如今,“手掌卫士”已经被广泛安装到欧美日许多国家多种非接触式识别装置上,包括提款机、门禁系统、收银台等,十分快捷。
虽然生物识别技术早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但其真正应用还是在21世纪初互联网普及之后,而大肆其道则在近一年。生物识别支付技术除了指掌支付,还包括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眼睛识别、声纹识别、DNA识别和笔迹识别等支付技术。目前在支付领域应用最广、最便捷的,当属指掌识别和人脸识别。
纵观近两年国内外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继应用最广的指掌识别后,人脸识别技术因其自然、非接触、实际应用效果佳等特点正在被市场广泛看好。在国际生物识别市场上,人脸识别已迅速超出了安防领域。比如:谷歌正在研发安卓人脸识别软件和人脸识别手机应用支付,通过摄像头识别人脸就能实现快捷线上线下支付;目前许多国家的社保系统纷纷启用了人脸识别技术,以规范领取人资格;在日本、美国,银行人脸识别技术也嵌入支付系统里,使人们进入银行支付再也不用带存折、银行卡,等等。
这些无不标志着生物识别技术正驶入急速发展轨道,给世人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安全,人们再也不怕排长队结算,也不怕遭遇银行卡遗失、忘记密码、手机被盗,因为你不可能丢失你活生生的手掌、眼睛、整体面部、声音频率。这可是从未有的划时代的革命性的突破与享受啊!
谁引领消费者支付方式,谁抢占支付入口,谁就将引领消费者消费行为。
纵观全球各资本机构在支付领域尤其是移动支付(大部分生物识别支付也属于移动支付范畴)领域推出创新的频率如此之高,花样如此之多,背后是什么原因?第三方支付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而作为卖方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争夺市场大蛋糕必然会不断推陈出新。IDC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而易观国际机构统计报告显示, 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1000亿元,到2014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3850亿元,预计未来3年内中国大约会有两亿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支付。
强大的数据意味着,今后几年全球支付业务将呈现持续走强趋势,钱潮滚滚,令银行、支付公司、零售商、电商、运营商、IT应用商等各方神仙垂涎三尺,各方快马加鞭在该领域的跑马圈地,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市场,全面进行支付技术创新。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各类创新方式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得到更加便利的支付体验,而只有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就支付平台而言,能够赢得用户的青睐就是硬道理,才能站到钱潮之涛头。
支付产业已凸显了美好而广阔的钱景,然而勿庸讳言的是,我国支付行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就不可避免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而存在不少问题与挑战,需要多方努力探索与解决。
就目前而言,手机支付方式尚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大多数手机受到SIM卡容量的限制,所发送的信息全部为明码,致使手机支付的安全性较低;二是通过短信支付方式的即时性较差,难免会造成资金流和物流的停滞。若要使手机支付达到理想的快捷、安全的层面,至少还要从技术角度有效解决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而使用生物识别支付,核心也是金融安全问题,生物识别整体系统建设仍需要诸如银联这样的机构增强其安全与信用的保障。
尽管移动支付优势明显,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据易观国际调研数据显示,国内用户目前对手机之类支付业务的使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月平均消费金额不足200元,主要原因是较为前卫的消费习惯仍没有养成。
此外,应用推广成本仍较高。以“声波支付”的自动售货机为例,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挺方便,但有许多商家却不愿增加设备成本,将令该技术短时间内不能迅速普及。以生物识别支付应用为例,其手续费收入是否能涵盖设备及系统的投入?与其他竞争性技术或者替代方案的优劣比较(如手机支付),性价比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在做推广应用时认真斟酌的。
需要指出的是,至今支付产业链错综复杂,各施其政各行其是,参与各方的利益和资源的争夺激烈,仅依靠单一技术标准的出台和建立第三方可信服务管理平台很难改变目前现状和推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法律保障的缺位是制约新支付模式发展的另一问题。目前我国现行应对各种支付模式的管理政策还不健全完善,消费类增值服务费的征收没有法律保障,市场管理较混乱,使得消费者难以得到对消费应有的维护权利。
支付改变生活、工作,支付改变世界,多元化支付以及不断变化的支付革新带来全球零售业营销模式的变革。谁抓住支付,谁就抓住钱源,屹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