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 谭瑞英
语文课堂是情感阵地,文章作者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在这里碰撞、交融。有时,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与作者“同悲、共喜”,做一回“当局者”;有时,又需要善于从“情”中走出来,理智地去思考、总结,做一位“旁观者”。因此,语文课堂不仅是情感流露的“大舞台”,也是欣赏评点的“大看台”。
一、语文课上的“情”源自何处。
(一)课文本身就含情。哪一篇文章不是作者由情而发、因感而作?哪一篇文章不隐含着作者的遭遇、品行和个性,打着时代的烙印?优美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感人的记叙文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物的褒贬、对生命的理解;慷慨陈词的议论文更展示着作者的观点和胸襟……
(二)言谈举止总关情。课文中人物的语言,不论是有声的口头语言,还是无声的心理独白,都是文章情感的集中流露。作者在文章中寄的情,在学生读来,这些情便有意无意地被进行了筛选和加工,带上了学生的经历、性格的印痕,这种情是有独创性的,它会因人而异、各各不同。因此,从作者情感在文章中的流露到读者情感在文章中的创造,最需要的便是学生情感的投入,即“入情”。
二、巧妙引导,让学生“入情”。
(一)透过文字,用“心”读情。
文字上附着的丰富情感,不仅要用眼和嘴去读,更要用心去读。《我的老师》是一篇明白如话、情深意长的好文章,文章里写道:“梦中迷迷糊糊往外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干什么?‘找蔡老师……‘不是放暑假了吗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了六、七尺远。”做梦是很平常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迷迷糊糊“走”被喊住还要“找老师”,这深沉的梦境,蕴藏了多少纯真的情感。所有这些都只有投入自己的情感,用心去读,才能产生共鸣,才会体会到“我”对蔡老师绵绵无穷的思念。
(二)缩短距离,入情入境。
作品与读者在感情上总是有距离的。有些作品,由于写成的时代久远,很难使学生入情入境。因此,教师得想方设法使之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激活学生的固有情感体验。如学杜甫的《春望》,诗人那种国家灭亡的伤感,学生很难有深切的体会,但他们头脑中必有“乐时草木含笑,伤时万物同悲”的情感体验。因此,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联想何时何事或喜或悲,然后再来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伤痛。这样,诗人的那份伤感便带上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个性色彩,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有些作品由于国度的差距影响学生入情。好在但凡人的情感,虽千差万别,总有共同点,就抓住这个共同点,由点带面,层层深入,问题便迎刃而解。如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学生对此很是费解:难道众多的语言里,真是法语最美吗?这时就可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什么?”果然不出所料,多数学生说是汉语。接着再紧追一问:“难道汉语真的是最美的语言吗?为什么会觉得它最美?”经过认真思考不难理解:并不是汉语最美,是爱祖国的情感使自己有了如此的想法。那么,退而思之:法国语言当然也不是最美的,但在面临民族危难的爱国者韩麦尔眼里,祖国母语当然是最美的语言。
需缩短的还有师生间的角色距离。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总是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因此,要使学生入情,必须使师生在课堂交往中心理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领导心理”和“自我中心”倾向,以清除学生对教师的“权威心理”,从而毫无顾忌、自由轻松地进入情境。
“入情”就是体验情感,创造性地理解文章内涵。而课堂教学,除此以外,还必须有总结、有提高、有升华,这便需要使学生适时地从“情”中走出来,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去分析课文框架、文字组合,以便获得系统的知识。由“入”到“出”,学生便由“演员”成了“观众”,课堂便由“舞台”变为“看台”。
总之,要深入挖掘、巧妙利用语文课堂上诸多的情感因素,用“情”为课堂导航,让课堂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