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效应分析及对策

2013-09-25 05:59谢伟杰
关键词:兴业银行商业银行金融

谢伟杰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 350300)

一、问题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发展碳金融则是推动低碳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大力发展碳金融,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才可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商业银行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其参与碳金融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碳金融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探讨热点,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种。

1.研究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代表有李一维、蒋志芬、王倩等。这些学者认为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能够为低碳经济注入更多资金,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低碳、可持续的转型目标,国家应鼓励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如在国家层面建立碳金融制度和政策,发展并健全我国碳金融市场,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参与碳金融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低碳经济和可循环经济的发展[1-3]。

2.对比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差异,结合我国国情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建议对策。主要代表有于泽、高扬、俞俏萍等。这些学者从不同方面全面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现状,对比国内外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方面存在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这些差距及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碳定价权、内控制度、金融创新和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加大碳金融发展力度的方式和方法[4-6]。

3.对商业银行应如何发展碳金融进行相应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主要代表有袁艳平、周纪昌、邓清等。这些学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未能明确发展碳金融的意义,存在较大的制度和政策风险,金融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在碳金融市场上缺乏定价权,存在较严重的人才缺口;认为商业银行应树立发展碳金融的观念,建立和完善其与碳金融相关的管理制度,优化其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金融创新能力,引入高层次碳金融人才并做好内部培训,不断深化发展碳金融业务;认为国家应不断健全我国关于碳金融方面法律、法规,建立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对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形成一种稳定的管理制度,并构建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平台,这样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法律和政策风险,同时降低其交易成本和风险,扩大其可参与的范围,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7-9]。

发展碳金融是时代赋予商业银行的历史使命,众多学者的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并丰富了我国在碳金融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来分析,得出其发展的必要性,或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经验教训,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或发展步骤。其主要研究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驱动力和如何发展问题。而较少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分析为何商业银行应该发展碳金融,发展碳金融是否为其带来相应的效益,是否有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研究主要代表有董昕等,认为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可促进银行业经营模式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银行业新盈利增长点;并树立银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10]。几乎没有学者是通过某商业银行的具体业绩来说明这些作用是否真的存在。兴业银行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第一个开发设计出我国第一个“绿色信贷”,第一个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第一个成立专门的、总行一级的碳金融管理部门——可持续金融部。由于兴业银行在碳金融方面的突出成就,多次获评“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奖”、“最佳绿色金融奖”、“年度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网点奖”、“全国减排先进集体”称号等。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兴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以后的效益变化,并假定这些效益变化主要来自其发展碳金融引起的,据此来分析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效益。

二、发展碳金融对兴业银行带来的效应

兴业银行自2006年首次推出碳金融产品以来,就一直比其他商业银行更广泛、更深入地发展碳金融。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兴业银行2006年以来市场竞争力、经营风险、盈利水平和投资者投资意愿等方面的变化,并通过这些变化来分析发展碳金融给兴业银行所带来的效益。

(一)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兴业银行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银行,决定是否发展某种业务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这个业务的发展能否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而考察市场竞争力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2种。

1.兴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对商业银行来说,总资产规模是商业银行用于获得收入的资源的总和,该数值越大说明其竞争实力越强。而总资产规模的增速则反应该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兴业银行从2006年发展碳金融开始,其总资产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从2006年的6177.04亿快速增加到2012年的32509.75亿元,是2006年的5.26倍,年均增长率在32%左右,说明该行的绝对市场竞争力正不断得到加强(表1)。

表1 兴业银行总资产状况表Table 1 Total assets of Industrial Bank 亿元

2.兴业银行在各类金融机构中的总资产占有率正逐年上升。市场竞争力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能力的差异。市场占有率是一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所有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值,体现了该银行在行业中或同类银行间的竞争地位。一家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则说明其市场竞争力越好。从表1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兴业银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中的市场占有率在2006年是 1.41%,而到2012年则提高到2.43%,6年时间提高了73%。甚至在发展较快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其资产占有率也从8.65%提高到13.11%,仍提高了近60%,说明该行的相对市场竞争力正不断得到加强。

这些数据说明兴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以后,其总资产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而且该银行的增长速度在银行业中或其他同类商业银行相对较快。无论从绝对值方面或相对的竞争能力方面,兴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其综合竞争能力正逐年增强。

(二)降低其经营风险

发展碳金融业务,提高兴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其资产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但这种规模扩张,是否会导致其经营风险提高?因此,有必要分析该行的整体风险水平。作为商业银行,银行贷款业务在其资产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重,而“不良贷款率”则是评价贷款风险水平最常用的一种指标。由于无法获得准确的风险评估指标,在此用“不良贷款率”来衡量兴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虽然不全面,但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如果一个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则说明其经营风险上升;反之,则说明其经营风险呈降低态势。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2006年为1.53%,到2010年则降到0.42%,仅是原来的27%左右,其不良贷款率以年均近28%的降幅呈快速降低的态势,从2010年就开始稳定在0.4%左右这一较低水平。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断降低,说明其资产质量正稳步提高,经营风险呈逐年降低态势。

(三)增强其盈利能力

发展碳金融有利于提高兴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其竞争实力,但这种扩张行为是否会导致其利润水平降低?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体现为利润大小和利润增长率。这两者都涉及利润的定义问题,一般可以通过“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来评价一个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管理绩效。利润总额体现了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而“净利润”则体现该银行的最终经营成果。由于两者的数据分析的结果非常类似,在此,仅选择“利润总额”进行说明。“利润总额”数量越大,则该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越好;“利润总额”数量小或为负值,则说明该银行的盈利能力比较差。兴业银行的“利润总额”呈高速增长态势,从2006年的50.46亿快速增加到461.93亿,年均增幅高达44%(表2)。在刚发展碳金融的第一年就比上一年增长了42.34%,而第二年更是在2006年高速成长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16.21%,此后5年也基本保持在30%左右的年增长率(表2)。这些数据说明兴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以后,在其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盈利能力也逐年增强。

(四)提高股东的投资意愿

上文用“总资产”、“不良贷款率”和“利润总额”这些公司内部的财务指标分别对兴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经营风险和盈利水平进行必要的说明。但总的说来,一个公司的经营效益好与坏,最权威、最直接的指标是股东的投资意愿,即是否得到投资者的理解和支持。在此用“资本净额”来表示股东的投资意愿,如果这一指标数值越大,则代表股东增大其投资规模,说明其投资意愿提高了;反之,则代表股东开始减少其投资规模,说明其投资意愿降低了。自发展碳金融业务以来,兴业银行的资本净额呈高速增长态势,资本净额2006年就比上一年增长了43%,而2007年更是在2006年高速成长的基础上又增长了66%,此后5年也基本保持在30%左右的年增长率(表3)。这些数据表明兴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以后,得到广大投资者更大的支持,广大投资者愿意持续增大其投资力度。

表2 兴业银行各年利润总额变动表Table 2 Total profit of Industrial Bank

表3 兴业银行各年资本净额状况表Table 3 Net capital of Industrial Bank

三、发展碳金融给兴业银行带来正效应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比兴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后在总资产数量、不良贷款率、利润总额和资本净额等指标的变化,得出该行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风险降低、盈利能力提高并获得投资者支持。这些效应基本上是正面的,所以,认为发展碳金融对兴业银行产生了正效应,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获得市场美誉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理论上认为,一个商业银行如果遵循“赤道原则”开展业务,则该银行将发现有些原来可以发放的贷款并不符合“赤道原则”,所以必须放弃这些与“赤道原则”相背离的资产项目,从而导致其资产规模变小。但通过上面的效益指标分析,发现近年来兴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并没有变小,而是呈快速增长的态势,甚至由此其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同类银行,其市场占有率正不断提高。笔者认为导致兴业银行市场竞争力在绝对和相对方面同时获得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兴业银行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呈高速增长,银行资产也水涨船高同步增长,这是该行总资产逐年递增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因为我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一般在10%左右,而兴业银行的年增长率基本在30%左右。

2.市场美誉度产生的告示效应,推动兴业银行的发展。由于兴业银行率先发展碳金融业务,并获得多种国家级和国际级别的奖项,从而获得很高的市场美誉度,这有利于其获得更多的资产份额。

3.竞争对手不愿大力发展碳金融,形成蓝海市场,有利于兴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其他金融机构由于不太了解碳金融的收益和风险,并未真正施行碳金融,只是根据国家要求发布各种制度和规定,实际上并不愿向符合“赤道原则”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这导致那些符合条件的碳金融需求者,一般会主动向兴业银行提出融资申请,这导致兴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快速增大。

随着国家加大对低碳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扶持力度,我国碳金融市场容量将逐年增大,兴业银行如能在碳金融方面保持领先,则其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将伴随着低碳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以更快的速度不断增长,并最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风险管理,降低经营风险水平

低碳行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这种企业一般比传统产业的企业规模小,产品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具有较高的企业风险。而碳金融业务主要面向低碳企业提供,具有较高的风险水平。但现实是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总得说来,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主要存在借款人违约风险、政策风险、行政干预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等4种。下面针对这4种风险来分析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什么会呈下降趋势。

1.借款人违约风险比其他金融机构低。所谓借款人违约风险就是指借款人无力或不愿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一般而言,投身于低碳行业的企业主都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较少存在主观恶意违约的意愿,只要兴业银行是在较好评估其偿债能力的基础上发放的贷款,其借款人违约风险一般较低。

2.存在较小的政策风险。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和扶持低碳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根据“赤道原则”发放贷款,基本不存在严重的政策风险,不会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而导致大量的低碳企业无力偿还,形成不良贷款。

3.对行政干预风险具有一定的免疫力。由于政府部门行政干预要求发放的贷款往往无法符合兴业银行采用的“赤道原则”审批标准,所以这种原来在地方政府干预下有可能不考虑风险水平发放的贷款,在兴业银行采用“赤道原则”后,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导致其“不良贷款率”降低。

4.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兴业银行在推行碳金融的同时,不断引入战略合作者,并最终成功上市,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降低内部管理风险。

(三)低风险水平的市场扩张,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自2006年发展碳金融以来,兴业银行的“利润总额”成快速增长态势。这种经营效益的持续提高,主要原因有:(1)总资产规模扩张;(2)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表1和表3的数据,可以发现兴业银行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仅在2007年明显高于总资产的增长速度,其他6年的利润总额和总资产增长速度基本比较接近,可以认为兴业银行净利润呈快速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总资产规模扩张。从兴业银行的年报中可以看到2006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只有0.7%(因以往年份的数据无法获得,但结合其他相关数据,这应是当时历史的较高收益水平),但从2007年起就一直稳定在1.2%左右,而该行刚好是在2007年初成功上市,其内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可以认为,这一年的盈利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得益于其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大幅度降低不良贷款率,并最终导致其盈利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四)经营效益的提高,增强投资意愿

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某种资产,主要考察风险和收益2个指标,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自2006年以来,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快速降低的态势,并在最近3年保持在0.4%的较低水平,这说明兴业银行的投资风险呈下降趋势。在兴业银行的各年年报中可以发现,200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5.94%,到2005年虽然呈快速增长态势,但仍只有19.28%,这已是当时历史最高水平。但由该行从2006年开始发展碳金融,此后每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25%左右高位水平,2012年甚至高达26.65%。自从兴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以来,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降低了,而投资收益变大了,因而其资本净额呈快速增长的变化态势。

四、兴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建议和对策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可知,发展碳金融给该银行带来的效益主要有2个方面,即资产规模逐年增大和经营风险逐年递减。兴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过程中应同时兼顾规模扩张和风险规避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多地发挥碳金融所带来的正面效益,并减少其负面影响。

(一)维持或提高市场美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发展碳金融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在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国家仍将继续鼓励发展碳金融。兴业银行应继续响应国家号召,积级承担其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在碳金融方面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保持领先地位,则有利于维持甚至提高其市场美誉度。这样不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或国家扶持,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其资产规模将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使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金融创新,扩大碳金融业务范围

虽然兴业银行率先推出了一系列的碳金融商品和服务,但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方面,都与那些跨国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加强金融创新,扩大碳金融业务范围。

1.发展低碳企业抵(质)押贷款业务。由于低碳经济属新兴经济,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企业规模小、利润不高且资金需求量大等问题,急需银行信贷支持。但按传统的风险管理流程,其贷款一般不符合兴业银行的贷款标准,故兴业银行可针对这些状况,适当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放宽抵(质)押物要求。

2.开发并推出碳金融方面的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能够调动社会公众的闲置资金并投资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经济,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同时有利于增加银行的代理收益。

3.发行和普及绿色银行卡。随着绿色银行卡的普及,社会公众的低碳消费将会得到极大提高,低碳环保的产品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从而提高低碳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兴业银行也将在发行和普及绿色银行卡中获得较高的收益。

4.提高碳金融中介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兴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到CDM项目的整个运作流程中,积极参与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并直接参与碳排放权的交易,同时尽量参予碳排放权的定价问题,可考虑利用国内外市场的价差进行套利活动。

(三)严格遵守“赤道原则”,降低客户违约的主观风险

兴业银行应严格遵守“赤道原则”,这一原则的实施虽然会一定程度上限制该行的业务范围,但却能有效地降低客户违约的主观风险。根据“赤道原则”,兴业银行更多向一些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发放贷款,一般而言,这种企业的违约主观风险较低,从而造成兴业银行所提供贷款的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并不一定加大其风险水平。如果兴业银行能够加强内部控制,增加对客户的客观偿债能力的评估,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不良贷款率”,实现风险水平的持续降低。

(四)密切关注国家的碳金融政策与法律,避免政策风险和行政干预风险

兴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国家的碳金融政策与法律,避免政策风险和行政干预风险。所谓政策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政策调整导致碳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碳金融市场是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而扶持发展低碳经济和可持续经济政策的产物,其市场供求和国家的政策安排高度相关,因此,政策方面的细微变动,都可能改变碳金融的风险和收益。而法律制度则是确保碳金融政策能够得以贯彻实行的根本保证,完善的法律制度将有利于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有利于商业银行更规范地发展碳金融业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国政府将出台更为细致的碳金融政策和法律,从而规范其发展。兴业银行应不断关注国家的碳金融政策与法律,适时进行深入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快、更规范地发展碳金融业务。

(五)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提升内部风险管理水平

为降低碳金融业务的风险水平,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兴业银行应结合其内部控制的现状,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重构并优化其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升内部风险管理水平。完善的内控体系一般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兴业银行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应继续积极地借鉴各种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其内部控制水平并不断强化银行职员的内部控制理念,提高其工作自觉性。

2.完善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一制度应着重解决内部控制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原则性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应根据碳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必要的动态管理,其作用范围应涉及到碳金融的各个环节,从制度上消除风险死角和风险盲区。

3.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兴业银行应遵照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相互制衡的原则来设置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并根据不同岗位给予其必要的权限,使其能够顺利开展相关业务,同时又要采取有一定的制约措施,避免出现重大的内部控制风险。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定期评估全行各类资产的风险水平并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时发现碳金融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建立完善的内部稽核机制。兴业银行可根据业务发展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内部稽核机构,并根据各种工作的特点,设置有差异的风险预警指标,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时发现各种违规操作行为,最后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追究其相应责任。

五、结语

兴业银行作为中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碳金融的典型,在近8年的发展过程中,该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降低了经营风险,提高了盈利能力并获得投资者支持。在国家鼓励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扶持碳金融的今天,兴业银行在做好内部管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碳金融将有利于该银行的发展。而且随着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持续发展,这种优势将产生越来越大的效益。

[1]李一维.低碳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16):63 -64.

[2]蒋志芬,冯海昱.低碳经济与商业银行碳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10):43-45.

[3]王倩,双星,黄蕊.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2(1):116-119.

[4]于泽,丛帅.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J].经济导刊,2011(5):64-65.

[5]高扬.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发展碳金融[J].经济导刊,2011(4):22-24.

[6]俞俏萍.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几点思考[J].财务与金融,2011(5):6 -9.

[7]袁艳平,蒲丽娟.商业银行介入碳金融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2(1):134-138.

[8]周纪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管理机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0):63-66.

[9]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探讨[J].学术交流,2011(10):136 -139.

[10]董昕.碳金融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经贸导刊,2011(9):62 -63.

猜你喜欢
兴业银行商业银行金融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