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涛
物流园区、物流基地是我国物流设施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形态,这些年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层级的支持、导向政策也纷纷推出。2011年,国家出台的物流业“国八条”,鼓励加快企业对物流园区的投入,特别提出“支持将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物流业”,并“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
据称,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的全国物流园区规划酝酿已久,即将颁布实施,这一规划将规范国内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及其他大型物流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阐述中铁物资集团物流业务现存的问题,分析物流基地(园区)的建设、经营模式等重要问题。
中铁建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之一,内部物资物流需求巨大。全系统每年钢材需求量1000余万吨,水泥需求量超过5000万吨,原煤需求量600多万吨,成品油料需求近200万吨,还有钢轨、民爆器材,各种工程机械设备等,都有大量需求。2012年,为有效降低系统物资采购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中铁建推行物资集中采购制度,并将集采中心设在下属公司中铁物资集团,随着集采工作的逐步推进和实施范围的扩大,其物资分销体系将需要更强大、更高效的物流体系来支撑。
作为中铁建物资物流业务板块运营主体的中铁物资集团,主营铁路运输、建设所需的钢轨及配件、油料、火工品,大型基建项目所需钢材、水泥等相关物资的贸易、仓储、配送等业务。公司自2003年改制以来,业务规模大幅攀升,产值年均递增70%;2012年,全集团营业额突破400亿元,使物资物流业务成为中铁建除工程承包之外的第二大业务板块。近几年,中铁物资集团业务领域逐步拓展,形成了目前物流贸易、加工制造、国际业务、资本运营、集采代理、电子商务六大业务板块,经营规模快速扩大,业务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1)资源配置失衡,集采与物流业务难以规模化发展 中铁建系统内部物流资源丰富,目前拥有30余处、133万平米的仓储物流场地,4万余延长米的铁路专用线,以及约32550立方米的成品油储罐,分散在内部十几家工程集团所在的全国部分交通枢纽城市;而作为其物资物流业务运作主体的中铁物资集团,占有中铁建绝大部分的物流业务份额,而拥有的仓储场地不足30%,铁路专用线不足10%,极大地限制了运作主体的规模化发展,也不利于集中采购的推行,不能有效降低系统采购成本。
图1 中铁物资集团物流基地网络体系示意图
(2)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中铁建下属工程局以工程承包为主业,大量分散在这些企业的物流设施,缺乏专业化运作,其利用效率不高,很多甚至处于闲置状态,随着全系统集采业务的推行,这种场地设施闲置状态将更加突出,使得物流资源整体优势难以有效发挥,必然造成存量资源的严重浪费。
(3)运营主体业务相对单一,竞争力难以持续提高 当前中铁物资集团经营业务仍以工程物资供应为主,特别钢材类物资经营占据了大部分比例,与国内同类大型物资公司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业务格局,中铁物资集团都不具突出优势,特别是物流设施资源相对匮乏,由于缺乏有力的物流支持平台,限制了业务范围和规模的扩大,限制了产业链的拓展,使其综合竞争能力难以持续提高。
因此,为了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中铁建系统内既有物流资源需进行系统整合,并由其运营主体加以优化利用。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今后以城镇化建设为主旋律的区域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物流设施的建设;另外,铁道部大部制改革后,原来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自成体系的现象将改善,有利于“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的发展。在新的背景和政策下,物流园区和其他企业物流基地,将迎来更加理性的发展时期。对于中铁物资集团这类大型物资企业集团来说,物流基地是其赖以生存的设施平台,其建设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又有挑战。随着国内物流设施的不断投入和运营,所释放的物流能力也将逐渐形成市场饱和状态,同时与城市用地这一稀缺资源的矛盾也会不断加深,届时物流设施建设将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和政策限制。因此,中铁物资集团必须抓紧机遇,充分利用既有资源,推进对物流基地的整合优化,充分挖掘潜在效能,拓展业务范围和规模,巩固和持续扩大物资物流业务。
中铁物资集团物流基地建设应充分考虑中铁建和物资集团实际现状,根据公司自身业务发展战略和集采供应目标,适应当前及未来业务发展对物流产生的需求,打造一个高效的物流基地网络;同时,也应利用新的物流基地平台,加快推进正起步的集采代理、电子商务、加工制造等新兴业务,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结合物资集团目前的经营网点布局,其物流基地网络应在既有基地的基础上,加大对中铁建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同时展开与系统外社会优势物流资源合作,构建一个包含“总部枢纽物流基地——区域综合物流基地——末端专业物流基地”的三级物流基地网络体系。(见图1)
本基地网络既包含实体物流设施网络,又包含综合管理信息网络两方面涵义,各级物流基地主要特征如下:
总部枢纽型物流基地——立足北京或其他具备条件的区域,拥有较充足的用地空间、良好的联运设施、先进的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以及较发达的通讯、金融等配套软硬件条件,远期引进通关、保税、期货交割等高端服务功能,以建设一个规模大、功能全、现代化的陆港物流基地为目标。基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强大的综合信息服务功能,除能够管控各类经营业务、各个物流环节外,还能通过设在其他区域物流基地的信息分站,调配和协调整个基地网络体系,起到一个样板基地和中心枢纽的作用。
区域综合型物流基地——以各区域子公司为经营主体,具体负责区域范围内物流资源的整合,或对既有基地改造升级。注重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的利用,至少能依托公铁、铁水、公水联运的两种,积极推进电子交易的发展,开展以钢材贸易、物流、加工为基础的综合业务,打造区域性多品类物资集散中心。
末端专业型物流基地——对于其他中小型设施资源,应充分利用其既有资质、业务和市场,面向末端城市需求市场或工程项目,规划改造成为专业型的物流基地,如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钢材加工基地、混凝土加工基地、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储运基地、煤炭或铁矿石转运基地等。
图2 基于产业链的中铁物资物流基地经营模式概念图
科学的经营理念、切实的经营模式,是物流基地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中铁物资集团物流基地网络的经营,应加强上游集中采购和下游营销,强化基地经营水平,提升效益和塑造品牌,以推动物资集团成为产业链上的组织主体、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
(1)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采购中心——既面对国内市场,又面向国际市场,汇集铁建系统内外需求,推行资源原料、钢材等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发展物资设备采购代理,争做产业链上游的采购组织者。
(2)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营销中心——利用物流基地的实体商铺、电子商务网络超市,衔接供需,打造公共交易平台,扩大现货贸易;利用基地网络的强大配送能力,推进准时配送和共同配送,争取更多工程物流和其他物流业务;除有形产品外,同时注重配套服务、技术专利等无形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3)集传统主业和前沿领域的经营中心——在工程物资贸易与物流一体化主业的基础上,了解客户潜在需求和关注产业趋势,引进和开发更多前沿领域技术和新兴业务,如发展物流金融,拓展融资渠道和结构,创新服务产品,提升经营水平。
(4)集效益提升和品牌塑造的示范中心——在进行经济创效的同时,还应通过打造两业联动示范基地、前沿技术标准试验基地等国家或行业的示范性项目,加强产学研一体化,争取政策扶植,提升社会影响和自身品牌价值。(见图2)
对利用效率低下的物流存量设施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构建中铁物资集团三级物流基地网络体系,一方面可通过剥离使用效率不高的设施资源,降低其他企业的资产成本,另一方面壮大了物资物流经营主体的竞争实力,使其能够借助这一物流设施平台,强化物流运营能力,拓展综合业务功能,以达到降低综合成本、促进多元化经营、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目的。
[1]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报
[2]黄治华.北京市京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整合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