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 张 能
(1.淮阴师范学院物电学院,安徽 淮安 223300;2.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武汉 430074)
开关磁阻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矿山恶劣的开采环境。全数字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SRD),具有较好的调速性能,大大的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目前,大部分SRD驱动系统仍采用不控整流或相控整流方式,对电网污染较大,谐波较严重[1-3]。本文以某矿矸石山绞车电控系统改造为背景,研究一种基于 PWM整流器的SRD驱动系统。
基于PWM整流器的SRD驱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 TMS320F2812 DSP作为电机主控芯片,整流环节采用三相全桥 PWM整流器,将三相电网电压变为直流;逆变环节为带滞环控制的不对称半桥结构,控制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
图1 基于PWM整流器的SRD驱动系统结构图
经坐标变换,可以得出
由于φ≠0,造成Vq不为零,系统不能工作在单位功率因数,对电网造成一定的污染。锁相环技术,就是通过对Vq的处理,使其非常逼近0,当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认为其能锁定电网角度,进而能够时刻检测出电网的角度[4-5]。图2为锁相环控制原理框图。
图2 锁相环控制原理框图
图2中,由于Vq可能不为0,把经过滤波后的相位误差 PLL_ERR经过一个 PI调节器后,得到了一个偏差频率。而通过将偏差频率叠加在电网的工频50Hz后,再经过一个积分环节,就得到了所需要的相角PLL.out,锁定了电网角度[6]。通过锁相环控制,能够始终保持PLL.out与电网角度相同,并且能够保证Vq= 0 ,使系统一直运行在单位功率因数。
将负载电流i0作为一个外部扰动,i0的变化会导致直流电压v0波动,使v0与设置值不同。而通过电压反馈,再经过了电压环调节后,能慢慢的使v0逼近设置值,使系统工作在稳定状态。电压环控制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电压环控制框图
对于直流电压的波动,可以通过系统的前馈补偿控制来消除负载突变所产生的影响[6-7]。当加入前馈控制后,前馈补偿器的传递函数为,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则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出表达式
若选取前馈补偿的传递函数
可以得出直流电压
此时,系统输出直流电压与负载电流i0没有关系,能够消除负载突变对系统直流电压的影响。实际设计时,通常采用简化的方法,来尽量消除负载的影响。根据整流器输入输出功率相等原则,可以计算出负载侧电流:
使用负载电流作为系统的电流前馈,就能减小对系统直流电压的扰动。负载前馈控制系统的解耦框图,如图4所示。
图4 负载前馈的控制系统
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基于PWM整流器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模型,验证以上控制算法。整流侧,采用 PWM整流器将三相输入电压整成直流;逆变侧,根据CCC控制方法,控制功率开关器件通断,实现电机转速控制。
具体仿真参数设置如下:变频器额定输出容量100kW;网侧电压 220V;输入电压频率 50Hz;交流进线电阻R= 0.05Ω;直流侧电压:仿真波形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负载突加时v0的动态响应
图6 有锁相环时网侧电流电压波形
图5可以看出,使用负载前馈时,系统直流电压的波动约为8V,很大程度上的降低直流电压的脉动。图6中,当电网电压相位发生突变时,采用了锁相环技术的网侧电流变化平稳。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锁相环时,系统稳定性能更好。
本文以绞车电控系统改造为背景,研究出一种具备四象限运行特性并且具有能量回馈电网的SRD驱动系统,系统带负载运行如图7所示。
图7 网侧电压电流波形与电机侧电流波形
图7(a)为电动模式时的电网电压电流波形,及电机侧电流波形。可以看出,在电动模式时,交流侧的电压与电流基本同相位,系统工作在单位功率因数。而电机侧电流波形近似为一个方波平稳,波动很小,系统的稳定性能较好。
图7(b)所示为回馈制动时的电压电流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电网侧电压电流呈反相位,单位功率因数为-1。直流侧电压稳定,电机侧电流平稳。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PWM整流器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与前级采用不控整流的方法相比,可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减少了电网污染。同时,系统采用锁相环负载前馈控制的方法,极大的减小了电机的脉动,提高了控制效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基于 PWM整流器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良性。
[1]曹家勇.开关磁阻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2(3):1-5.
[2]张崇魏,张兴.PWM 整流器及其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宋宏志.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谢邦立.锁相环技术在三相可逆PWM整流器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传动,2008,38(10):29-32.
[5]曹世华.新型软件锁相环三相电压型 PWM整流器的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2008(5): 72-73.
[6]王英,张纯江.三相PWM整流器新型相位幅值控制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11):85-89.
[7]徐金榜.三相电压源 PWM 整流器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