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模式:研究综述、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

2013-09-21 04:10刘承赫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学生宿舍学生公寓公寓

鲁 伟,刘承赫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高校学生公寓模式:研究综述、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

鲁 伟,刘承赫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高校学生公寓化管理的提出最早在1987年,2000年1月起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加快,学生公寓的隶属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的探讨方兴未艾。通过学生公寓管理的文献和实证研究,厘清学生公寓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未来发展方向。

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研究综述;未来发展

学生宿舍是学生居住、学习的场所。学生公寓的出现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地教育管理服务。但学生宿舍在公寓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宏观方面涉及责权关系,即高校、物业公司、后勤部门、学生等几方面的关系,微观方面涉及高校公寓管理的功能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保卫、日常行为教育等问题。

1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发展历程文献研究综述

截止到2010年底,通过中国知网上模糊检索关于“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篇名,共检索到论文241篇。通过这些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的探索,从目的简单明了,到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复杂多变;从定位争论不休,到实施过程片面理解公寓管理内涵;从注重管理服务,到实施后发现教育功能的严重缺失,高校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发展历程可谓千辛万苦。

1.1 高校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出现,目的简单明了

1980~1989年,基于高校学生宿舍中存在脏乱差等现象,1987年第一次提出了“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的设想[1],并有学校开始实践。实施公寓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减轻学校负担,改善学生住宿环境”[2]。这十年有关公寓方面的文献只有两篇,究其原因可能是各个学校宿舍公寓化的探索逐步推进,这个阶段处于体制改革、产权转移、宿舍改造、人员分流时期,同时各高校学生规模较小,学生公寓的数量较少,管理人员与学生数的配比较合理,各种矛盾还没有显现。

1.2 高校学生宿舍公寓化功能定位,教育管理服务

1990~1999年,这十年高校学生规模比较稳定,学生宿舍管理公寓化进程稳步推进,而且高校都能意识到公寓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学生主体意识、品行修养、价值观念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一个有机的环节,这项工作做的如何既是教育管理优劣的反映之一,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工作及教学工作的效果[4],这十年各高校逐渐明确学校对学生宿舍的管理任务或对学生宿舍的功能定位,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善硬件条件,完善服务设施,给学生提供好的居住环境等等[5-9]。逐渐明确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的功能为教育、管理与服务,并就如何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作了思考。学者们指出高校学生公寓要实现这三大功能,需推进公寓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努力。也有的高校按照后勤社会化的模式把学生公寓社会化,因此有学者总结了当时学生公寓化的两种基本类型,一种为“经营服务型”,一种为“福利型”[10]。冯润民学者是指出学生公寓社会化后可能出现问题的第一人[11]。更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宿舍,就是实行了公寓化管理,就是以后完全实行了社会化服务的学生公寓,也绝不等同于社会上的旅店、宾馆、招待所[12]。这十年学生公寓管理社会化进程的步伐比较缓慢,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太明显,矛盾也不算很突出,原因是公寓所有权还在高校,主要管理主体还是在高校学生工作部门。

1.3 高校学生公寓实施社会化管理,各种矛盾呈现

2000~2009年,是高校学生公寓发生变革最多的十年,是各种矛盾出现最多的十年,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因公寓出现问题到处充当“救火队员”最忙碌的十年。为此,教育部从2002年2月~2007年6月共下发五个宏观指导文件,纠正学生公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这十年,各高校借助社会资金兴建学生公寓,目的是为了改善学生校园居住环境,减轻学校负担,开始将学校学生宿舍进行社会化管理。尤其是2000年以后,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加快以后,学生公寓社会化步伐也快步向前。学生公寓社会化后暴露出的问题也备受广大学者关注的,这十年广大学者共发表论文231篇,占全部论文的95.8%。

这十年,高校教育工作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了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后出现的问题,概括为“重管理、轻服务”、“权责不明”、“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目标不一致、各方利益关系复杂化”等。祝泰学者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高校后勤产业化后,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不明,权责不清,公寓文化建设滞后,导致学生在身心发育、社会交往等方面缺乏有效引导[13]。

1.4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社会化改革,不能片面理解

教育部社政司2002年召开了“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学生公寓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座谈会,在这个座谈会上北京的许多高校普遍认为,学生公寓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始终是学校的主要职责,公寓的物业管理可以社会化,但公寓中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则不能社会化[14]。这个论述表明学生公寓完全社会化管理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不切高校实际的,是不能再继续下去的。不要以为把学校后勤全推给社会了,校长就没有压力、没有负担了。一旦出事,你失去的是控制权,逃不脱的是责任。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如果不假思索让学校的后勤保障都依赖于尚不完善、尚不规范、尚处于转型期的城市服务,就会出现我们难以应付的局面,就会给学校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2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探讨文献研究综述

截止到2010年底,通过中国知网上模糊检索关于“高校公寓管理模式”的文献共34篇。通过这些文献的研究显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探索可谓历程曲折,错综复杂,“完全社会化模式”与其他模式相互博弈,一波三折,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在历经了问题、痛苦、纠偏、探索后逐渐清晰明了。

2.1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探索历程曲折,错综复杂

200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根据文件精神,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加快,高校的学生公寓也加快了社会化的进程,产生了高校学生公寓完全社会化模式[15],但这种模式突出了对学生宿舍的服务功能,教育功能与管理功能则被弱化。很快有学者就否定了学生公寓完全社会化模式[16],并且教育部对学生公寓社会化后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于2002年2月下发了第一个宏观指导文件,明确指出“在推进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主要责任,决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17];同年8月教育部再一次下文,强调指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对学生公寓的管理,特别是对公寓内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和安全管理,要始终作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责,不能有丝毫忽视和松懈,不能推向社会,不能留下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空白点”[18]。应该讲这一阶段学生公寓完全社会化模式的探索是不成功的。

2.2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探索一波三折,相互博弈

2003年起,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探索风起云涌,各种模式百花齐放,主要有“管理工作与思想工作相结合模式”[19],“公寓物业管理与学生教育管理相结合的模式”[20],“高校学生公寓半开放型管理模式”[21],“高校委员会式学生公寓管理模式”[22],“分块集中管理的社区化管理模式”[23],也有学者继续推崇“公寓社会化模式”[24],也有学者撰文继续否定“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模式”[25]。

这一阶段,高校学生公寓模式的探索仍然笼罩在完全社会化的阴影下,部分高校效仿食堂的改革办法简单地把学生公寓的教育管理权推向社会,有社会物业部门或学校的后勤部门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于2004年4月下达文件,要求“把学生住宿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并切实担负起学生住宿管理的领导责任,将其列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日程,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不能推向社会”[26],2005年6月下达文件,要求“高校要把学生住宿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规划,统筹安排”[27],2007年6月下达文件,再是强调“要充分发挥现有学生工作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宿舍和公寓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28]。

2.3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探索日渐清晰,更贴国情

2007年起,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探讨更聚焦,高校普遍认识到不论何种模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在公寓管理中学生工作部门必须起主导作用,公寓的管理离不开学生工作部门。这一阶段公寓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发挥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学生干部的作用)”[29],“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学生工作队伍、学生自身为主体的教育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30],“以爱心管理、部门联动、制度护航、学生参与等方面组成的学生公寓立体化管理新模式”[31],“‘五进’(辅导员、党团组织、文化活动、学生操行考核、学生自管组织进公寓)公寓管理模式”[32],当然还有学者继续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形势下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之探讨”,只不过这种探讨已经非常理性,提出“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不能沿袭旧的学校宿舍管理模式,也不能单纯地交给社会,应该继续探索出更为高效合理的模式”[32]。

3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宏观管理模式现状研究综述

当前各高校公寓宏观管理模式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否落到实处,新的形势下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如何。本课题组在2011年1月利用江苏省2010年公寓工作年会期间,对参与年会的高校进行了“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现状与问题”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4份,收回64份,回收率100%。

3.1 高校学生公寓宏观管理模式的种类

通过问卷调查目前高校学生公寓宏观管理模式有总务处、后勤处、学工处、物业公司、后勤与学工、后勤与物业、学工与物业、后勤与物业加学工等(见表1)。

表1 公寓管理模式的种类

从这个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几种组合模式学工处与物业的模式比例最大,占25.39%,学工处独立管理和参与的模式比例为66.6%,后勤处独立管理和参与的模式比例为44.4%。这些公寓管理模式都属于宏观管理模式。无论何种模式涉及学工处参与的比例都较高,可见,无论学生公寓如何社会化,学工处在公寓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任何部门和社会团体都无法替代。

3.2 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责任主体

通过问卷调查,目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责任主体有学工处、后勤处、物业公司、学工+物业、后勤+物业、后勤+学工等部门与单位(见表2)。

表2 公寓管理责任主体

从这个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责任主体有学工处、后勤处、物业公司、学工+物业、后勤+物业、后勤+学工等部门与单位。从数据看学工处绝对是公寓管理的主体,无论如何组合学工处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3 高校理想的学生公寓管理主体

通过问卷调查,目前高校理想的学生公寓管理主体有学工处、后勤处、学工+物业、后勤+物业、后勤+学工等部门与单位(见表3)。

表3 理想的高校公寓管理主体

从这个问卷结果分析,最理想的学生公寓管理主体是学工与物业管理模式,而不是后勤与学工管理模式,更不是后勤与物业管理模式。这就说明学生公寓管理离不开学工部门,这与表2的问卷调查吻合。

3.4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各项事务中哪些工作最为棘手

通过问卷调查,目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各项事务中公寓安全、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公寓管理员素质、设施维修、公寓文化建设等事项最为棘手(见表4)。

表4 公寓管理各项事务中那些工作最为棘手

从问卷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公寓安全和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排在五个最棘手的事情前两位,而且这两者的比例之和高达65.3%。这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学工处、保卫处。学工处如果不主管公寓工作,学生公寓的教育功能就会削弱,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提高。

4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1)继续理顺学生公寓宏观管理模式。学生公寓的管理要继续理顺关系,由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负总责,后勤部门、物业部门配合参与并各负其责。无论文献研究还是实际现状都表明,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对学生公寓的管理,要始终作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不能有丝毫忽视和松懈,不能把学生教育管理推向社会,更不能留下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空白点,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必须承担起学生教育管理的责任。但问卷调查显示,还有33.33%的高校(见表1)学生公寓宏观管理模式中没有学生工作部门参与。

2)深入探讨学生公寓微观管理模式。微观管理具体涉及如何在学生公寓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安全保卫工作、卫生保洁和维修工作等。微观管理是学生公寓正常运行的保障。微观管理模式的构建是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学工处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专门负责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职能部门理应成为学生公寓管理的主体力量,各高校学生公寓模式的探讨必须依托学生工作部门。

3)构建符合国情实际的公寓管理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寓管理模式必须以安全稳定为主线,实施“平安公寓”;同时创造安全、安静的自然环境,营照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构建“文化公寓”;进一步更新管理和服务理念,理顺和厘清权责关系,打造“质量公寓”。

[1]赵晓源.论高校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的客观趋势[J].水利电力高教研究,1987(Z1):160.

[2]包辉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改革的一种尝试:建立学生公寓[J].九江师专学报,1987(Z1):115.

[3]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处.抓好学生公寓建设,寓教育于管理和服务中[J].中国高等教育,1996(1):46.

[4]李清淼,刘宇,候玉风.浅谈高校学生公寓的综合管理[J].北京经济瞭望,1995(5):58-60.

[5]鲁岩,王军春,刘秀芬.对完善高校公寓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高等教育,1991(4):79-80.

[6]张玉夫.实行公寓化管理——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浅议[J].艺圃,1991(2):47.

[7]吴汝玮.高校学生公寓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00(5):69.

[8]罗士举.高校学生宿舍的功能与公寓化管理[J].连云港化工高专学报,1995(3):54.

[9]李国贵,江会勇,段钦臣.奖励与惩戒在高校公寓管理中的运用[J].恩施师专学报,1998(2):35-36.

[10]于宏.浅析高校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J].吉林工学院学报,1999(3):45.

[11]冯润民.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管理后的难点和对策[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9(4):33.

[12]宋立仁.把高校学生公寓建设成育人阵地[J].中国高教研究,1999(1):73.

[13]祝泰.浅谈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人文关怀[J].科技导刊(上旬刊),2010(9):196.

[14]胡卫红.教育部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学生公寓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座谈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10):20.

[15]林世义.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探索[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1):46-47.

[16]黄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初探[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61.

[17]《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发[2002]6号)

[18]杨安队.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探索: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2.

[19]卢兵.高校学生宿舍公寓化条件下学生管理模式新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63-64.

[20]王中对.高校学生公寓半开放型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3):24.

[21]蔡加依.高校委员会式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机构设置探析[J].大众科技,2006,(8):227.

[22]刘海山.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06(4):94-95.

[23]刘东波.高校后勤社会化条件下学生公寓管理的发展趋势、领导体制与运行模式[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8-9.

[24]刘晓青.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育人管理模式[J].南平师专学报,2005(2):105-106.

[25]《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社政[2004]6号)

[2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社政厅〔2005〕4号)

[2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思政厅〔2007〕4号)

[28]陈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参与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6):222.

[29]曹志勇.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模式探索与实践[J].发展,2007(4):104.

[30]江叶琴.高校学生公寓的立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4):18.

[31]裴保春.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构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J].科技信息,2008(18):190-191.

[32]祝晓红.高校后勤社会化形势下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之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08(1):54.

College Student Apartment Model:Research Review,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LU Wei,LIU Cheng-h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Changzhou 213164,Jiangsu,China)

College student apartment management was put forward in 1987.Since the January of 2000,national university rear service socialization is developing fast,and the membership of student apartment is also changing quietly,which is just unfolding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student apartment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anagement model of student apartments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study of student apartment management,and through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problems in student apartments in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apartment;management model;research review;future development

G647

A

1008-9446(2013)04-0053-06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院校“自助式”公寓管理模式的社会学研究):2010SJD840001

2013-04-16

鲁伟(1963-),黑龙江泰来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学生宿舍学生公寓公寓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吉田寮:亚洲最破的学生宿舍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学生宿舍安防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高职学院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