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与其自尊水平关系的研究

2013-09-21 02:27高红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个体

刘 洋,高红丽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南 新乡 453003)

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力,具有永恒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台湾学者陆洛(1998)指出所谓的主观幸福感就是对生活质量的沉思评鉴,是一种包括了高昂的正向情绪及对整体生活满意的主观感受。近来的研究倾向认为,主观幸福感可以说是一种个人主观的经验,包括情绪、认知和身心健康等三个层面。自尊是个体做出自我价值判断后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自我情感方面的内容[1],也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性的核心因素[2]。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也较能够接受个人的不足之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生活,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求学、就业、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研究显示,他们的心理紧张程度很高,而且由于每个人的自尊水平不同,其心理困扰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一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被试,在对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3所学校抽取大学生进行问卷的施测工作。本研究发出1000份问卷,经施测问卷回收951份问卷,回收率95.1%。其中经检核、剔除填答不全和固定反应卷29份,共计有效问卷922份,有效率为92.2%。

2.研究方法。采用修订自台湾学者施建彬(1996)的中国人幸福感量表[3]和Ryden(1978年)修订的大学生自尊量表作为测评工具。本文所修订的幸福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值为0.95,重测信度为0.93,效标效度为 0.85,显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大学生自尊量表共有50个题目,总量表的a系数为0.76,全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2,内容和结构效度都较高。被试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主试为各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整个测验用时约为15min。间隔2周后抽取60名学生进行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重测,以获取重测信度。

3.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在个人电脑上进行统计分析,将量表得分计算相关系数,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从总体上看,全体受试者的平均总得分是61.7±11.3分,高于代表“偏向正面态度”的48分,低于代表“具有较强程度正面态度”的96分,表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偏向正向态度(状况良好),但程度不强。在接受调查的922名高校大学生中,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者为125分、最低者仅获得31分,显示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与自尊的相关系数分析。不少的研究己经表明,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密切。许多针对成人及青少年的研究都发现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较为稳定的中等程度相关[4],自尊是幸福感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子。本研究通过皮尔逊积差相关法求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与自尊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值为0.257,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为正相关关系。

3.自尊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从附表可以看出,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能够解释其28.9%的变异量。

附表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三、讨 论

本研究显示河南省高校大学生能够感受到幸福,但幸福感程度不强,且总体主观幸福感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这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甚至很不满意。这与国外研究相吻合,大多数个体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下,表现为正性水平,关于大学生幸福感呈正面态度,可能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倾注了较多的关爱,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大学生大都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舒适,故他们对家庭和生活条件方面的满意程度感较高。与同伴、老师的交往及自我的发展都是大学阶段比较重要的活动领域和发展任务,大学生对这些领域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也促进了自我幸福感的提升。另有研究显示,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学校生活可能是他们满意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从而有助于青少年总体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表明,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较强,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内部评价,每个个体的自尊水平是相对恒定的。一个人只有建立起自尊心,才能逐渐建立起自立精神才会努力不使自己成为家庭、集体乃至社会的包袱和累赘,不会容忍自己成为别人耻笑的对象,更不会接收别人的施舍。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持肯定的正向评价,普遍认为自己比较出色,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缺点,对自我较为满意,自我接纳与和谐程度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因此幸福感体验较高。低自尊的个体则与之相反,对自恃否定的负向评价,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没有能力克服困难,对自己应付现实的能力缺乏自信,对自己不满意,敏感自卑,负性情绪体验较多,因此幸福感水平相对较低。由此可见,自尊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个性因素之一。

通过对大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其主观幸福感。首先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提升自尊水平。第二,教育和引导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积极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开展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第三是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突出学生的优点,确认学生的优点、表扬学生的成绩,通过放大学生的亮点以培养其自尊心、责任心,最后引导学生朝主要目标上来。第四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一方面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份汗水一分收获”的思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运动竞技活动、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等,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合理归因,并让学生多角度的强化积极归因的体验,养成正确归因的思维方式。

[1]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2.

[2]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23(4):10-12.

[3]邢占军.几种常用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5):325-326.

[4]张 林,徐 强.自我概念和个体自尊、集体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6):54-56.

[5]耿晓伟,张 峰,郑全全.外显与内隐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99-104.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个体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对立与存在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