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 姚 宁
(作者系黔东南日报社摄影部主任 责任编辑/岳 振)
牙牙学语时,她就跟奶奶学唱侗歌。6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远走他乡,从此她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
2008年,她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加黔东南境内奥运圣火传递。2010年,她参加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演出,将侗族大歌从偏远小山村唱到了世界大舞台。2011年8月,她参加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荣获原生态组金黔奖。
她就是潘鳞玉,来自侗族大歌之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乡从江县小黄村,被誉为侗乡“小百灵”。目前,潘鳞玉在凯里学院音乐学院民族文化传承班学习。
2007年4月,13岁的潘鳞玉与其他8位侗家小姐妹随同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日本演出,才华初露。
当身着侗族盛装的女孩们以天籁般的《蝉歌》在东京的演出大厅唱响时,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的奇妙歌技让全场为之轰动。
温总理看完演出后,殷切地对侗家小姐妹们说:“侗族大歌非同凡响,美妙动听,你们要把这天籁之音好好传承下去。”
总理的话对潘鳞玉影响很大。这位在歌声中出生,伴着侗歌长大的女孩儿,下决心要好好的演唱侗族大歌,传承侗民族文化。这也是她后来报考音乐专业的原因。
如今,六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女孩变成了青春少女。潘鳞玉也成为凯里学院音乐学院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班的一名大学生。她牢记温总理的殷切嘱托,勤奋学习,致力成为“侗族大歌”的传承人。
在凯里学院音乐学院2010级五年制民族文化传承班中,有来自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等边远山乡的40多名苗侗学生,他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城市。
在歌声中出生,伴着侗歌长大的潘鳞玉,下决心要好好的演唱侗族大歌,传承侗族文化。图为潘鳞玉(右一)教同学唱侗歌。(姚 宁/摄)
开办凯里学院“民族文化传承班”,是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实施“四个一百”工程中的其中一个。学院为民族文化传承班配奋了最好的教学设备,让学员们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老师们把最好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她们,尽职尽责地培养着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们。
在学校里,潘鳞玉不但自己勤奋学习,还经常教同学们学唱侗歌。同学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妹妹老师”。
“潘鳞玉虽然年纪比我们小,但她的侗歌是从小跟奶奶学的,得到了真传,我们有不会的向她请教,她总是毫不保留地教我们。”比潘鳞玉大一岁的吴凤连告诉记者。
自小经历生活的磨难,潘鳞玉对今天的大学生活格外珍惜。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儿时,小鳞玉每天清晨起床后,总会看到奶奶一边烧火做饭,一边不停地唱侗歌。耳濡目染,她也咿咿呀呀地跟着奶奶哼歌。无论是在上学的路上,还是在坡上放牛,小鳞玉总是嘴不离歌,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一有时间,小鳞玉就向同寨子的大姐姐们学唱歌,加之悟性好,会唱的歌也就越来越多了。
“其实家乡很多小姐妹的歌都唱得好,我只是个幸运儿。”潘鳞玉谦虚地说。
回忆起和小姐妹们访日演出的往事,潘鳞玉感慨地说:“我们取得的荣誉是社会各界和亲人们关心支持的结果。这荣誉不是我们个人,是属于生我养我的故乡。我要牢记温总理的嘱托,努力把侗歌唱好,做好侗族文化的传承者。”
“晾晾晾晾晾晾晾晾……吔……”
夕阳西下,侗族大歌在校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