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博物馆:承载城市文化品位——访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

2013-09-20 03:38岳尚华
地球 2013年12期
关键词:西溪科普博物馆

本刊记者 岳尚华

在这个崇尚特色的年代,有主见、有个性的人总会让人印象深刻。博物馆更是如此。走进中国湿地博物馆,没有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的展台,也没有用大段文字解说的标识牌,

满眼绿色和栩栩如生的复原场景瞬间就捕捉了观众的眼球,俘虏了探究的心。

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说:“博物馆本身也是一个文化单位,承载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他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中国湿地博物馆在办馆过程中,将环境、文化、科普、科研相结合,张扬个性,打造出自己的独有品牌。

学、玩、游一体

中国湿地博物馆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像一个年轻姑娘一样,她外观时髦,洋溢着青春与活力。以“铺满植被的山丘”作为表现载体,中国湿地博物馆隐匿于西溪湿地的繁木绿草之间。而高达30米的扁球状观光塔通体晶莹,仿佛湿地之中迸发出的新芽,生机勃勃。设计和建筑方面的环保理念,使其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商会(USGBC)的LEED金奖认证。在复古风盛行的当下,极简主义在这里却欣欣向荣。博物馆入口处的清水混凝土长廊,不加任何修饰地衬托着一片微型湿地场景,连接各个展厅的纯白色坡道是全馆唯一的主通道,在这里抬头便能看到通透的采光顶,和观光塔相互呼应。

在展馆内,复原场景的使用占到了整个布展空间的80%以上。每一个场景的制作都经历了模特地选择、科学论证、场景绘画、实地考察、翻模制作、场景复原等多个复杂程序,力求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貌。广阔的湖面、茂密的水草、越冬的白鹤……简简单单的一个场景,取自鄱阳湖的普通一角,却又是精华的一角,观众在观赏的同时,亦能在不经意间为人类与湿地的和谐相处而感动。

在展示方式上,中国湿地博物馆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实现了以多媒体技术表现为主,实物展示为辅的陈列展览新模式。相比枯燥乏味的文字说明,参观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对展厅内随处可见的触摸屏兴趣更大,如在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中的净化水质的功能时,博物馆做了一段动画,从污水进入湿地开始经过物理吸附和化学转变等过程,最后排出来的是干净的水,使原来枯燥的概念变为生动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多媒体好比一部百科全书,所承载的信息量将更大。

“接地气”让展览回归大众

德国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总馆长克劳斯·施恩克曾说:“建立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和所有人分享艺术,是为了通过艺术教育人,让人们更好地参与到艺术发展中来,让博物馆成为公众交流的场所,而不仅仅为了几个王子、几个富人服务。直至今天,博物馆首要的任务,依然是通过艺术启蒙大众。”

就如让艺术回归大众一般,博物馆界势必要掀起这样一股潮流。毫无生气的死板的展览,不仅不受大众欢迎,而且并没有存在的意义。

“我们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就很注重这个问题,通过各种手段来解决,让‘它’接地气。”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说。

当现今一些博物馆走向私人化,小众化时,中国湿地博物馆选择了走向大众。湿地博物馆的展览也分固定展览和专题展览。临时性的专题展览给出了更多的空间和余地来尽情挥洒创意。

短则一两天,长则一个季度或半年。专题展览的主题恒定不变——“湿地”,但内容无穷。关于考古,博物馆办了中国恐龙化石大展;关于生物学、动植物学,博物馆有非洲大型动物标本展;超脱于普通自然类博物馆的限制,湿地博物馆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门秘技”——人文艺术类的展览,如西溪民俗文化展、中国荷文化展。

四年中,博物馆所做的这些大大小小40余场展览,场场都有与观众互动的环节。

在昆虫标本展中,博物馆设计了昆虫化石发掘与修复、现生昆虫口器切片观察、活体昆虫喂养等互动项目;在设计昆虫化石修复与发掘项目中,博物馆工作人员专门到辽宁省锦州化石采集点收集灰白色岩石碎片,让观众真实触摸到昆虫化石的页岩质感,体验到昆虫化石发掘的艰辛和乐趣。

让大众参与进来,这样的理念其实贯穿于整个展览的细节中:昆虫标本展中昆虫标题进行拟人化处理,展览从施工期间就邀请观众参与体验互动……

如今,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展览还要继续向大众推进。他们不光在自家展,还要出去展,走进大专院校,走进社区展览。

科普宣传开辟“绿色航道”

“一座博物馆,如果只满足于坐等观众上门参观,那么科教工作做得再好、参观者再多,相对于整个社会大众来说,宣传成效也还是非常有限的。”早在开馆之初,中国湿地博物馆就已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撒开一张科普大网,在做好自身场馆科普教育的同时,将这项工作走出场馆,走进社会。

中国湿地博物馆采取灵活、有针对性的方式,组织宣教人员,主动深入学校、社区和社团,形成绿色教育“三进”系列品牌活动。截至2013年,中国湿地博物馆已积累制作30套科普教案及PPT,先后走进30所中、小学生校园,走进周边10余个居民社区,开展近百次活动;走进高校社团招募志愿服务者,培训并培养了2000余名“湿地卫士”。

杭州自2007年开始正式启动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让青少年在课堂之外学习体验社会活动。中国湿地博物馆自被列入第二课堂基地名单以来,利用自身优势,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寓教于乐的绿色体验品牌活动。

在这里,孩子们做的最多的是动手实践。除了变废为宝的手工课,绿色体验课程还包括显微镜观测、动植物标本制作、叶脉书签制作、风筝DIY制作等,“体验”特色对广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湿地博物馆因此也成为杭州市第二课堂活动人数最多的单位。

2011年开始,中国湿地博物馆的“绿色燎原”——科普走向全球计划开始启动,先后在香港、台湾开展了小学生湿地夏令营考察。2013年,第三期绿色燎原计划第一次走出国门,“体验双溪布洛”新加坡湿地科普夏令营,带孩子们认识沼泽湿地,并与新加坡学生进行两地湿地知识PK活动,把绿色教育带出国门,促进两地的环境文化教育交流。

该馆还计划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世界各地的重要湿地组织科普夏令营活动,让“绿色燎原计划”燃遍全球。

围绕“湿地日、博物馆日、世界环境日、文化遗产日”等专业节庆日,中国湿地博物馆都会推出特色科普宣传活动。在“湿地日”,博物馆曾推出“湿地、森林和我”原创故事大赛,“绿色家园”少儿绘画大赛等活动;2011年的世界环境日,一场“童笔绘画助申遗、童心义卖捐绿树”活动,感动了不少成人;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湿地博物馆策划开展了“自然·记忆·收藏”艺术展;2013年的这一天,一场名为“从简”的环保包装创意设计展在这里开幕。通过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在收获了良好的社会评价的同时,湿地博物馆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宣教理念。

2012年冬天,在博物馆开馆三周年之际,中国科协办公厅正式授予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湿地科研:注重实用

在开展湿地科普宣传的同时,中国湿地博物馆与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广泛开展科研合作,针对湿地环境现状,积极进行有实用效果的湿地科研工作。

2012年推进了“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群落底栖无脊椎动物研究”、“西溪外来植物入侵风险研究”等项目,对再力花开展了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敏感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影响实验,该成果发表于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生态学报》。先后完成了无脊椎动物的百余样品的分离、制片程序,并完成样品的鉴定。

其中,“西溪湿地外来植物入侵风险研究”列入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该项目分别在春、秋两季对西溪湿地的外来植物种类开展实地调查,摸清了西溪湿地的外来植物,特别是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构成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西溪湿地现有外来种子植物97科234属328种。菊科、禾本科和蔷薇科等14科所含属种是该地外来植物主要组成部分;西溪湿地现有外来入侵植物共27科55属71种,以一或二年生草本居多,有52种,占总种数的73.24%,落叶灌木仅1种(1.41%)。景观改造、湿地植物园引种是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种类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绝大部分的外来植物为西溪湿地的景观和生态起到积极的效果,但是,也有少数外来植物有入侵性或表现出入侵倾向。

课题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的编目、监测和数字化管理的建议,并建议将美丽飞蓬、南美天胡荽、再力花和黄菖蒲等4种外来植物列入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二期)上发表。

“我们立足于这个科研成果有实际应用转化效果,比如我们对西溪湿地外来植物入侵的研究,将为西溪湿地预防外来植物入侵提供非常有益的科学参考。”陈博君表示,湿地博物馆的科研更注重实际的应用。

湿地文化的挖掘与争鸣

与一般自然类博物馆不同,湿地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元素。陈博君说:“根植于西溪湿地的中国湿地博物馆,对湿地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保护自然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那么,什么是湿地文化?

湿地中逐渐有人类在里面活动后,就产生了各种文化,即湿地文化。如在非洲的湿地里,土著人用芦苇编织船、建造房屋、编织生活用品,这就是属于非洲的湿地文化。中国也有自己的湿地文化,对于西溪湿地来说,有龙舟文化、越剧文化、柿子文化、芦苇文化……这些灿烂的文化是如何发展、如何传承、如何保护的,都是湿地博物馆研究的范围。

目前,湿地博物馆(西溪研究院)以西溪全书的编撰出版工作为抓手推进西溪学研究工作,并努力打响“西溪文化”。现在,已经正式出版了20本《西溪丛书》,刚刚传来好消息是,博物馆还获得了“杭州丛书编纂先进集体”荣誉。

在这些西溪文化中,湿地博物馆投入精力最多的,还要数西溪红学。近年来,有专家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杭州西溪为《红楼梦》故事的原型地、《红楼梦》作者为西溪人洪升的观点,其中以土默热红学最为著名。该学说认为《红楼梦》故事取材于洪氏家族和蕉园诗社的真实生活,生活场景以清初西溪园林建筑为原型,主要人物脱胎于杭城四大家族和蕉园十二姐妹,作品植根于改朝换代后的江南遗民文化,是晚明言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西溪历史文化孕育催生的产物。

基于此,湿地博物馆(西溪研究院)搭建了一个平台,组织红学专家来此探讨。而且这个平台并不是虚的——2012年,改建于西溪湿地蕉园诗社的西溪红学陈列馆正式落成。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700平方米。按照规划,红学馆将由序厅、回廊以及三个展厅构成:一是展示《红楼梦》四大家族兴衰发展与六位主要人物身世性情的瑶华居;二是展示《红楼梦》中建筑、物件、语言和民俗等生活原型和素材的众香楼;三是复原原著三大场景,即元妃省亲、姐妹结社、宝黛读西厢的墨庄斋。大部分展项都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西溪与《红楼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起研究西溪红学,陈博君自有一番见解:“不管西溪湿地和红楼梦有没有直接关系,两者之间如此多的巧合,说明西溪湿地曾经孕育出与红楼梦相类似的一种文化。如果有直接证据证明《红楼梦》就是以西溪湿地做背景的,那就更有意义了。这些都是无形的成果。”

中国湿地博物馆欢迎开放的言论,乐于见到思想的交锋,先后组织了两次大型红学研讨会,邀请国内从事红学研究的专家人士相聚西溪湿地,共讨《红楼梦》与西溪的文化渊源。

展览、科普、科研、文化研究,中国湿地博物馆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一个自我争鸣的过程,力争走出自己的特色,更加贴近大众。这座现代化的新型博物馆,已经成了湿地环境、文化与大众之间的纽带,并将它们越来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为保护湿地环境、物种和文化多样性作出越来越多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西溪科普博物馆
科普达人养成记
博物馆
科普漫画
杭州西溪湿地
所见·西溪度假酒店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露天博物馆
西溪掠影
黑白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