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构建*

2013-09-20 06:24黄思玉
图书馆学刊 2013年10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馆员学科

黄思玉

(广东药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06)

1 泛在知识环境

1.1 泛在知识环境的提出

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NSF)召开了“未来的浪潮: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会议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行了总结,这表明美国信息基础设施(NII)和数字图书馆(DL)对学术、教育、科研、商业乃至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会后发表了著名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研究报告,报告中将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描述为构建“泛在知识环境”,所以这次研讨会也被称为“泛在知识环境”研讨会[1]。会议提出了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趋向,创建知识社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交流形式,目的是有效组织各种信息,实现知识的快速发布、共享、开发和创造。

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是指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它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的知识环境[2]。泛在知识环境具有无处不在、智能化、个性化的特征,冲破了传统的信息查找和获取的限制,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实现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变,形成动态的、发展的新型虚拟知识社区。

1.2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点

随着信息环境的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的需求和运作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地提供信息,而是要真正贯穿用户信息需求的全过程,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因此泛在知识环境赋予了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智能化、集成化、专业化的服务特点。

1.2.1 个性化服务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宗旨。图书馆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倾听用户意见,关心用户需求,把人性化融于服务之中。如建立用户档案库,存储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教授、副教授等的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跟踪服务,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知识产品。

1.2.2 智能化服务

将应用软件(包括自建数据库、引进数据库、在线咨询等)、数字资源(包括多媒体资源、教学课件、电子图书等)、信息服务(包括查新查引、机构跟踪、科技查新等)聚合到一个平台上,无论用户在哪里,只需进入学科化服务平台,图书馆均能智能化地链接到相关服务,满足用户及时获取信息的需要,使用户的检索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1.2.3 集成化服务

集成服务包括资源集成、系统集成、服务集成及人员集成[3]。在学科知识门户建立的过程中,对各种资源和服务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平台和学科导航系统,使得用户能够迅速掌握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高系统服务的亲和力。

1.2.4 专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对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都应该按学科进行分类,这样才能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也才能提高学科化建设的速度,因此学科专业化服务原则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体现。

2 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学科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图书馆员以学科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为基础,针对用户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利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4],以丰富的资源、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提供深层次、主动和优质的服务。

2.1 开展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学科化建设的需要

开展学科化服务最重要的体现就是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建设,其本质是知识创新,核心是以人为本,切入点是学科,以学科为主线,直接融入用户、组织用户、服务用户,为研究所、实验室、课题组或个人提供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5]。学科化服务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将知识服务引入学科门户建设中,无疑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2.2 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体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不再是简单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检索和收集,而是需要对文献进行加工处理,调研学科发展动态,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搜集、筛选、提炼、集成,以满足用户深层次、个性化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由一般文献服务逐渐向为用户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学科服务发展,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体现。

2.3 实行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服务定位是面向用户提供学科化服务,满足用户在学科活动中的信息需求,构建学科化服务体系不仅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而且能提升图书馆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是高校图书馆发展和服务创新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化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学科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构建一个完善的、有效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点,也是提升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馆员制度不完善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和保证,其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服务和信息素质教育的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人员是从高校直接招聘,学历和知识水平均较高,但只有单一学科背景,且未经过专业的图书馆业务实习,综合素质不全面,不能充分了解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及前沿动态,特别是对于深层次的服务,如学科导航、定题服务、知识挖掘、科技查新、网络资源推送、个性化服务、信息门户、数字参考咨询等难以服务到位[6]。受知识结构水平所限,学科馆员未能很好地与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使得学科馆员制度形同虚设,仅停留于提供低层次的服务,如新书征目、文献借阅、馆藏咨询等,不能真正融入科研服务全过程。因此,应对学科馆员制度加以完善,否则会严重影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

3.2 资源建设不全面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依靠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整个服务平台的构建,若图书馆资金投入不够,则整个系统将无法建立并且完善。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对于重点学科和专业,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都会投入充足的资金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对于较为弱势的学科和专业,投入相对薄弱以致信息资源量甚少,从而影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使得学科化服务平台建设无法全面开展。此外,高校图书馆需要对购进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及时更新,并对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和挖掘,建设本馆的网上虚拟资源,同时根据用户的需要对长期利用和有价值的虚拟资源进行备份和保存,以形成效率高、功能好的信息资源体系,更好地被师生所利用。显然图书馆亟需改善这一方面的工作,才能保障高校学科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开展。

3.3 服务推广不充分

普通院校教学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教学、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需求量大,信息获取渠道广泛,与外界信息交流迅速,信息应用能力和专业性均较强[6],但由于图书馆员宣传学科化服务的力度不够,导致教学科研人员对图书馆员的业务能力往往缺乏信心和应有的了解,使得服务流于形式,影响服务与科研的融汇合作。再有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藏书量都达到上百万册,如何使浩瀚的资源为广大师生所熟知、利用和共享,学科馆员的服务推广就显得至关重要。

4 构建学科化服务体系的新举措

4.1 创建泛在化的资源系统

泛在化的资源系统包括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提供泛在化服务,实现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其中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中占据核心地位,建立一支分工明确、技术娴熟并且善于合作的人才队伍,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融入教学和科研活动,加速信息资源的交流与传递,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4]。学科馆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对相关学科课题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深入到用户科研课题中,与用户进行互动式协作,在微博时代,学科馆员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与交流,真正实现双向交流的动态循环,了解和分析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跟踪服务用户,运用网络资源挖掘工具,为解决用户的问题提供各种方案和对策,收集用户反馈意见,为数据资源引进提供参考,最大限度地引导和帮助用户在杂乱无序的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学科化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不仅应具备图情类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具有其他学科背景,并且熟悉和精通业务,图书馆应定期开设不同的专业课程和岗位培训,或开展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馆员考核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变传统的量化式管理机制为质量化管理机制,将学科馆员的业务能力与用户的反馈意见、评价挂钩,进行综合考核,激发、调动学科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学科化“三级”人才队伍,分别由辅助学科馆员(由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主要客体,研究生来充当)、学科馆员(即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主体)以及专家级学科馆员(即外聘的学科专家)组成[7],才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深层次、个性化的服务。

构建学科化的信息门户,泛在化的信息资源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近年来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环境的变化,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泛在化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创建面向读者,体现本馆特色的微博平台,在Web2.0时代更好地展示自己,服务读者。由于微博的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可以迅速通知读者,读者也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地参与,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泛在化;应重视弱势学科的发展,给予足够资金去购买相关书籍和信息资源,建立以网络为中心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模式,整合不同领域的学科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掘网络虚拟资源[5]。其建设的具体模式是自建数据库和引进数据库。高校图书馆根据学科自身建设的特点和性质,制定数据库建设的方案,通过网络搜集、整合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源或本馆特有的知识资源和专家科研成果,建成相关学科的专题数据库共享平台,与其他高校或信息服务机构形成联合数字咨询平台,实现高校学科之间资源共建共享合作联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图书馆可根据本馆的资金和用户的需要,购买和引进数据库的使用权,也可对部分数据库进行试用,根据用户的使用率和点击率再决定是否购买。

4.2 重视学科化服务平台的建设

学科化服务平台是联系学科馆员和知识服务用户的媒介,学科馆员通过智能化服务进行提问并获取信息。学科化服务体系的框架模式由学科知识门户、定题知识服务、学科导航、知识挖掘、RSS定制与推送、网络资源推送等6大要素构成,它是一个学科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建设主要是针对用户需求,从学科角度采集信息资源,并充分利用信息挖掘技术,主动获取动态信息,建立索引;链接虚拟学科导航,按学科用户需求定制信息和服务;开展推送服务,为特定学科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为用户创造一个共享交流平台[8](见图1)。

图1 学科化服务平台模式

①学科知识门户

学科知识门户是一种新型的信息资源组织工具,有别于传统的信息服务,它由学科馆员对特定的学科或主题领域的知识资源进行搜集,对包括传统文献和电子文献在内的多种类型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在解决用户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搜寻到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学科馆员运用自身的隐性知识以及利用从信息资源库中获取的显性知识所形成的,能够解决用户特定问题的新的知识产品或知识成果[9],并对知识服务产生的知识记录进行加工、整理、归类,按学科分类录入学科专题知识库。伴随着学科服务范围的扩大、服务对象的增加、学科内容的深化,学科知识门户中的内容也需不断更新、增加、完善,为今后学科化服务体系的开展进行资源推荐及用户检索提供依据。

②定题知识服务

定题知识服务主要指学科馆员根据用户学科重点或科研项目的需要,提供针对性极强的学科专业化定制服务。因为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多数承担着地方或国家的科研课题,科研任务繁重紧迫,且搜全有价值的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故需学科馆员积极主动与学科用户沟通、联系,深入了解科研课题的立项背景、研究内容以及经费等情况,在跟踪服务大型科研项目时,可组建学科馆员团队,共同分析课题问题,设计定题服务方案,制定检索搜寻策略,不断为学科重点或科研项目提供动态、前沿的信息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建立定题服务数据库,跟踪服务课题由立项至成果鉴定的全过程。通过定题知识服务,帮助用户解决科研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全方位、深层次地服务学科用户,为科研项目提供知识保障。

③学科导航

学科导航的建立是学科化服务体系的存在之基,面对国内外的学科导航系统,如上海昆鹏软件平台、维普公司的LSDP系统、方略学科导航、CALIS学科导航平台、美国的libGuides平台,如何选择适合本校学科发展,更好地揭示馆藏信息和资源定制、整合的学科导航系统,实现期刊导航、文献检索、信息传递、资源共享,是学科馆员值得深思的问题[10]。

④知识挖掘

知识挖掘是面向内容的一种主要服务形式,学术信息资源量大、更新速度快、分布无序,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相关信息的准确度低,需要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下的学科馆员,挖掘隐含的信息和发现未知关联的资源,并对其进行提取、过滤、分类和评价,更好地解决用户深层次的需求。

⑤RSS定制与推送

RSS(英文全称Really SimpleSyndication)是一种基于XML技术的信息发布和传递方式,RSS服务通过feed将用户所需的信息即时主动地推送到用户桌面,是站点与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用户不必直接访问网站就能够快速得到最新的信息内容[11]。任何学科、任何专业的新闻和学术动态前沿,RSS都可根据用户自身需要定制,并且自动更新定制网站内容,用户可直接查看RSS自动生成订阅信息的摘要,无广告和图片干扰,节约时间,方便快捷,为用户提供多来源信息的“一站式”服务[12]。

⑥网络资源推送

利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或各学科相关数据库在网络上全面搜索,分析、选择与学科专题相关且有价值的网站和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分类、归纳、序化与优化,对网站进行有效链接并给予客观的评价和描述,根据学科用户的定制,整合网络资源,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定期推送给需要的用户,方便用户及时了解学科动态前沿,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的开展,使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4.3 服务推广和信息反馈

目前,许多高校都普遍建立了学科化服务体系,但其服务效果却不理想,原因在于学科馆员未在用户间进行宣传和推广,特别是对于新生入馆前的培训和科研人员的服务,要使用户了解、熟悉图书馆的各种新技术、新资源,建立良好的信息意识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图书馆的服务。此外,建立学科化服务反馈系统,实时监督学科馆员的服务,以此促进和保障学科化服务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微博热”“微博控”的出现,高校图书馆通过微博平台发布通知、推荐新书,为读者推送图书馆知识库及试用的中外文电子资源,以此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推动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1] 陈维军,李亚坤.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6(9):3-6.

[2] 黄幼菲.泛在知识环境下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39-44.

[3] 赵晖.构建基于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信息门户[J].现代情报,2008(11):53-55.

[4] 徐恺英,刘佳,班孝林.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3):53-55.

[5] 姚惠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新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2(3):88-90.

[6] 胡海燕.学科化知识服务中学科馆员的人本管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7):217-220.

[7] 张群,张逸新,吴信岚.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70-73.

[8] 杨冬梅.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62-64.

[9] 何静,张逸新.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学科化知识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08(6):81-83.

[10]经渊.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2(2):116-119.

[11] 董月玲,王晓丽,王寻.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化知识服务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2):76-78.

[12] 马志赟.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8):102-104.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馆员学科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