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熠
(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猪粮安天下。猪肉价格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不仅给生产者及消费者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其较强的价格传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2007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大力扶持生猪生产发展,建立和完善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机制,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为此,本文以2008年以来陕西省榆阳区猪肉价格及生猪调查的抽样数据为主,重点研究能繁母猪存栏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探析能繁母猪存栏变化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图1 2008年以来榆阳区猪肉价格月度走势
观察榆阳区2008年以来猪肉价格月度走势,发现猪肉价格波动非常频繁,几次价格波峰分别为2008年2月、2009年1月、2009年9月、2011年9月和2012年1月(图1)。而据有关学者对1985~2008年猪肉价格的研究,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为3~4年,美国则为5~6年。榆阳区猪肉价格波动的异常情况,表明当前猪肉市场远没有达到供需均衡的状况。对于消费者来说,猪肉价格的过度增长,会使生活成本增加,影响生活水平。对于供给者(包括生产者和中间环节)来说,猪肉价格较高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同时养殖积极性高涨,扩大养殖规模。这样又导致供给过剩,造成严重亏损,从而影响生猪生产,进而使生猪存栏量降低。当猪肉供不应求时,猪肉价格又开始上升,直到下一个价格波峰为止。
图2为不同年份榆阳区猪肉价格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猪肉价格有随季节和节假日而波动的特点。传统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决定城乡居民对猪肉的需求。冬春气温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较旺,夏秋气温高,消费需求较弱。在节假日期间,城乡居民通过对猪肉等食品的消费来改善生活,猪肉消费量随之增加。每年年初猪肉需求旺盛,价格较高;3月开始消费减少,4~6月形成消费低谷,价格最低;7月以后需求回暖,价格逐渐上升。总体来看,受消费习惯的影响,猪肉价格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但是也有些年份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异常于正常的价格走向。
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引起生产波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外部冲击,导致经济波动;二是内部结构,决定了以某种方式对外部冲击做出反应。从内部因素来看,生产波动首先是由能繁母猪的波动开始的。当猪肉价格达到高峰时,生产者首先调整能繁母猪头数,逐步使产量调整到与需求适应的位置,从而影响猪肉价格的走向。
通过研究榆阳区猪肉季度价格与其他生猪调研数据的相关性研究表明 (表1),猪肉价格与能繁母猪存栏的相关性较高,为-0.77。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可建立如下回归方程:y=-0.0547x+45.4906。可见,能繁母猪存栏每增加一个单位,猪肉价格会降低0.0547个单位。从经济意义上讲,这符合实际情况。由于方差分析结果中F=20.28874, Sig=0.000495<0.05, 因此拒绝原假设,即回归方程中猪肉价格与能繁母猪存栏的线性关系是存在的。从回归分析中的参数输出结果可知,截距项的t检验统计量为8.132885,回归系数t检验统计量为-4.5043,其P值均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即猪肉价格与能繁母猪存栏的线性效果显著。从判定系数来看,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
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化一直是反映后期生猪供给的 “晴雨表”。猪肉价格上涨,母猪数量大增,会导致后期生猪供大于求,则猪贱伤农;而猪肉价格下跌,农民忍痛淘汰母猪,会导致后期供小于求,则肉贵伤民。从2008年以来数据及调查情况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重视:
图2 榆阳区猪肉价格季节性波动的比较
表1 榆阳区猪肉价格与生猪调查数据的相关关系
图3 猪肉价格与能繁母猪存栏的线性负相关关系
调查显示,2008年以来,榆阳区主要畜禽监测调查点散养户能繁母猪存栏不稳定,2010年第一季度存栏最多,是最少时期(2012年第二季度)的1.5倍多(图3)。从2008年第一季度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逐渐增加,第三季度达到一定数量以后,进入调整阶段,期间猪肉价格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第二季度生猪出栏价格低至14.21元/kg。2010年第一季度能繁母猪存栏达到最高点之后,猪肉价格出现年内新低,能繁母猪存栏开始逐渐减少,猪肉价格逐渐回暖。可见,能繁母猪存栏不稳定,是造成猪肉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猪肉的生产必须经过繁育母猪、产仔、育肥3个阶段才能完成一次循环,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生猪周期的滞后性很容易给生产者造成一种错觉,导致其在价格水平高时购进仔猪,扩大规模,致使仔猪供不应求。这一信息又会促使母猪饲养量的增加。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往往是,母猪、待育肥猪的存栏量超过市场需求,但是由于供给的滞后性,还没有在市场价格中反映出来。等到猪肉市场价格开始下跌,生产者减少待育肥猪饲养量,致使仔猪供大于求,进而影响母猪的饲养量。从而由生产过剩引发下一轮生产不足,使整个市场处于不停的波动之中。
从供给一方来看,生猪供给者主要是由散养户、规模户和企业三部分组成。由于地处农牧交错地区,榆阳区畜牧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饲草饲料优势,农户生猪散养的普及率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散养户对生猪养殖的影响不容忽视。分析2008年以来的调查数据,得到散养户的生猪、能繁母猪存栏波动的程度远大于规模户。散养户具有生产成本较小、生产方式灵活等特点,容易进入或退出市场。一旦养殖的效益比较高,就会一哄而上;反之则会一哄而下。此外,散养户饲养技术落后,比如品种改良缓慢、饲料报酬较低、防疫手段落后等,也会带来生猪供给的波动。因此,散养户的决策行为是生猪生产波动的内在原因之一。
由于近年来猪肉价格暴涨,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政府连续出台了许多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通过对规模养殖场、能繁母猪补贴和增加信贷等措施,提高猪肉的市场供给量。猪肉价格过高时,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养殖户积极性高涨,扩大了生猪养殖的整体规模,母猪存栏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而由于生猪周期的滞后性的存在,政府扶持政策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生猪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当市场供给过大时,价格下跌的幅度往往更大,给养殖场造成的亏损就更大。而根据生猪市场的变化规律,接下来生猪供给会大幅减少,价格就会大幅上涨。可见,由于生猪周期的滞后性,政府扶持政策如果不能适时出台,也会加剧市场波动,影响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对稳定能繁母猪存栏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健全散养户、规模户和企业的能繁母猪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母猪档案制度,包括后备母猪和能繁母猪,详细记载母猪的生产、防疫等情况。健全母猪存栏调整机制,当市场疲软时,协助养殖户做好劣质母猪的淘汰工作,调整母猪结构,及时补充优良后备母猪。当市场行情走高时,引导生猪养殖者不要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养殖者选择良种母猪,从而促进当地生猪品种的改良。抓好母猪和仔猪的防疫,促进待育肥猪的健康成长。
能繁母猪存栏信息传导不畅,不利于生猪产业的平稳发展。通常猪肉市场需求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阶段性的增长和减少也有一定的规律,而生猪供给者更偏向于根据本期的价格安排下期的产量。盲目调整能繁母猪存栏,会导致供给的大起大落,造成价格的剧烈波动。通过构建能繁母猪信息平台,把供给者的信息加以汇总分析,能够预测能繁母猪存栏应增减的比例,为养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稳定能繁母猪的存栏水平。
目前,农户生猪散养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对生猪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规范散养户的行为。一方面,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应引导和鼓励建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将散养户联合组成专业合作组织,实现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程序、统一销售,最终实现利润的合理分配。在提高组织化程度的同时,散养户的经营风险可以得到控制,饲养行为会逐步得到规范。
充分发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在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支持力度,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与支持。大力推广现代饲养理念和生猪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养殖户实现标准化规模养殖,指导养殖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缩短饲养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强化生猪生产和市场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生猪市场的分析预测,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充分考虑生猪产业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生猪周期的滞后性,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切实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实效性。紧密关注市场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