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实习记者 祝文琪
竞争,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存在于各行各业。而对于畜牧养殖业的竞争,更多是自己和自己的竞争——这是石羊集团陕西省原种猪场对竞争的解读。
石羊集团陕西省原种猪场自2001年建场已有12个年头,借助陕西的地理优势和国家战略布局转移的大环境,不断提升技术、改良方法、树立品牌,经多年建设,场内核心群母猪存栏达1200头,种猪生产水平在国内处于中上游。建场以来,该场一直将竞争定义为企业自身与如何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之间的“角逐”,在发挥技术优势和地理优势的同时,重点从品种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打造企业的竞争力。
优良的种猪品种对于种猪场的发展至关重要。石羊集团陕西省原种猪场在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将做好引种、育种工作,打造品种资源优势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种猪场设立了自己的育种部门,并与科研院校合作。不盲目引种,经过实践总结了适应本场发展情况的 “引种标准”,即主要考虑四大经济性状指标 (窝均总产仔数、100 kg体重日龄、校正背膘厚、肉料比),并参考次要性状(抗逆性——发挥生产潜力的基本保障;体型——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肌间脂肪含量——终端产品适口性的决定性指标;抗原抗体监测水平——猪场防疫水平的直接反映)进行引种选择。该场先后引进了品质优良的加系种猪和法系种猪,尤其是法系种猪,窝均产仔数、生长速度、肉料比等育种指标比当前市场上其他品种高10%以上,优势比较明显。到目前,种猪场的三大遗传指标——达100 kg体重日龄、校正背膘厚和窝均产仔数分别为155天、11 mm、12.8头。
为了避免引种——扩群——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该场一直坚持开展有效的品种选育,经过持之以恒的测定选育,场内各品种的种猪都取得了持续性的遗传进展。该场将提高和改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肉质性能、抗逆性能,以及终端产品的一致性和高效生产率定为育种的方向,将对四大经济性状的全群测定评估和对不良遗传性状的筛选清除作为品种选育工作的重点,配备专业育种团队,使用先进仪器设备,采用经性能测定评估后的BLUP(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指数选择法,同时联合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应激基因筛查、高产基因筛选等基因辅助选择工作,达到了较好的选育效果。近年来,场内的综合选择指数和各经济性状EBV(估计育种值)都获得持续进展。当被要求分享经验时,种猪场技术经理轻松的说道: “经验很简单,持续做测定评估,使种猪得到全程测定、全群选择。同时严格坚持种猪测定评估后再外卖的准则,坚持下来,取得满意效果是必然的事情……”。
人力从来不是成本而是资本,人力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该场将人才视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始终把用人机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第一要素,分别从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方向把好人才战略的关卡。
就选人而言,该场在学历底线的基础上,注重德才兼备。主要以专业素质和执行力作为选人的基本标准;用人方面,坚持用人之长,对积极进取、目标明确、对企业忠诚的员工根据自身特长委以重任,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点和长处。与此同时,对员工的管理,采取 “制度高于一切”的原则,让员工能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实现自身的价值;育人和留人是一个有机体,企业主动打开晋升通道,并为各岗位的员工规划好晋升路径,让员工清楚自己在企业里的职业规划目标,同时为员工提供制度化的培训机会,即每月公司内部的内训和交流,行业内的技术培训和研讨等。
只有真正以员工为本,严格选拔,善于用人,并让其在企业内得到发展和认可,人才才能积极自愿的留在企业里。目前,该场已经具有了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员工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72.3%,博士后、硕士和高中级职称人才占16.9%,另有多人持有各类专业技能证书。基于这样的人才层次,该场建立了研发中心,并形成了核心管理团队,他们带头引进了国内外先进设备,并且建立了种猪场自己的选育和监测方法,据该场的技术总监李步社透露,自研发中心成立和核心管理团队形成后,种猪场的总成本下降了约10%,全场工作效率提高了10%,反映到产品方面,主要是料肉比下降了0.3%。这样的人力资源使种猪场能够随时把控行业内最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信息技术,保证了在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上的领先。在谈到人才的引进成本时,李总监非常欣慰的说 “产出远大于投入,人才等于是我们的资本”。
石羊集团陕西省原种猪场的种猪已经成为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名牌产品,面对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不敢懈怠,面对行业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从容应对,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水平。该场上下有一种相同的认识,即养殖企业要今天比昨天的生产效率高,明天要比今天的生产效率高,有了效率才有效益,有了效益企业自然能够长远发展。基于这种认识,该场一直都以共享共赢的态度面对市场。
过去的10年,石羊集团陕西省原种猪场不断发挥和创造企业资源优势,勇当领头羊,我们共同期待陕西原种猪场的下一个 “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