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玲,金挺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 1 5 1 0 0)
随着当代流行思潮和文化的渗透,许多高职大学生出现了责任错位或责任缺失现象,反映出令人担忧的一些倾向,具体表现在缺乏生命责任意识、诚信责任意识、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职业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等现状。这些潜在的问题足以让教育工作者担忧高职学生是否能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端技能人才。
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余祖光教授于2 0 1 0年的调查分析,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在认同企业文化,具有吃苦耐劳精神,遵守纪律和团队工作能力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中发生的各种生产和安全事故8 0%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工作技能水平不够只占很少的比例。他采用了S M C(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长傅沛明的一项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了企业眼中的高职学生与企业人的差异,如表1所示。
表1企业眼中的高职学生与企业人的差异
由此可见,高职责任教育理念落后、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变革是当前责任教育实效性差的根本原因。这种被动接受型的责任教育模式缺乏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的灵活性,责任教育模式和内容跟不上社会变革的节奏,存在淘汰的危险。新时期,高职学生责任教育的途径应以强调高职院校独特的工学结合背景为基础,强调是否遵循学生主体地位为尺度,开展针对性的探索。
“模拟公司”起源于2 0世纪5 0年代德国经济起飞初期,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8 0年代后期,“模拟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广泛设于培训机构、企业或者学校内。
“模拟公司制”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导向”教育理念,运用“模拟公司制”进行高职学生责任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加大校企合作育人。“模拟公司制”让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在育人目标上实现了零距离对接,都是以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加大了校企合作的耦合度,让学生提早步入职场,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塑造职业灵魂、涵养职业情怀、锤炼职业技能。
二是强调学生日常养成。高职院校引入企业的运作方式,将彻底打破传统的高校对学生的教学和日常管理的组织架构,由各二级学院组建“总公司”,各班级成立“分公司”,立足“工作岗位”,按照实际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运行。同学关系成了“同事”关系,往日的学生班长成了“公司”的“执行经理”,同学成了“公司员工”;教室成为公司办公场所;作业就是产品;班级与班级之间成为公司间的竞争关系;学生的日常综合表现成为考核该“公司”经济效益的指标。这种新的组织方式让学生更加丰富地体验了企业的制度、职业的操守,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质。
三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模拟公司培养过程中,学生角色发生转变,每名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接受系统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与经营班级(公司),以团队合作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素质都可得到训练和增强。
显然,“模拟公司制”责任教育具有潜在的优势。为进一步挖掘其实际操作性,笔者进行了试点探索,从技术实现路线研究分析“模拟公司制”责任教育的实现路径。
笔者试点的单位为某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该学院拥有会计、金融实务与管理、投资理财、文秘等专业,是一所专门培养财金类高职学生的二级学院。当前,该学院采纳了“模拟公司制”人才培养机制,并通过自身努力构建了“星辰集团公司”组织,其组织结构如图1、图2所示。
图1“星辰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图
图2“星辰集团公司”控股关系图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学院行政结构变成了企业的管理结构,文秘、会计、金融三个专业变成了诚缘秘书服务公司、诚缘财务咨询公司与诚缘理财服务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控股关系依存。一个二级学院组建成了一个模拟集团公司,一个专业组建成了一个子公司,一个班级组建成了子公司旗下的分公司,院长变成了董事长,学生工作负责人担任起了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这一系列的改变,都促成了高职责任教育的新形式、新变革,形成了新的形态,为探索新型学生责任教育奠定了有效的结构基础。
物理结构建立后,内在的教育体系建设尤为重要。责任教育是项体系工程,蕴含在里面的因素复杂,且难以确定。借鉴组织文化理论,笔者将责任教育试图看作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文章将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三个维度分析如何构建高职学生责任教育体系。
1.精神层:构建责任教育理念体系
精神层是组织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面貌,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责任教育制度层和行为层的基础和原则。精神层表达可以借鉴现代企业文化的C I S识别系统,将企业文化中的企业愿景目标、企业伦理道德、企业精神、企业运营哲学、企业理念等渗透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校园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
一是构建理念识别体系(M I)。研究确定公司的战略目标、信念、愿景、核心价值观、口号及理念(包含经营观、质量观、风险观、危机观、服务观、用人观、学习观、决策观、行动观和未来观)等,如附表1所示,为星辰集团公司里的金融类高职学生责任教育打造起鲜明的理念识别系统。(见附表1)
附表1星辰集团公司理念识别表
二是构建形象识别体系(V I)。根据理念识别体系,进一步研究设计基本识别(L O G O、标准字、标准色)和应用识别(办公系列、旗帜系列、公关广告系列、环境系列和服装系列)等,以取得统一友好的品牌印象。
三是构建教育传播体系。通过建立环境物化、会议传播、媒体传播和资料宣传等多个传播途径,使得责任教育传播深入人心。比如可以建立集团公司网站,开发更多以责任为引领的精神产品,利用网站的门户推广,取得较好的宣传效应。
2.制度层:构建责任教育管理体系
制度层是整个体系的中间层,对组织和成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是组织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层要求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制度形态存在于责任教育体系中。笔者认为,可适当引入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工作规约等,实施学生员工考核系统,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保障责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是构建制度管理体系。研究和制定适用于模拟公司运行的《集团公司章程》《子公司章程》《值班管理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内部资金管理制度》《员工行为导引》等,推动责任教育的真实有效落实。
二是构建约束激励体系。通过编制《员工行为指引》,加强学生员工礼仪训练和自我管理。同时围绕该《指引》进行年度员工考核。考核将广义的“责任”要素分解为诚信、敬业、合规、高效、融合、创新、激情、奉献、荣誉九个单项因子展开,每个单项区分不合格、基本合格但须进步、合格、优良、楷模五个考核等级,分别对应0、4、6、8、1 0分,根据各单项得分汇总计算最终考核分,划分考核等级。考核结果将用作学生员工晋升和奖励用途,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入“行为改进”流程,具体按照目标设定、行动计划、行为改进与检查评估进行展开。
三是构建荣誉管理体系。在内部维度中按照“集团级”年度奖评选、“条线级”专业奖评选和“机构级”单项奖评选进行管理。在外部维度中设立外部荣誉奖,表彰代表集团公司参加竞赛获奖、作为突出贡献的奖项。
3.行为层:构建责任教育活动体系
行为层是责任教育体系的终端层,集中体现了体系的外延与特色。在行为层设计中,需要构建体现本专业本行业特色的文化活动体系,采用项目化、公司制运作方式促进学生责任品质养成。
一是构建金牌活动体系。以一年为一个循环的周期,重点设计与开展责任教育的几项金牌历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设计、开展和训练,使学生快速进入“准职业人”角色。如围绕下半年新生季,可以重点实施“点亮公司金牌子”分公司形象大P K活动、“员工梦想秀”系列活动等,第二学期围绕就业创业季,重点开展“寻找创业金钥匙”创业计划大赛、举办青春责任论坛,组织“公司金册子”“公司微电影”创作大赛等等,分层、分类、递进式地开展责任素质养成教育。
二是构建引导关怀体系。育人的最好方式即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通过采取隐性的方式积极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打造员工学习生活的六个关怀包:员工生活、员工健康、员工沟通、员工激励、员工发展、员工福利等,以点带面,由内到外,打造优质的责任同心圆,促成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的内化。六个关怀包涉及员工行为养成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形式,让学生在润物细雨中自觉担当责任,履行负责任的职业行为。如员工生活,可以在体育竞赛、摄影采风等形式注入责任教育元素;员工健康,可以在体检、医疗保险中给予关怀;员工沟通,可以设立领导与员工谈话制度;员工激励,可以组织员工参加生日派对、夏令营活动等;员工发展,给予交流培训、挂职锻炼、职务晋升等机会;员工福利,采取虚拟货币“星币”分享制,并约定实习前可按集团公司安排兑换人民币等,这些都有利于引导高职学生养成现代企业所需的“责任意识”、“责任品质”及“责任行为”。
[1]俞立军,王志龙.高职“模拟公司制”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