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燕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青海 西宁 810016)
鸡腿菇 (Coprinus comatus)学名毛头鬼伞,在分类学上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又称鸡腿蘑、刺蘑菇。鸡腿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润滑爽口,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现代研究表明鸡腿菇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防止肝损伤、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抑菌等功效,其子实体中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并能从中提取具有较高免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多糖类物质[1],是一种具有较高商业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食药两用真菌,被WHO和FAO确定为具“天然、营养、保健”3种功能为一体的16种珍稀食用菌之一。鸡腿菇适应性广泛,栽培容易,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鸡腿菇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农业科技工作者对鸡腿菇菌丝生长条件[2,3]、培养基配方[4,5]、覆土出菇方式[6-9]、栽培料配方与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等[10,11]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有关鸡腿菇液体和固体菌种制作及栽培的对比试验尚未见报道。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运用液体菌种进行生产,不但能大幅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符合食用菌产业向机械化、集约化和周年化生产发展的趋势。目前,在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液体菌种应用和推广是关键一环。本试验对鸡腿菇液体和固体菌种制作及栽培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为鸡腿菇液体菌种推广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为鸡腿菇的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1.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鸡腿菇1号,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食用菌研究室提供。
1.1.2 培养基
试管培养基:PDA培养基;摇瓶种子培养基:麦麸4%、玉米粉 3%、葡萄糖 2%、酵母粉 0.5%、KH2PO40.35%、MgSO40.1%;原种培养基:麦粒99%、轻质碳酸钙l%,含水率60%,pH 7.5(用石灰水调节);栽培培养基:棉籽壳88%、麦麸 4.5%、玉米粉 3%、石膏 2%、石灰 2%、尿素0.5%,含水率65%,pH 8.0(用石灰水调节)。
1.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恒温摇床THZ-92A,上海浦东物理光学仪器厂;培养箱MJ-25085-II,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单人单面净化操作台SW-CJ-IFD,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14385-III,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电子天平BL-2200H;不锈钢立式压力灭菌锅,上海搏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制造等。
通过对鸡腿菇液体和固体菌种生产周期、成本效益的分析,对比在菌种制作过程中的异同,并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栽培管理,分析比较出菇情况及产量差异。液体菌种接种栽培袋的接种量设为10 mL、20 mL和30 mL,分别为处理I、处理II和处理III,固体菌种接种栽培袋为处理IV,液固菌种接种栽培袋为处理V,处理IV和处理V接种量一致。各处理以100个菌袋为1个小区,各小区设3次重复。分析各处理的发菌速度、出菇整齐度、子实体发育情况及产量差异。本试验将处理IV和处理V均视为液体菌种,两者区别在于制种过程中摇瓶液体菌种的应用方式不同,处理IV的液体菌种是将摇瓶液体菌种直接接入栽培袋料中培养,处理V的液固菌种则是将摇瓶液体菌种直接接入麦粒原种培养瓶中培养,待原种满瓶后再接入栽培袋。
1.2.1 液体菌种的制备
将25℃恒温培养10 d的斜面试管母种,切取0.5 cm2接种块3块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于250 mL三角瓶中,三角瓶的装液量为150 mL,静置48 h后在25℃、200 r·min-1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7 d,得到摇瓶液体菌种,然后将摇瓶液体菌种用注射器按10 mL、20 mL和30 mL分别接入经126℃高压灭菌2 h后冷却的栽培袋中,25℃培养,待菌丝满袋得鸡腿菇液体菌种。
1.2.2 固体菌种的制备
将麦粒煮熟后控水,与轻质碳酸钙拌匀装瓶,126℃高压灭菌2 h,冷却后将25℃恒温培养10 d的斜面试管母种,切取1 cm2大小的接种块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于麦粒原种培养瓶中,25℃培养,待菌丝满瓶得到麦粒原种。然后将麦粒原种接种于经126℃高压灭菌2 h后冷却的栽培袋中,每瓶原种接15个栽培袋,25℃培养待菌丝满袋得鸡腿菇固体菌种。
1.2.3 液固菌种的制备
将1.2.1所得摇瓶液体菌种,按5 mL·瓶-1接种于经126℃高压灭菌2 h后冷却的原种培养瓶中,25℃培养,待菌丝满瓶后接种于经高压灭菌的栽培袋中 (同1.2.2),待菌丝满袋得鸡腿菇液固菌种。
固体菌种制作工艺流程:试管母种→原种→栽培种。
液固菌种制作工艺流程:试管母种→摇瓶液体菌种→原种→栽培种。
固体菌种制作工艺流程:试管母种→摇瓶液体菌种→栽培种。
鸡腿菇液体与固体菌种各阶段发菌时间对照情况见表1。
表1 鸡腿菇液体与固体菌种各阶段发菌时间对照
由表1可知,液体菌种发菌速度最快,用时最少,节省时间最多,从试管母种到栽培种的整个制作过程仅需44 d。固体菌种发菌速度最慢,用时最多,从试管母种到栽培种的制备需要约70 d。液固菌种则介于前两者之间,这种菌种制作方式极大地缩短了原种培养时间,仅仅需要常规固体原种培养的1/4时间即可,也显著提高了制种效率,可以根据菌种制作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液体菌种接种量为20 mL时,菌种长满菌袋的时间比接种量为10 mL的菌袋提前4 d~5 d,接种量为30 mL时与接种量为10 mL的满袋时间没有明显差异,可见并不是接种量越多越好,接种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量后,对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反而不明显,并不能缩短菌种满袋的时间,从节约成本和节省发菌时间两方面综合考虑,液体菌种的接种量为10 mL最优,这样既节约成本又不影响发菌速度。
液体菌种制作工艺简单,培养时间明显缩短,固体菌种制作用时较长,几乎需要液体菌种的2倍 (表1)。液体菌种接种速度快,操作简便,一小时可以接种约400瓶,而固体菌种一小时最多能接100瓶,可见,液体菌种的接种时间仅是固体菌种的1/4,极大地提高了接种效率,同时节省了将近3/4的人工,从而也就显著降低了成本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液体菌种接种快捷方便,有力避免了一些由于接种过程繁杂而在接种时难免造成的污染,同时,由于其发菌速度快,在培养发菌过程中也明显降低了污染率,使得从接种到培养过程中菌袋成功率大大提高。试验得出液体菌种污染率仅是固体菌种的1/3左右。
试验表明,在同等播种量、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提前3 d~5 d冒菌,相应的头潮菇出菇时间也提前3 d~5 d,而且出菇整齐,密度大,成品菇率达80%以上,死菇少。液固菌种较固体菌种提前1 d~2 d出菇,出菇整齐度、密度与固体菌种无明显差异,两者成品菇率均为70%左右。3种菌种出菇产量统计见表2。
表2 鸡腿菇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产量对照
由表2可知,在同等栽培环境条件下,鸡腿菇液体菌种出菇产量最高,分别高出固体菌种和液固菌种的17.48%和8.08%。另外,液体菌种头潮菇产量高,所占比重最大,而头潮菇一般是品质最优的上等菇,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可见,液体菌种的出菇产量和效益都优于固体菌种。
鸡腿菇液体与固体菌种成本比较见表3。
表3 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投入成本比较
由于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制作流程不同,成本投入也有差异。液体菌种制作流程简单,所需原材料较少,成本投入低,固体菌种制作流程相对繁杂,原材料用量较大,所需成本是液体菌种的3倍之多,而液固菌种介于两者之间。另外,从菌种制作流程比较,固体菌种制备所需要的场地大,并且菌种培养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液体菌种制作简便快捷,所需要的制种场地小,灵活方便,可以节省一部分场地租用费和水电能的消耗。同时,由于液体菌种接种速度快,效率高,与固体菌种相比,节省了将近3/4的人工,从而也就节省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成本投入。试验表明,鸡腿菇液体菌种的总成本投入不到固体菌种的1/3。
在食用菌产业中,菌种生产作为这一产业的首道工序,关系着这一产业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液体菌种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食用菌生产者和企业的青睐,对鸡腿菇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制作流程及栽培出菇试验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得出,首先,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发菌速度快、培养时间短,从试管母种到栽培种仅需要44 d,而固体菌种需要近70 d,节省了制种时间,缩短了生产周期;其次,液体菌种菌龄整齐一致、出菇早、产量高、品质好,较固体菌种大大提高了产品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再次,液体菌种制作简单、场地灵活、接种简便快捷、污染率低、节省人工、能耗低,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不到固体菌种的1/3,这样就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益,增加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并有利于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目前,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食用菌日益发展的要求,液体菌种已成为当前食用菌制种产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利用液体发酵培养技术进行食用菌工业化制种的深入研发已成为当前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试验的研究为鸡腿菇液体菌种在生产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1]李诗鹏,苏蕾.鸡腿菇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J].中国商办工业,2000(1):44-45.
[2]王桂芹,张玉磊.鸡腿菇菌丝生长条件研究 [J].中国林副特产,2007(2):87-89.
[3]辛晓林,黄清荣,董洪新,等.鸡腿菇菌丝体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J].浙江农业科学,2003(6):307-308.
[4]聂建军,李彩萍,杨玉画,等.鸡腿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及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8):826-827,831.
[5]李碧琼,陈政明,林俊扬.鸡腿菇培养基配方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8,27(2):19-20.
[6]王振河,董自梅.不同覆土出菇方式对鸡腿菇产量的影响 [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04-2305.
[7]杨宣华,张维民,关仕港,等.不同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J].中国食用菌,2003,23(2):27-28.
[8]王尚堃,叶俊英,李段,等.鸡腿菇不同覆土厚度对比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2004(8):65-67.
[9]何莉,闻杰,王尚堃,等.鸡腿菇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60-3961.
[10]王军英,王芳,贾静,等.白灵菇菌糠栽培鸡腿菇配方试验[J].食用菌,2011(3):37-38.
[11]李媛媛,陶鸿.不同配比的稻草秸秆培养料对鸡腿菇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2):136-139.
[12]王相刚.蕈菌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