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瑛(苏州市档案局,江苏苏州,215004)
两百多年前,一幅气势恢宏而笔触细致的长卷——《姑苏繁华图》,呈现了江南名城秀美的湖光山色、繁荣的商贸经济、多彩的社会风情、别致的城池乡村,活化了盛世苏州的风貌。苏州当年俨然已是除京城之外的一等城市,令世人叹为观止。走过2500多年的历史,苏州这座人间天堂依然活色生香,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作底色,秉承崇文重教的传统,培育了无数优秀儿女,从昔日的状元之乡华丽转身为当今的院士之乡。
由苏州市档案局与苏州市科协合作编辑出版的《苏州院士》,近期由文汇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收录了109位与苏州有密切关系的两院院士,他们中多数人为地道的苏州人,也有的籍贯并非苏州而出生于苏州,或成长于苏州,或工作于苏州。苏州情缘使这些院士集体亮相于《苏州院士》,成就了苏州的光荣与梦想。《苏州院士》是一本具有地域特色与时代意义的普及教育读本,既以翔实的资料为依据,描写了院士们的勤奋好学、探索科学、热爱祖国、情系故土的人生经历与精神世界,又以大量丰富的图片定格了他们执着于科研工作、教书育人,以及与亲朋好友情感交融的瞬间,再现他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景,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文字是了解人物的基础,图片延伸了文字阅读的内涵,使院士的形象更为直观而立体。《苏州院士》是一部介绍苏州院士的全景式实录,融真实性、史料性、趣味性于一体,也是一部值得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向青少年推介的乡土教材。
苏州院士之数位居全国榜首,这不是偶尔的现象,与苏州历代的人文环境、重教传统、创新思维有关。一大批老院士出生于上世纪初,这是一个饱经忧患与战乱的年代,这样的年代也是催人奋进、人才辈出的年代。自鸦片战争之后,已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中国外忧内患,积贫积弱,中日甲午一战更使东方泱泱大国颜面尽失。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方面随着外国势力的渗透,教会学校也在苏州遍地开花,为传统教育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另一方面,深受落后挨打之痛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他们提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口号。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不少文化世家子弟不再沿袭前辈们热衷的琴棋书画艺术,也不再探究经史子集中的学问,他们毅然选择了理工科,坚信科教能兴国,能使贫弱的祖国重振雄风。苏州名门望族王氏、潘氏、顾氏、宋氏、吴氏的后代们久经书香门风的熏陶,好学不倦、孜孜以求、发愤图强是他们的共同点,以至出现了兄弟院士、夫妻院士、叔侄院士、兄妹院士等院士群像。个体从不独立或凌驾于社会,院士们始终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强国富民梦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也是支撑他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坚持科学研究与探索创新,从而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科技界最高的荣誉——院士。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祖国的需要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当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际,在海外读书的学子们难以平静,张青莲、黄文熙、张光斗、时钧都毅然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发挥所长,为国效劳。水利水电专家张光斗放弃了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他说:“国将不国,我心何安?”回国后,从建设小型水电站到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从开设水工结构课到编写我国第一部水工结构教材,张光斗的一生献给中国的水利事业。当美国水电工程师力邀他赴美工作时,他说自己是中国人,理应为国为民效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殷之文、李正名、郑国錩、陈华癸也同样放弃异国安定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科研条件,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洪流中。“文革”结束,百废待举,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意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遂于1986年3月联名上书中央,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促使了《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即863计划)的出台,选择了发展高技术的7个重点领域,中国从此站在了高科技竞争的起跑线。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是这代院士身上最闪亮最本色的光环,也是激励后来者前行的动力。
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院士们之所以成才,固然得益于他们高于常人的天分,但勤奋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不屈不挠、永攀高峰的意志,无疑在他们的成才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1932年出生的陆埮毕业于北大物理系,正当他大展鸿图之时,迎来了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整整20年的光阴中除了在学校上些基础课外,他做过木匠、烧过锅炉,而科研工作反而成为业余,且转入“地下”。他和大学同学罗辽复、杨国琛以通信方式开展理论粒子物理的研究,三人通信超过3000通。即使在“文革”期间,他和罗辽复冒着极大的风险继续通信讨论,两人通信达2000余通。身处逆境,依然执着于科研事业,他信奉爱因斯坦的话:“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也正是这份执着,使陆埮成为中国天文学界一颗“奇异星”。被誉为“中国细羊毛之父”的刘守仁,长期从事绵羊育种和牧业工程科技研究,他自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干最艰苦的工作”。在北国天山,他天天与羊打交道,经常忙碌在羊的产房内,却无暇到妻子的产房看一眼新生儿,甚至为了挽救刚产下的小羊羔的生命,将它们放入自己的被窝保暖,而他因此患上了难以根治的杆菌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和不懈追求,中国的科技也就不会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与辉煌。
院士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代表他们曾登上所研究领域的某个时期的最高节点,但他们虚怀若谷,为人低调而谦和,对自己取得的成就轻描淡写,从不居功自傲。2004年11月,宋湛谦院士将所得的10万元林业科技贡献奖奖金,捐给中国林科院林化所,设立“宋湛谦奖学金”。他谦虚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集体的成果,奖金应该返还给集体”。确实,科研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它需要领头羊的战略思考与聪明才智,但更需要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集聚正能量。“两弹一星”等的成功凝结了不同学科不同层面所有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肿瘤分子生物学家顾健人院士创建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主任,他将自己比喻为交响乐团的指挥兼第一小提琴手,指挥的最大作用是发挥乐队每一位艺术家的积极性,齐心合力才能演奏出最美妙的音乐。基于这种“人生当淡泊,追求无止境”的认识,顾健人成为我国癌相关基因和基因治疗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院士们往往科研、教育两不误,注重人才梯队建设,甘为人梯,悉心育人,为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娃娃教授”时钧院士一生从教,桃李天下,他的学生中有16人当选院士,这是他的荣耀,也是祖国的骄傲。笔者有幸与张青莲、何泽慧、吴培亨、冯端等大师交往过,感受到了他们身上谦和的优秀品质与非凡的人格魅力,这也是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的秘诀。
王志珍院士曾动情地说:“我自豪地告诉大家,苏州是我的故乡”。家乡是院士们永远牵挂在心头的温暖港湾,这里存储着所有难忘的记忆,有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同伴的情谊,这里是他们放飞梦想的地方。2012年金秋十月,笔者拜访冯端院士,已届九旬的他乡音未改,依然记得小学的校歌:“沧浪亭北,故学宫旁,梧桐杨柳门墙……”想来当年的情景已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当年的歌声永远回响在他耳旁,只为那儿是他魂牵梦绕的家园。有“世界核研究女王”雅称的吴健雄身在海外,心怀桑梓,阔别祖国37年后,于1973年首次回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之后又五次回到家乡,竭尽全力扶助家乡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成立“纽约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为太仓浏河明德学校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出谋划策,注入资金。而今她长眠于其父当年手植的紫薇树下,紫薇花香依旧,必将启迪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除了吴健雄外,在男性主宰的高科技世界里,苏州的女性并不缺席,何泽慧、李敏华、李依依、钱易、徐晓白、唐孝炎、沈倍奋、王志珍先后亮相,灿若星辰,构成了科技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希望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苏州继续走在前列,愿我的故乡更美好。”张祖谦院士留下这样的题字,道出对明天苏州的期待。中国科学院纳米所、医工所相继落户苏州,某种程度上也是院士们对转型升级时期苏州的支持。处于高位发展的苏州需要高科技的支撑,需要高端人才的引进,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为未来人才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
行文至此,想起2005年作家徐城北在为《馆藏名人少年时代作品选》作的序。他充分肯定苏州的文化内力及其创造出来的价值是其他城市无法相比的,但同时他写道:“苏州山水过于妩媚,苏州食品过于糯软,苏州缺乏锤炼性格的艰苦环境。我很希望苏州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就有勇气走出苏州,到中原去,到北方去,到西部去,目的很简单,就是寻找和苏州的反差……应该争取早一些冲天而起,学一学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飞向大自然与人生的极致之处。”
院士们何尝不是一只只“飞向大自然与人生的极致之处”的大鹏?!苏州的养分、师长的引导、国际的视野及自身的努力,成就了院士们的伟业,也成就了《苏州院士》的出版。有了《苏州院士》这部励志书,苏州的青少年或许更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有了这些引以为傲的院士,苏州在全国城市中独领风骚,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