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春 徐秀华 李泉 王勇 董鑫 王浩 梁继刚
胃癌在每年确诊的癌症病例中,已经跃居前四位,在发达国家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其患病人数正在逐年上升,而且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女性,尤其中老年的发病率较高[1]。早期发现的胃癌中进展期胃癌为多见,多学科联合新辅化疗相应会延长患病人群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胃肠外科联合消化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的医疗模式,探究其临床的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此次符合研究的病例均是取自于2010年2月到2012年3月间来本院就诊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以1:1随机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新辅助化疗组中男26例,女性4例;年龄50~75岁,平均(60.5±3.2)岁;病程2.3~3.6年,平均(3.1±0.4)年。常规治疗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2~74岁,平均(61.7±3.4)岁;病程2.5~3.8年,平均(2.8±0.3)年,本院责任相关人员上门随访一年,未有脱落。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随访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差异不显著,基线稳定,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超声内镜吸针活检和单纯的超声内镜检查确诊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排除急性并发症的患者。排除标准[4]:幽门或者贲门梗阻,发生急性胃穿孔,出现大量的呕血和黑便患者。
1.2 治疗措施 多学科协作新辅化疗采用消化内科、肿瘤内科、消化内镜科、胃肠外科、循证医学学科、病理科、影像科联合的方式,基础治疗术前和术后化疗奥沙利铂(齐鲁制药;L01XA03)+亚叶酸钙(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EINECS216-082-8)+5-氟尿嘧啶(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H12020959)。
A.将奥沙利铂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中(以便达到0.2 mg/mL以上的浓度),通过外周或中央静脉滴注2~6 h。每天滴注80 mg/m2奥沙利铂必须在5-氟脲嘧啶前滴注;B.亚叶酸钙剂量为按体表面积一次130 mg/m2,加入250~5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输注2~6 h。没有主要毒性出现时,每3周(21天)给药1次;C.5-氟脲嘧啶静脉滴注,通常按体表面积300~500 mg/m2/d,连用3~5d,每次静脉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8 h。多学科协作辅助化疗须严格遵守以上流程,连续三周为一个疗程。
常规治疗组采取基础治疗,具体疗法同试验组。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CT影像学检查、并且应用內镜超声和胃镜检查来评价患者的术前结局指标,术后指标的评定主要采用的是术后各个患者的预后随访情况。①手术实施前的疗效评估根据发生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直径>10 mm)、肿瘤深度浸润(内镜超声检查显示肿瘤浸润达浆膜层)及肿瘤面积迅速扩大(胃镜检查示肿瘤面积增大>30%)的各组患者数;②术后指标具体包括术后感染情况和一年内各组的受试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 15.0,两组计数资料的差异性比较采用的方法是四格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前经两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 多学科协作新辅化疗组肿大的淋巴结较常规治疗组低38%,肿瘤深度浸润较常规组低40%,肿瘤面积迅速扩大较常规组低38%,各指标组间差异(p=0<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手术前经两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n(%)]
2.2 术后随访刀口感染率及一年内复发率比较 经过一年的上门随访,多学科协作新辅化疗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8%,常规治疗组的感染率为30%,试验组较常规治疗组低22%(P=0.005<0.05);试验组的一年内复发率为12%,较常规治疗组低20%(p=0.009<0.05),术后感染率和一年内复发率在两组间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术后随访刀口感染率及一年内复发率比较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进行性发展的过程,以往研究表明吸烟、高盐饮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与胃癌相关[5]。中晚期胃癌患者会有急剧疼痛的表现,从心理和生理角度来看,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形成了极大的影响[6,7]。我国对胃癌的检出率比较低,患者确诊时大多为晚期患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辅助化疗的进展。目前临床上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为主,多学科联合的新辅治疗正处于探索和逐渐开展的阶段,然而本院对近两年收入院的胃癌患者进行多学科协作模式下新辅化疗后手术治疗收效明显。
本研究发现,多学科协作新辅化疗在术前的指标对比结果来看都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在术后的感染率和复发率来看都低于常规治疗组,间接说明本院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有效的而且是可行的。
多学科协作的医疗模式为新辅化疗提供了综合医疗模式的平台,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情控制,提高愈后及生活质量提供了支撑[8,9]。然而由于本研究的纳入病例只有100例,而且本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究其临床安全性及可靠性并不能有完全的代表性,仍需要更多的相关研究人员致力于此项研究,需要大量的广泛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以便普及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1] 宋延强,马贵亮,刘超,等.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表达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及预后的影响.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5):360-363.
[2] 季加孚,武爱文.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8,11(2):110-11.
[3] 李围立,范朝刚,王绪林,等.动静脉结合给药的FLEE0x法对晚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中华外科杂志,2009,47(9):1171-1174.
[4] 范朝刚,李国立.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7):503-505.
[5] 张五军.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手术疗效的影响.山东医药,2008,48(48):53-54.
[6] 曹晖,卞育海.可切除进展期胃癌先行化疗还是先行手术.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9,8(5):334-337.
[7] 周逢强,齐艳美,郭辉光,等.多学科协作下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效果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2012,19(3):373-375.
[8] Mezhir JJ,Tang LH,Coit DG.Neoadjuvant therapy of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cancer.Surg Oncol,2010,101(4):305-314.
[9] 朱夕章,徐国茂.85例胃癌病理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185-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