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3-09-18 01:42李小霞贺培凤郭文秀吕艳华何小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医学教材

李小霞,贺培凤,郭文秀,吕艳华,何小峰,王 轶

(山西医科大学信息管理系,山西 太原 030001)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开设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旨在为医药信息化建设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然而调查发现,国内培养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不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应用能力等方面与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说明我们现有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需要存在一定脱节问题。因此,构建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专业知识结构方面。目前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普遍感觉到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于松散,所学的医学知识、计算机知识和信息管理知识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难以构成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模糊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也影响了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以及对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

2.能力培养方面。目前,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宽广轻专深的现象,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虽然具备了宽泛的理论知识,但却没达到一定的专深程度,且动手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招聘后立即派上用场的需要。

3.就业方面。调查显示[1],目前我国91.9%的医院或企业迫切需要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但实际上该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很大一部分人并未能如愿以偿地做到专业对口。且就目前我国医学信息管理从业人员中,真正科班出身的人员并不是很多,能做到重要位置的更是少中又少。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十分明确;课程设置是拼盘式的堆砌体,没有统一的专业核心课程,且不够系统;实践教学比例偏低,无法满足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没有一套全国规范的系列教材[2]等。实践证明,用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21世纪医药信息市场的需要。

二、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1.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向市场输送人才的教育机构,也要紧跟时代的需要,及时了解医药卫生及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找准市场定位,有的放矢的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调整,使其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

2.基于KAQ的理论模式。KAQ是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KAQ架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3]。这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类全面发展的整体。知识是基础,能力由知识转化而成,而能力的强弱,又要靠素质来驱动激发,所以素质是根本。医学信息管理是一门新型兴的交叉学科,其人才的培养,不论是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方面,还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的经验积累方面,都远远不够。所以,未来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都要抓,三方面都要硬。

3.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激发学生内心向学的积极性[4]。在这种教育理念的主导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掌控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个人兴趣和爱好出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自我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并可以通过各种组织形式独立或集体完成各种课业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各种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三、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根据人才模式的定义,结合模式构建思路,笔者拟从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创新、专业教材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搭建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见附图),目的是培养具备符合市场需求的医学信息管理领域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培养目标的定位。医药卫生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医疗领域的全过程,因此,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应根据市场需求调研来确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2.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靠课程体系的设置来完成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既要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课程设置在确定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的前提下,应围绕学生的专业成长和未来就业进行。

附图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教学内容的整合。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是要通过去重取精,将原有医学、计算机学和信息管理学知识的简单相加变为有机结合,真正体现该专业的特色;二是要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

4.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合适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改革原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直观性教学和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医学信息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人才在实践能力方面也要求极高,因此,加强该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教学势在必行。具体可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基础、综合与设计相结合,模拟与面向用人单位实际相结合、实习与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多个环节、多种方式的实践教学,最大程度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6.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是办好专业,保障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基于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应用性、复合性特点,可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共联合”的途径,打造一支在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趋于合理,且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更重要的是兼具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团队。

7.专业教材的建设。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医学、计算机三大类。目前信息管理、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全国统编教材[5],但还没有一套专门用于该专业四年制的医学教材。根据前期的调研,我国各高校中类似专业或相关专业医学教材主要以医学专科生教材为主,医学本科生教材为辅,这样就造成这些专业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该广的不广,该浅的不浅,无法满足这些专业人才对医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因此,编写四年制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医学教材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8.教学评价体系研究。教学评价是检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离不开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全面化、动态化和多元化的原则,即评价内容要全面化,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评价;评价指标要随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动态变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由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人才培养结果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结 语

目前,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还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将是一个需要医学信息管理教育者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1]肖凤玲,刘玥伶,黄伦东.医学信息管理人才职业导向型培养的实证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7):1333-1334.

[2]张士靖,胡兆芹.我国医学信息专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6):51-54.

[3]邓一飞.浅议构建高校KAQ人才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56-57.

[4]朱 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4):6-9.

[5]贺培凤,李小霞,吕艳华,等.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改革[J].2010(1):1-4,73.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医学教材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医学的进步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