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娅,王晓茹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苏州 215009)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对客观环境的分析,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以实现既定目标。帮助护士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护士提供更多的成长发展机会的重要举措[1]。在健康长寿与提高生命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终极目标的今天,护理服务关注点已从原来对“病人”的照护拓展到满足“人群”的健康需求,对护士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护士了解自己职业生涯中可能获得的职业成功机会与主客观影响因素,是提高护士对自己职业认可度的认识,强化护士人文素养、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基础[2]。本文通过对临床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与参加在职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从构建护士专业发展的目标导向体系着手,帮助护士合理设定职业生涯目标,激励护士不断进取,在实现职业生涯阶段性目标的同时,促进护士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本次调查选择我市省属、市属医院在职护士252名,围绕护士参加工作后的学习提高现况与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发问卷252份,回收252份,其中有效问卷244份,问卷有效率96.8%。调查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对象现有职称以主管护师为最多,占到调查总数的43%,其次为初级职称包括护士和护师,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22%和31%,按受调查的副主任护师有10人,占到总数的4%。调查对象中有37%的护士担任护士长、科护士长和护理部副主任等不同行政管理职务。
有文献报道,护士对职业生涯知识认知度偏低,相关专题调查显示总的认知度为51.3%,知道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仅占样本量的27.46%[3]。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护士从主观上分析,对做好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客观上,却不善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图1)。
图1 护士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识与实施规划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学历提高是在职护士首选的在职学习项目,这与我国护理专业教育初始学历相对较低有关。244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显示有235人参加了职后学历教育,占比高达96.31%。其中,大多数护士是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取得了高一层次的学历,占到调查总数的88%,仅有28人是通过脱产学习的途径提高学历。通过在职学历教育使护理队伍的总体学历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图2)。
图2 被调查护士初始学历与现学历对比分析
尽管在职护士中多数人员参加了学历教育,但就护士参加在职学习的态度与价值取向不容乐观。在参加在职学习态度与目的性相关分析中显示,有78.69%的护士认为是为了职称晋升;在影响护士参加在职学习的因素分析则发现,有83.61%的护士认为是没有必要而不是工作繁忙或家庭拖累。在护士参加在职学习的重要性调查中显示,有61%的护士认为有时间参加固然好,没有时间不参加在职学习也无大碍,有29%的护士认为,在职学习对于护士而言并不重要或并不需要,仅有6%的护士认为在职学习对个人专业发展与临床护理工作都重要(图3)。临床护士主观上不重视在职学习,客观上不积极参加在职学习,是影响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短板,这一点值得护理管理部门高度关注。
图3 护士对在职学习的态度与价值取向
无论是护士还是普通人群,往往熟知“三分医疗,七分护理”的内在涵义,可见护理工作在医治疾病、促进病人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医疗、护理服务中,医护人员却又常常认为,医生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疾病,无疑需要不断继续教育,求得精湛医术;而护理工作似乎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只须做好本职工作,无需学习提高。这就不难解释接受本次调查的244名护士,为什么会有83.61%的护士认为没有必要注重在职学习,又有52.46%的护士认为自己虽然能服胜本职工作,但对自己的专业并不喜欢,因而参加在职学习的热情也不高。对护士职业价值认可度不高不但会影响护士个人的专业发展,更会制约护理整体队伍素质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调查统计分析显示,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过规划的,基本是在工作五年内完成了高一层次的学历教育,占比高达91.76%,而不注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护士,取得高一层次学历的仅占46.28%,经2检验P值<0.05,说明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较好地帮助护士明确近阶段的奋斗目标,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潜能,对护士的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目标导向作用。
护士专业发展是指护士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临床护理水平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护士职业生涯从临床新手到护理专家的成长历程。护士专业发展是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基础。
建立目标导向体系源于目标导向理论,这种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其基本出发点是引导人们明确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激励员工朝着既定目标奋发图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构建护士专业发展的目标导向体系,就是要求护理管理者根据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历程[4],让处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护士,能清晰了解自己职业生涯中可能的发展空间和不同岗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帮助护士充分认识每个阶段的特征、任务和达成阶段性目标的内外条件,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方向比努力重要,导出了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人生目标这一哲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与生命质量的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护士的身心健康是处好护患关系、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善于分析处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护士追求职业成功的需求,引导护士合理设定个人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在目标导向作用下,激励护生不断进取,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与拼博,从中体验工作的快乐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欣喜与感动,也为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奠定良好基础[5]。
就我国护理专业教育而言,无论是以前的中专教育还是现在的专科、本科层次教育,其课程设置基本是公共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四大类型,培养的是面向临床各科的普通护理人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但缺乏专科特色。对在职护士有计划地开展多层面的在职教育项目,是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促进护士个体化专业发展的必要举措。护理管理部门要从护理学科的专业发展历程,根据医院护理优质服务工程[6],对在职护士开展包括学历提高、专科培训、专题讲座、专项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创造条件帮助护士不断达成个体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护士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与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一方面能够使护士在认可自己职业价值的同时,认可自己的人生价值,防止职业倦怠与个人成就感不足对护士专业发展的消极影响[7];另一方面有利于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得益病人,和谐社会。
促进护士专业发展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基础。做好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能有效帮助护士更好地明确不同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目标,发挥其工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目标导向作用,使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引导护士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蒋玉琼.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管理杂志,2008,8(6):28-29.
[2]隋树杰,吴作娟,郭 佳.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意向的比较与反思[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819-2820.
[3]杜晓霞,田梓蓉,韩 杰.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83-185.
[4]孙小娅,吕俊峰,宋悦宁.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护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171):26-27.
[5]高小雁.新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497-1500.
[6]陈湘玉.传承护理专业发展进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12-313.
[7]张小曼,刘莹莹,许 铁.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3(1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