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想晴,程旺兴,刘守金*,彭代银,王德群,叶先法
(1.安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2.潜山县中医院,安徽 潜山 246300)
潜山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N 30°27′~31°04′,E 116°14′~116°46′,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分,雨量充沛;该区内为西北崇山峻岭,最高峰猪头尖海拔1539m,东南平原大畈,河流纵横。由于复杂多变的地势,温和气候及肥沃的土壤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该区内植物的生长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种类丰富。作者于2012年3~11月在安徽省潜山县进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调查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1-4],总结出潜山县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及其药用,为潜山县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资料,标本存放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标本馆(ACM)。
潜山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许多蕨类植物在很早就供药用。此次中药资源普查,有蕨类植物23科31属46种1变种及1亚种,分别占安徽省分布的野生蕨类植物41科88属232种18变种及3变型的56.1%、35.2%、19.8%、5.6%、33.3%,见表1。其中以全草类中草药最多,共有36种,根与根茎类中草药有9种,叶类中草药3种,其他类中草药1种。
表1 潜山县药用蕨类植物科、属、种数
根据标本鉴定结果,药用比较集中的科有卷柏科6种、鳞毛蕨科6种、水龙骨科11种。具体的情况如表2。
表2 潜山县药用蕨类种类、分布与功效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通过对潜山蕨类植物进行研究,初步整理出该区有药用蕨类植物23科31属46种1变种及1亚种,常用中药种类比较少,比如石松、卷柏、海金沙、石韦、庐山石韦、有柄石韦、紫萁、贯众等,多数种类为民间草药;如果该区域内的蕨类植物仅仅作为药用,形成不了资源优势和特色。在所调查的蕨类植物中,很多植物的幼嫩的叶片或叶柄可以食用,如问荆、节节草、笔管草、瓶尔小草、紫萁、海金沙、凤尾蕨、水蕨、凤丫蕨、普通凤丫蕨、荚果蕨、贯众、蘋等[5]。他们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无污染,又清新爽口,大多数在食用的同时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可谓“药食同源”一举两得。
[1] 《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第一卷)[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6.
[2] 傅立国,陈潭清,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四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4] 丁恒山.中国药用孢子植物[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5] 戴锡玲,李新国,吴世福.中国食用蕨类植物名录[J].中国林副特产,201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