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可读性

2013-09-17 09:00王鸿燕王娅楠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可读性都市报报纸

□王鸿燕 王娅楠

(白城日报社,吉林 白城 137000)

在传统的新闻理论中,可读性主要是指单篇新闻的信息传达易于为读者接受,报纸在内容处理上对文本进行加工,使之便于阅读和易于理解,从而提高新闻信息的接受度和感兴趣度,强调更多的是传播技巧和角度。在现代社会,报业发展进入“厚报”时代,读者阅读以“速读”为主,报纸信息源和定位的趋同带来报业发展的同质化倾向,单篇的稿件或者新闻文本很容易在海量同质的信息中迷失自我,即使稿件如何地吸引受众,也有可能在速读过程中无法凸显最初的新闻传播意图和报纸本身的特色角度,无法培养在阅读行为上的报纸购买品牌忠诚度,所以仅仅从语言和技巧的生动活泼角度来解读“可读性”已经无法对办报方向进行指引。可读性应该更多地从报纸的整体品质来考虑,而不仅仅是单篇新闻或者文本的可读性。而对于报纸的“可读性”,尤其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才能从阅读行为的深层次分析来准确把握报纸受读者欢迎的关键因素。

对可读性的阐述

在对都市生活类报纸可读性的阐述中,值得注意的现象有几个方面:

一是“健康新闻”和“生活服务”受欢迎的程度相当高,“健康新闻”的关注度综合得分甚至超过“要闻关注”和“中国新闻”。这两个版面都是实用性和贴近性很强的版面。

二是“体育新闻”和“娱乐新闻”一部分受众特别关注,同时又有一部分受众从来不关注,觉得与其本人无关,因此不关心,这样就有较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财经、证券仍然属于读者群小的新闻类型,只能分割到很少的特定类型的读者。

三是通过将副刊与各个新闻版面放在一起分析,获得读者认可最高的都是新闻类版块,可以看出新闻版面的绝对优势,副刊受欢迎程度仅高于财经、证券版。

由此可见,“可读性”不仅仅应该只是局限于放在扩大信息量、增强趣味性、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等方面,首先应该体现在与读者密切相关、满足读者实用需求的内容上来,通过对受众需求信息的有效传播,达到信息的亲切度、信任感、互动性和良好的接受效果;其次,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表明,读者对于新闻事实的感兴趣程度是决定阅读的一个风向标;第三,即使是与受众无关,也不是兴趣领域的内容,但是能够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或者价值关注的内容,也就是重大新闻和突发新闻等领域,其接受程度也非常高。

对可读性的定位分析

报纸新闻应体现出通俗易懂、力求大众化的语言特点,提高新闻的易受性是第一要务。而可读性作为读者对报纸更深层次的需求,决不是语言特色所能够简单承载的,否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众多的同类报刊中读者只做唯一选择阅读的原因。那么,“可读性强”到底应该从那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是需求的抉择。都市报大部分是城市生活类报纸,也是市场化竞争最激烈的报纸。读者的阅读趣味正在经历一个从“看报纸”到“用报纸”的显著转变。读者生活需求要求报纸关注民情民生,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让报纸成为读者生活的好帮手和好参谋。虽说很多时候都市报的“市民生活报”定位,使柴米油盐问题也登上大雅之堂,受到一些嘲讽,但正是这些实用的信息,使报纸成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只要是读者需要的,报纸就会通过各种报道方式予以体现。对于自己切身需要的信息,读者自然会多加关注,所以我国的都市报尤其强调服务性。

其次,是兴趣的对应。“可读性”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内容是大众兴趣,有些内容是小众兴趣,但无论如何读者对内容的要求,都是由个人兴趣和基本的需求来决定的。比如,爱好体育的受众,对体育的内容会优先阅读;对娱乐感兴趣的人,也许会只看娱乐新闻等,这些都是小众的兴趣需要。小众兴趣内容有着明显的性别、年龄、收入、学历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兴趣爱好的转变而产生变化,而大众化的信息内容则会相对稳定。所以作为一份综合性的大众化都市报,及时了解受众兴趣构成,调整报纸内容结构就是加强可读性的必要措施之一。

再次,是价值的衡量。都市报在新闻实践中除了扩版增加新闻信息量,也积极参与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报道,发出自己的声音,提高报纸的核心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经常看到都市报将重大新闻题材直接作为“卖点”出售,在前几版以不同侧面的连续报道来吸引读者,全方位的策划使新闻显得厚重大全,在版式设计上也以整体的气势形成阅读强势。在新闻内容的结构上,都市报依然是以读者的价值趋向和兴趣取向为调整的方向,从而增加报纸的可读性。

最后,是文化的认同。不同的报纸其传播的内容都是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是针对其核心读者层而营造的一种文化的沟通和传播。因此读者对报纸的“可读性”衡量和认可,也是基于自身的社会阶层和文化价值观的对应。

增强可读性的对策

任何一份报纸并不是创办伊始就可以得到受众的认可和青睐的,它必须经过读者的考验。读者群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年龄差异等因素是否对位,构成了读者对报纸是否“可读”的基本判断。可读性的内容构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客观环境和读者自身素质构成的变化而变化,相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读者,不同时期的不同读者,对于可读性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办报者只有将报纸自身的可读性标准和目标读者的可读性尽可能多地达到吻合,才能拥有长久的稳定的读者群,形成品牌忠诚,拥有长久魅力。

因此,虽然平民化、通俗化是都市报适应读者和社会需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平民化不能曲解为庸俗化,通俗化不能是媚俗化。可读性的要求必然是在读者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实现报纸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最终实现报纸的有效发行。对于已经趋于成熟的都市报群体来说,加强报纸的整体可读性,是紧紧抓住目标读者的关键,也是在竞争中获得有效发行,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可读性都市报报纸
可读性
本期缩略语表
报纸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钱江晚报来了“小冰”——一张都市报在“Al+新闻”上的探索和突破
报纸专副刊可读性探究——以湖北日报《档案解密》为例
都市报财经新闻建设的现状与应具备的几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