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华
(平顶山日报社,河南 平顶山 467002)
党的十八报告发出了“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动员令,作为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如何在具体编稿、组版的日常繁琐工作中,踏着时代的鼓点,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尽职尽责呢?
当今中国,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人们面临海量的信息,内心被春草丛生的欲望拱得难以安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物质化的时代,能坐下来静静地看完一本经典图书几乎是一种奢求,一个非专业人士心无旁骛读完一篇两三千字的理论文章也几无可能。曾经阳春白雪的诗歌、散文、小说,也逐渐市场化、快餐化、消费化。在传统报纸副刊上根生多年的纯文学,已被各种摘摘选选的“心灵鸡汤”和五花八门的生活“小贴士”所取代。那么,作为党报副刊,怎么才能担当起“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历史使命?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学作品之外,充分发挥言论栏目题材不拘一格,快速切入生活、苦思冥想、乍然绽放、点击热点、针砭时弊的专长,“传递道德建设正能量唱响中华民族正气歌”?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大课题。
“琐言亭”栏目是河南《平顶山日报》文艺副刊创办多年的一个言论栏目,每周一期,每年刊发数十篇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言论佳作。这些言论佳作在占有丰富论据的基础上,说理透彻,激浊扬清,在本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多次获得副刊类评选重要奖项。
随着多媒体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一机在手,世界在握,读者已不是单方面的受众,他们本身就是新闻源。也不管天南地北,即便是地球的那一边发生了什么事,只要是大家感兴趣的事件,只须指尖一点,瞬时即可捕获。这种局面给纸媒的言论栏目带来巨大的挑战,也带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如何打好时间差,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在发挥言论栏目针砭时弊、抨击假恶丑的同时,增强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柔性,呈现更多的体贴与关情,走进普通读者的心灵?这是一个创意平台,也是一个发展空间。《平顶山日报》副刊变被动为主动,从等米下锅到选米下锅,不断拓宽题材容量,使“琐言亭”成为一块有看头有嚼头,深受读者喜爱的绿地。
著名杂文作家陈鲁民是《平顶山日报》“琐言亭”的骨干作者。我们的报纸稿酬低,虽没有约定,但陈鲁民的稿件总是在第一时间发给我们。除了编辑与作家的文字沟通,更多的是真诚的心灵交流,用理解和信任架起桥梁,达成了不用特约稿自来的默契。对于兄弟新闻单位的评论作者,我们除了电话联络之外,通过邮件往来探讨热点问题,共享新闻资源,在开阔编辑视野、提高业务能力上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3月19日,《平顶山日报》文艺副刊在第一时间就刊发了陈鲁民的杂文《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深入浅出地对出自《尚书·周书》的这句至理名言作了论述。“……这是两个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层面,要建功立业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曰立志,二曰勤勉,立志是建功立业的前提,勤勉是建功立业的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实难以成事。”
本地作者平时分散在各个行业,根植于基层,体味着具体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冷是暖,是苦是甜,都有切肤过心的体味。为了培养本地作者,我们通过不定期的聚会,让作者“大脑连网”,信息分享,相互碰撞,不断提高思想能力和写作水平。本地作者是本埠热点新闻及新闻人物的参与者或目击者,又都生活在相似相近的社会生活境况里,经历、学识、专业各不同,因而产生了对同一事件和人物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即便是不经意短时间接触,也会产生烛照平凡生活,使之彰显深意的思想火花。这样的文章不但接地气,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还有利于调动作者的生活积累,经过精心的思考和提炼,让凡常的题材产生直抵心灵的感染力。
“琐言亭”刊发的《话说老实人》一文,就是在一次心气相投的闲谈中,议论到了老实人常吃亏,引起了作者的深思,一挥而就。文章从鲁迅的名句“忠厚是无用的别名”被误读切入,首先对何为真正的老实人以及老实人的重要性分析论证,然后笔锋一转,提出老实人自己不争名、不夺利,他们是一个单位运行的中坚力量,可一些领导由于种种原因总是让老实人吃亏。文章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精准的剖析,最后得出结论:“老实人是一面镜子,从老实人的地位、待遇,可以看出一个领导的境界、一个单位的导向、一个社会的风气。”简洁凝练,意味深长。《说卜》一文,作者结合自己的见闻,对算命这一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进行层层深入的剖析,以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推理指明了算命先生的虚伪和算命的徒劳无益,提醒读者不要把前途寄托在别人身上,“人,还得靠自己。”让读者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得到有益的启示。
平顶山是个移民城市,不乏层次高的书法家、画家、学者和诗人,“琐言亭”作为言论专栏,如果缺少思想深度,是吸引不了这个层面的读者的。我们凭借党报这个平台,利用新闻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的特长,请资深编辑和记者写时评、书评、文艺评论等,给版面增色。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琐言亭”除刊发了陈鲁民的《沾点“文气”》外,还刊发了本报总编辑娄禾青的《爱莫言,就不要打扰他》,行文轻松幽默,表述了一种来自民间的爱意与敬意:“因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圆了一个‘中国梦’,解了一个‘中国结’,进而成了‘中国爱’‘中国宝’。故此,他引起空前关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爱莫言,就应该默默地等待他,耐心地等待他,直到他愿意露面时。”
“琐言亭”日前刊发的娄禾青的言论《百姓的感激》深受读者欢迎,有读者甚至打电话到编辑部表达深切的认同。
众所周知,在浩瀚的网络空间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和编辑,这就要求我们纸媒编辑不断地刷新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近年来,上级部门一直要求新闻要写得软些软些更软些,作为文艺副刊的言论栏目,在对社会上的某些丑恶现象、不良的作风和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发出最犀利、最直接的鞭笞之外,更应当将饱含着人文关怀的理解、尊重、友爱、担当、美与和谐等元素渗透其间,使之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共道德建设的文化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