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脑病疗效观察

2013-09-17 03:51:04罗东萍刘秀梅郝轶群傅自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强的松龙花素狼疮

罗东萍,刘秀梅,郝轶群,傅自力,王 凯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脏器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如果救治不及时,易影响生命安全,现一般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1],但感染及死亡率仍然很高。为进一步提高狼疮脑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灯盏花素静脉滴注,收到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2009年—2012年确诊为狼疮脑病的住院患者,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之一。如头痛,精神异常,颅内压升高,无菌性脑膜炎,癫痫发作,脑中风综合征等。有以下一项即诊断为狼疮脑病:①脑电图异常;②脑脊液异常;③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结果异常。但需除外高血压脑病、尿毒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

1.2 病例分组 全部病例25例,男性2例,女性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29.5岁(16岁~53岁);病程平均13.6月(45天至5年)。治疗组13例,均为女性,年龄26.3岁(18岁~47岁),病程平均11.8月(30天至3.5年)。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无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甲基强的松龙500mg溶于5%葡萄糖液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治疗组予甲基强的松龙80mg溶于5%葡萄糖液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同时加用灯盏花素50 mg(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溶于生理盐水25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甲基强的松龙分不同剂量静滴5d,然后减量至1mg/(kg·d),两组均按常规使用环磷酰胺[3]。治疗1月后评定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神经及精神症状有无好转,血尿常规 ,补体C3、C4,ds-DNA、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评分(SLEDAI)变化。副作用如感染,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等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治疗后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完全消失,血尿常规好转,补体C3,C4上升,ds-DNA上升,SLEDAI评分下降,且随访中无复发者。无效:原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仍存在或死亡。

2 结 果

2.1 两组缓解率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2d~3d内好转,治疗组缓解率为84.6%(11/13),对照组缓解率为83.3%(10/12),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例无效,经上述治疗无明显好转,亦无明显加重,治疗5d后自动出院,1例入院时已昏迷3d,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自动出院。对照组2例无效,1例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并发肺部感染,最终死于感染。另1例无效。

2.2 两组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ds-DNA,SLEDAI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在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ds-DNA阳性率(%) C3(g/L) C4(g/L)SLEDAI治疗组 治疗前43.2 0.53±0.24 0.15±0.04 11.8±2.2治疗后 16.51) 0.69±0.21 0.18±0.051) 4.1±2.51)对照组 治疗前 41.6 0.49±0.22 0.14±0.03 12.3±2.1治疗后 16.71) 0.67±0.211) 0.16±0.05 3.9±2.41)

2.3 副作用 治疗组有1例,对照组有3例出现高血压,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40mg/d后好转,均未出现停药及更改治疗方案。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感染及死亡,对照组有3例并发呼吸系统感染,2例经治疗后好转,1例死于肺部感染。

3 讨 论

狼疮脑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严重的表现,基本的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血管炎。具体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磷脂抗体、抗神经元抗体等有关。狼疮脑病如不及时积极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患者有可能死亡,临床上常规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有些患者得到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效果欠佳,导致死亡[2]。另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出现严重感染及高血压、应激性溃疡等,增加患者死亡率。

中医认为意识不清、癫痫发作、脑梗死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瘀血阻络,气血逆乱所致。血瘀是主要的病理变化,故治疗狼疮所致脑部各种症状主要在于活血化瘀。注射用灯盏花素是由灯盏花提取精制而成。灯盏花属菊科区蓬属植物,以全草或根入药。其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花似灯盏,根象细辛。灯盏花含黄酮,可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缺血缺氧作用,且能减少血小板数和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具有很强的活血化瘀、散寒、舒筋、止痛等功效。多项研究显示其在改善脑部血供及脑部症状方面有明显作用[4]。而狼疮脑病的形成机制目前虽不是很清楚,但认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多种抗体如高效价的抗核抗体,抗神经元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所致的免疫反应;②免疫复合物所致的免疫反应致血管壁增厚变形坏死;③血管炎的形成及血管栓塞、梗死。本研究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全身免疫反应的同时,加用灯盏花素能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栓塞梗死的形成,减轻脑部血管炎症状,不但改善狼疮脑病症状,对于整体活动指标如补体C3,C4及ds-DNA、SLEDAI等都有明显改善。本研究显示狼疮脑病患者在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同时加用灯盏花素静脉输注,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与该药的上述作用密不可分,同时还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从而在保证疗效同时减少感染、高血压、应激性溃疡等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产生。在常规治疗狼疮脑病的基础上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

[1] 左晓霞,胡燕青,游运辉,等.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1(5):89-90.

[2] 贾国荣,李志强,高岚.鞘内注射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学杂志,2005,22(3):198-199.

[3] 董怡,田新平,唐福林,等.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治疗狼疮中枢受累[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4:220-222.

[4] 陈康宁,董为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缺血损伤的防治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684-686.

猜你喜欢
强的松龙花素狼疮
狼疮丸对降植烷诱导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
特产研究(2022年6期)2023-01-17 05:05:12
灯盏花素分散片溶出度检测方法的改进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28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9:08
皮损内注射强的松龙联合ALA—PDT治疗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芒柄花素的现代研究进展
低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预防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创伤后肺脂肪栓塞的临床研究△
北方药学(2016年8期)2016-08-09 02:46:06
外周血OX40/OX40L及抗C1q抗体水平对狼疮肾炎的诊断价值
山东医药(2015年13期)2016-01-12 00:39:36
制剂新技术在灯盏花素研发中的应用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神经精神性狼疮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