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贞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朱新淦

2013-09-17 07:40:56熊晓原
党史文苑 2013年5期
关键词:上高县反帝高安

■熊晓原

1933年7月的一天,乌云笼罩着江西省高安县杨公圩 (今高安市杨圩镇)的上空。在一块绿草如茵的山坡上,衣衫褴褛、遍体鳞伤的年轻共产党员朱新淦,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泰然自若。他深情地遥望着前方,刚毅的嘴唇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顷刻间,罪恶的枪声响了,朱新淦栽倒在地,鲜血染红了他身下的土地。朱新淦用他那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诠释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对革命的无限热爱和对信仰的坚定追求。

贫寒身世

1903年,朱新淦出生在高安县杨公圩易坊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朱新淦是长子,他下面还有3个弟弟和1个妹妹,生活的重担压得他父母喘不过气来。其父朱维胜是附近一带有名的打砻(类似磨,一种去除稻谷外壳的木质工具)艺人,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则外出替人打砻。其母王葵英除了料理家务外,还要起早贪黑,用糯米做些麻糍,拿到集上去卖,挣几个钱以接济家中的生活。

朱新淦13岁那年,父母将他送到杨公圩的一个私塾馆读书。因家中贫困,付不起学费,只读了一年,他就辍学了。从此以后,朱新淦便跟着父亲外出打砻,开始分担父母肩上的重担。

现实生活使朱新淦幼小的心灵充满了种种不满和疑问:为什么父母一年到头拼死拼活,而一家人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连自己的学费也付不起?为什么穷人在世上受压迫、抬不起头,富人却享清福、耀武扬威?他百思不得其解。

参加革命

1930年8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在由福建汀州向湖南长沙进军的途中,路过高安。期间,红一军团在杨公圩一带打土豪、建农会,并向广大农民宣传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道理。这些道理就好比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开了多年郁结在朱新淦心中的疙瘩。他终于明白了:穷人要翻身要解放,就只有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倒地主豪绅和一切剥削阶级,砸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从这以后,虽然他父亲卧病在床,生活重担完全压在他身上,但朱新淦还是抽出身来,经常跟着红军干革命。

1932年初,朱新淦在听说岳母家上高县泗溪塘尾一带有红军的游击队在那里活动后,就经常到那儿去打砻,探听红军消息。不久,在上高县缝纫工人周诘的介绍下,朱新淦结识了中共湘鄂赣省委高安中心县委派来工作的赖文龙、傅洞民等人,从此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由于工作积极,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他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杨公圩、塘尾地区“反帝大同盟”组织的负责人。

是年底,朱新淦回到家乡,按照党布置的任务,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他以打砻为掩护,日夜到各村进行秘密串联,宣传革命道理,号召群众起来进行斗争。到1933年初,这一地区的“反帝大同盟”组织的会员已经发展到100多人,他的弟弟朱新保、母亲王葵英也都加入了“反帝大同盟”组织。

不幸被捕

1933年4月上旬,中共高安中心县委在杨公圩龙谷山召开了高安、清江、新余、上高四县“反帝大同盟”组织负责人会议,会议的中心内容是研究准备同时举行武装暴动的问题。朱新淦开会回来后,心情格外激动,他多么希望和反动势力决战的这一天早日来到!为了做好暴动的准备工作,他几次召集骨干分子在易坊村前面的杉树岭开会,对每一步工作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部署,以防出现纰漏。

4月中旬的一天,中心县委派了3名同志送活动经费来塘尾村,他们在泗溪茶馆歇脚时,因放在包袱里的银圆很重,不小心弄出了响声,引起了特务的注意。

这天晚上,朱新淦、傅洞民、聂九和黄九如等人来到塘尾村和送款的3位同志接头。突然,上高县保安团包围了村子,朱新淦领着3位送款的同志趁着天黑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安全脱险,傅洞民、黄九如、聂九3人在后掩护,不幸负伤被捕。敌人把他们抓进上高县保安团的碉堡里,施以酷刑。傅洞民、黄九如宁死不屈,当场被敌人杀害;聂九经不住敌人的拷打,供出了“反帝大同盟”准备武装暴动的情况,并出卖了朱新淦和其他一些骨干分子。

第二天,国民党高安县县长彭度接到上高县保安团的密电后,立即命令村前区区长朱光普带人前往易坊村捉拿朱新淦等人。

朱新淦突围以后回到了易坊村,为了预防万一,他决定迅速组织“反帝大同盟”的骨干分子转移。当天夜晚,他与朱新保、朱新兵等人在自己家中研究转移工作。正在这时,在屋前望风的母亲突然发现有一队黑影向他家移动,急忙进房报信:“有人来了!”朱新淦立即吹灭了油灯,对朱新保等人说:“你们快走,通知其他的人立即转移!”

朱新保等人从后门跑出去以后,朱新淦立即把有关文件和宣传品放进灶内烧毁。此时,屋外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接着就传来气势汹汹的打门声。

朱新淦见自己身上还有一本“反帝大同盟”组织的花名册来不及烧掉,便急忙把它塞进了一张竹床上的竹筒里,然后对母亲说:“妈,这东西千万不能落到敌人的手里。”说完就打开后门冲了出去。但刚一出门,几个黑影就向他扑了过来,朱新淦被捕了。敌人在他家里乱搜了一阵,什么东西也没捞到,便把他押送到杨公圩的碉堡内。这天晚上和他同时被捕的还有两名“反帝大同盟”的骨子分子邹宗煌和熊光教。

坚贞不屈

第二天,高安县长彭度亲自赶到杨公圩对朱新淦进行审讯。

彭度说:“只要你把参加暴动人员的名单交出来,我们就可以放了你,免得皮肉受苦。”

朱新淦冷冷一笑:“你们要杀就杀,想要我交出名单,你就死了这份心吧!”

彭度恼羞成怒,立即下令对朱新淦进行严刑拷打。他满以为在酷刑之下,朱新淦定会松口,交出暴动人员名单,却未曾料到,朱新淦竟然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战胜了他们的酷刑。一连几天的审讯,朱新淦没有吐露一个字。

敌人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过了几天,敌人又押着朱新淦到他家里来见他的母亲。

王葵英看到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儿子,心如刀绞,眼泪夺眶而出。她忘不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朱新淦是怎样地体贴与孝敬她,他每次外出打砻归来,都是一卸下肩上的工具担,就帮着她料里家务,或者帮着她舂麻糍;有时她到集上卖麻糍回来得晚,他就会跑到集上去接她。在她的儿女中,她最疼爱的就是新淦。她理解他,信任他,朱新淦参加革命后,她不但不阻拦,反而帮助他做工作,送信、放哨,样样她都干。她知道儿子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穷人……她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

朱新淦用手轻轻地抹去母亲脸上的泪水,说:“妈,别难过,您的身体要紧。”

母亲抬起头,看到儿子眼中深情而又坚定的目光,哽咽地说:“妈不难过,只是你被抓走后,家中连柴也无人打,只好把竹床也烧掉了。”

朱新淦听到母亲这样说,知道自己惦记着的那本花名册已经作了处理,十分感激地对母亲说:“妈,真难为您!您要多保重,我为了穷人的翻身解放,死而无憾!”

敌人见朱新淦的母亲很伤心,感到很得意,便说:“老妈子,只要你劝儿子把那份名单交出来,我们就可以放他回家,让你们母子团圆,要不然,你儿子就别想活命!”

王葵英老人愤怒地指着敌人说:“我儿子哪有什么名单?你们这帮野兽,为什么把我儿子打成这个样子?”说着,就要和敌人拼命。

朱新淦拦住了母亲,坚定地对敌人说:“你们快收起这一套,我的事情与她老人家无关。”

敌人见阴谋不能得逞,疯狂地乱搜一番后,只得垂头丧气地又把朱新淦押回了碉堡。

一个多月以后,敌人始终没有从朱新淦的口中捞到半点情况,终于对他下了毒手,并贴出布告,暴尸3天,不准安葬。

朱新淦牺牲时,年仅30岁。

全国解放以后,党和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刻有9个光彩夺目的大字:

朱新淦烈士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上高县反帝高安
送给妈妈的礼物
卢诺冰剪纸作品选
江西教育(2022年12期)2022-12-05 10:54:34
高速公路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研究
上高县锦江镇:用好农民摄影“小镜头”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老区建设(2022年6期)2022-04-14 22:07:49
哈尔滨反帝同盟会机关刊物《现在旬刊》考证
传媒论坛(2022年3期)2022-02-17 22:23:31
建国70周年颂
省督查组到上高县督查教育扶贫工作
江西教育A(2017年9期)2017-10-27 18:29:08
上高县稻田杂草发生加重的原因及防除对策
明世事 点时弊 系桑梓
——浅评雷铁崖的《警告全蜀》
“文革”中的亚非拉反帝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