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条件探微

2013-09-16 07:08李岩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党群关系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

李岩

摘 要: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蜕变,党在成长过程中有收获与成功,亦有盲目与徘徊。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离不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以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的考验。当前正值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转型期,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条件有利于我党以清醒的头脑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有利于我党从正确的视角着眼今后的执政方向;有利于我党继续保持先进性,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党群关系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07-02

一、发展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指南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是伴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而日益形成和完善的。它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石。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结合俄国具体情况成功地建设了布尔什维克党。列宁的建党理论不仅成就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宝贵经验。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我党执政的思想指南。毛泽东认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结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在整风运动中,他要求全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子在毛泽东的著作中随处可见。也正是基于对马列主义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党理论。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无疑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历史上完成了又一次新的飞跃。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摸索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领导全党进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正是由于邓小平在党生死攸关之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才使全党重新走上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轨道上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同样离不开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列宁建党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胡锦涛执政党建设思想是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最新理论成果。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执政史,我们不可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成长道路上的指导作用,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核心的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关键时刻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就没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执政道路上就很可能迷失方向。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不仅要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基础创新性地落实党的指导思想。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作用归根结底要体现在能否适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就强调:“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做出了伟大创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内容的路线方针。邓小平着重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见,邓小平早已决心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放到中国共产党最高执政原则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四大划时代地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内容的重要目标,为真正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职能和执政方式上的科学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江泽民从一个新的视角和一个更高的层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不是笼统而简单的生产力,而是先进的生产力。这样就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口号由以往只是作为对中国共产党和广大党员的一贯要求上升到了党的建设目标和方向的高度。为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胡锦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面对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事实和贫富差距过大、资源浪费、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状,胡锦涛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任务和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更是确保中国共产党顺利执政的物质基础。日益提高的生产力使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决了温饱,走在了努力奔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充分肯定。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使中国共产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立稳了脚跟。因此,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仍将成为推动中国共产党顺利执政的强大物质力量。

三、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制度保障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政治生活能否正常进行,党的各项事业能否顺利开展都与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情况密切相关。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高度概括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邓小平将健全民主集中制放到了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地位,指出:“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他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畅所欲言,认为一个革命政党最可怕的就是鸦雀无声。江泽民重申了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并加快了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步伐。随着世界民主化浪潮的推进,胡锦涛提出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丰富和完善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

民主集中制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保证,更是中国共产党顺利执政的制度保障。只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才能正确处理党内的各种矛盾,才能使党在执政工作中实现思想和组织的统一、科学与民主的统一,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四、良好的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力量支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只有将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中国共产党才能顺历史潮流而进。长期的执政经验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毛泽东多次强调:“不要脱离群众,我们跟群众的关系,就像鱼跟水的关系,游泳者跟水的关系一样。”他还提出关于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思想,如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这些思想方法在后来的执政过程中一直沿用至今。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内出现了贪污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为消除这些影响党群关系的毒瘤,邓小平提出“从严治党”的方针,强调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越要坚决清除。江泽民以史为鉴,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党群关系上升到了更高的理论层次。胡锦涛曾说“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他在处理党群关系问题时强调求真务实,使党的政策跳出“假大空”的高调子,真正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免有一些党员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将党的三大作风演变为“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严重脱离了群众。对此,党中央要实行软硬兼施的方针,不仅使每一名党员在严格的党政制度和强大的惩治力度下不敢脱离群众;更要从思想上使党员认识到党不能脱离群众,要让党员深刻理解党和群众不是“油水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密切相连的“血肉关系”;最终使全体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根本上、从心底里不想脱离群众。

五、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间接动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飞速化、民主浪潮化成为国际环境变化的主要表现。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在继续;英国的傲慢与偏见使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在非平等的国际舞台上艰难而坚定地前行;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起伏浪潮在给美欧等发达国家带来金融危机的同时,对我国经济同样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事实,原来与我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的兄弟邻国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在资本主义强国的教唆下不断向我国挑起争端。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执政能力,以不卑不亢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国内,中国在迎来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期的同时正处于各种矛盾的凸显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进行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艰难转变;党的领导干部队伍正处于新一轮整体性新旧更替的重要时期;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突出不断,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面临着处理突发事件的考验。这就要求我党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执政资源,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执政体制,运用科学合理的执政方式发挥自己的执政职能。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地分析党所处的环境,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相信在这种间接的推动力之下中国共产党定能在未来的执政道路上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何燮元.邓小平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J].毛泽东思想论坛,1994,(4).

[8]张书林.胡锦涛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论析[J].学习与实践,2008,(6).

[9]左瑞成.毛泽东与执政党建设[J].理论月刊,2004,(5).

[10]杨彧.“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J].求知,2000,(9).

[11]甄欣.邓小平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J].探求,2004,(5).

猜你喜欢
党群关系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民主集中制在领导班子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
民主集中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