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李海英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扩张性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DCM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治疗方案β-受体阻滞剂选用美托洛尔平片,观察组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6.55%优于对照组的81.03%,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F、NT-pro-BNP等疗效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能耐受发生率8.62%低于对照组的27.59%,两组安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DCM,具有显著的逆转心室肥厚作用,可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综合疗效优异,安全性高,建议优先选用。
美托洛尔;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安全性
心力衰竭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就诊的常见主诉,多为DCM治疗不当或无效,逐渐进展而致,其病死率较高。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进展,DCM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显著改善,其治疗方案中β-受体阻滞剂占用重要地位。但其药效所致的慢心律、低血压等现象导致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影响临床治疗,故寻求安全、有效的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医师需关注的问题。笔者近年来在DCM心衰患者治疗中以美托洛尔缓释片作为基本药物,综合疗效颇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科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16例DCM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综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参考《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1]确诊为DCM的。对照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43~78岁,平均(65.1±7.2)岁;DCM病史0.4~7年,平均(3.1±0.8)年。观察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44~77岁,平均(65.3±7.4)岁;病史0.5~8年,平均(3.2±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80岁;②病情稳定,预计生存期>6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1级;③近期(1个月)内未系统应用β-受体阻滞剂;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随访。排除标准:①具有明确的心动过缓、低血压、哮喘等各类药物禁忌证;②伴有其他可导致心力衰竭的疾病;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智力障碍。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评估病情,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抗心衰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中β-受体阻滞剂均选用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美托洛尔制剂,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平片(MT,国药准字H32025391)口服,以6.25 mg/次,2次/d为起始剂量,最大剂量100 mg/次,2次/d,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MS,国药准字J20100098)晨起吞服,以12.5 mg为起始剂量,最大剂量190 mg。两组患者均以静息心率在55~60次/min时的剂量为目标剂量,根据耐受度每2周倍增剂量1次直至耐受量,如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以同样速率减量至可耐受。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两组均于第1个疗程首日及末日行辅助检查观察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标记物(NT-pro-BNP)等疗效指标,辅助检查均由本院相关科室常规进行。治疗过程中每周电话随访1次,每月复诊1次,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及随测体征、辅助检查评估安全性。
1.5 疗效指标 参考颜安华[2]学者研究对综合疗效进行评价: 显效:心功能纠正为1级或改善2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2.1 综合疗效对比 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对比(例)
注:与对照组对比,★χ2=5.5444,★P<0.05。
2.2 疗效指标对比 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指标对比
注:组内对比,at=7.4678,aP<0.05,bt=15.7287,bP<0.05,ct=176.6632,cP<0.05,dt=14.6929,dP<0.05,et=23.7874,eP<0.05,ft=195.4257,fP<0.05;组间对比jt=7.5652,jP<0.05,ht=7.3232,hP<0.05,it=46.5068,iP<0.05。
2.3 安全性对比 两组均未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者。治疗期间,因不能耐受而减量者对照组共出现16例,发生率27.59%,观察组出现5例,发生率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45,P<0.05)。
DCM是指心腔扩大伴有收缩功能障碍的心肌病变,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后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S)系统并异常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室重构是其出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改变[3]。单纯抗心衰治疗多可明显缓解DCM患者临床症状,但不能有效阻止其心室重构,导致DCM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因此近年来建议在抗心衰治疗方案中配合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药物以改善患者预后。研究证实[4]: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增加β受体密度,提高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预防心室重构,降低心源性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风险,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心衰治疗。
美托洛尔是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临床分为MS、MT两种剂型,均通过选择性阻滞β1受体发挥疗效,疗效与其剂量呈正相关,药物浓度较高时在阻滞β1受体同时也可影响位于支气管及外周血管的β2受体,导致不良反应出现,因此,良好的β1受体阻滞剂应在发挥疗效的同时保障其未达到与β2受体结合的药物浓度[5]。MT为平释剂型,其服用后可被人体迅速吸收并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半衰期短,药物浓度波动性大,而MS为缓释剂型,可20 h的恒速释放,可保持24 h平稳、有效的血药浓度,有效避免了平释剂型的药代动力学缺点,疗效稳定而不良反应风险更小[6]。本组安全性对比显示,观察组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明确临床应用中MS较MT安全性更高。
LVEDD、LVEF是诊断DCM的主要超声心动图指标,NT-pro-BNP为临床评估心血管疾病预后、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7]。本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F、NT-pro-BNP等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提示两种剂型均有优异的逆转心室肥厚作用。进一步对比发现,观察组改善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且综合疗效观察组明显占优,提示临床应用中MS较MT疗效更加显著。
总之,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DCM,具有显著的逆转心室肥厚作用,可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综合疗效优异,安全性高,建议优先选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工作组.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5-16.
[2] 颜安华.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80-2681.
[3] 赵庆.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9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638-2639.
[4] 赵英丽.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应用体会.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4):132-133.
[5] 朱彬,唐佳,杨加秀,等.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120例对比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39-540.
[6] 李勤,夏云鹤.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对比.中国医药科学,2011,1(15):114-115.
[7] 张远卓,徐丽华,王英超,等.NT-proBNP对心功能不全早期诊断的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7):1175-1176.
450003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