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罡,张 玲,黄民生
(1.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各种污染物,厂区内生活废水与之混合后,出水中氮、磷含量很高,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加快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1,2]工艺存在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聚磷菌和反硝化菌对碳源竞争始终存在;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菌龄不同,各种菌群混合在一起互相制约,难以使系统达到最优的运行条件[3,4]。为此各国水处理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研究,在工艺形式和工艺流程上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尤其是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ication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DPB)的发现使脱氮除磷工艺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DPB有着与完全好氧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PAO)相似的除磷机理和潜力,所不同的是DPB利用N而非O2作为电子受体,并通过氧化内碳源(主要为聚-β-羟基烷酸,即PHA)过量吸磷,同时将N还原成N2,使吸磷和反硝化这两个原本对立的过程统一在一起[5-7]。
在反硝化脱氮吸磷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污水浓度随生产时间、规模、生活规律发生变化,如何及时、有效掌控脱氮、吸磷排泥的最佳时机是能否取得良好运行效果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反硝化吸磷和脱氮过程中pH、COD、磷酸盐、N-N、N-N和N-N等参数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探索变形化性规律,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指示作用,从而能实时掌握反硝化吸磷和脱氮过程,合理安排排泥除磷和反硝化脱氮时段。
1.1.1 污泥来源
玉米深加工废水水解酸化+IC+A/O+MBR工艺中反硝化段污泥(阶段性试验证明具有反硝化吸磷脱氮功能)。污泥静置48 h后,采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测得该污泥上清液各项指标:CODCr为10 mg/L左右,N-N,N-N,N-N,磷酸盐均为 0~1 mg/L。
1.1.2 废水水质
玉米深加工废水水解酸化+IC+A/O+MBR工艺中IC反应器出水,水质指标见表1。
表 1 进水水质指标 /(mg·L-1)Tab.1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mg·L-1)
1.1.3 回流硝化液
玉米深加工废水水解酸化+IC+A/O+MBR工艺中A段反应器出水,水质指标见表2。
表2 回流硝化液水质指标 /(mg·L-1)Tab.2The Quality Indicators of Nitrification Liquid/(mg·L-1)
1.1.4 回流比 R=2,回流液流量与进水流量等比等于2,用蠕动泵加入,混合水样体积达到4 L。
1.1.5 间歇反应器内混合水质指标(见表3)
表 3 混合水质指标 /(mg·L-1)Tab.3 The Quality Indicators of Mixture /(mg·L-1)
1.2.1 分析项目及方法
1.2.2 试验反应器
序批式反应器(SBR)如图1所示,总容积5 L,有效容积4 L,由有机玻璃制得,反应器内设有搅拌装置,保持泥水混合均匀,外设水浴恒温装置保持系统内恒温。每间隔30 min检测混合液的NN、NN、COD、N-N、磷酸盐浓度,在线监测 pH、水温。采用间歇进水方式,反应时间4 h。
图1 SBR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BR Process
图2 pH、N-N、N-N随时间变化趋势Fig.2 Trends of pH,NN,N-N by Time
在硝化回流液中存在硝态氮,同时还存在氧和少量亚硝酸盐,大多数反硝化细菌是兼性厌氧细菌,在有氧时进行好氧呼吸,无氧时进行硝酸盐呼吸,水中有机物做为电子供体,发生以下反应[8]:
由图2可知,O2、N-N还原成NN不产生碱度,pH上升趋势缓慢;N-N还原N2阶段产生OH-,pH上升趋势变快,当试验反应进行到2 h左右,pH曲线上出现拐点B点,此时,系统中NN浓度为0 mg/L,即“硝酸盐弓”,N-N浓度达到最大(图2中A点),又称为“亚硝酸盐峰”。当反应进行到3.5 h左右,NN和NN几乎均被还原,反硝化结束,没有碱度继续产生pH开始下降,即pH曲线出现拐点C(“亚硝酸盐膝”),所以可以看出利用pH曲线第2个拐点可以准确指示反硝化过程的“真正结束点”[9]。
图3 pH、N随时间变化趋势分析Fig.3 Trends of pH,NN by Time
图4 磷酸盐、N-N、N-N变化趋势分析Fig.4 Trends of P-P,N-N,N-N by Time
由图5可知,反硝化脱氮吸磷过程中可以看出反应初期COD下降较快,主要为O2和N提供电子以及吸磷过程中能量消耗,pH曲线B点之后,主要为N-N还原反应,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对电子供体需求量相对减少,COD下降趋势变缓。同时有缺氧反硝化条件下,不溶性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产生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保持一定的COD值。
图5 pH、COD随时间变化趋势Fig.5 Trends of pH,COD by Time
(3)反硝化脱氮吸磷过程中,反硝化细菌对碳源有需求,保持系统中具有一定碳源是十分必要。
[1]蔡碧婧,谢丽,杨殿海,等.反硝化脱氮工艺补充碳源选择与优化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07,26(6):37-41.
[2]李贤胜,王琳,施永生.生物法同步脱氮降磷主要工艺及问题探讨[J].净水技术,2005,24(5):30-33.
[3]张杰,臧景红,杨宏,等.A/O工艺的固有缺陷和对策研究[J].给水排水,2003,29(3):22-26.
[4]姜鸣,张静慧,宫飞蓬,等.生物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11,30(6):16-20.
[5]Satoshi Tsuneda,Takashi Ohno,Koichi Soejima,et a1.Simu ltai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using denitr-ifying 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1,2006,27:191-196.
[6]Naohiro Kishida,Juhyun Kim,Satoshi Tsuneda,et a1.Anaerobic/oxic/anoxic granular sludge process as an effective nutrient removal process utilizing denitrifying 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J].Water Research,2006,40:2303-2310.
[7]万金保,王永建.反硝化除磷理论及运用现状[J].水处理技术,2008,34(3):7-10.
[8]郑平,徐向阳,胡宝兰,等.新型生物脱氮理论与技术[J].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马娟,彭永臻,王丽,等.温度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及pH变化规律[J].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1):1004-1008.
[10]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MLSS、pH及N-N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05,21(7):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