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危险因素分析

2013-09-13 12:19陈云超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28期
关键词:压疮体温腹部

李 华 陈云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广西南宁 530021

手术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是压疮的高危人群,而且由于术中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体温异常、营养障碍等均会引发受压部位的皮肤受损,导致压疮的发生。既往的研究认为,重大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为4%~60%[1],维持在较高水平,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及生活质量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为了降低术后压疮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454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8月于我院住院行全麻手术患者 454例,男253例,女 201例;年龄24~72岁,平均(49±15.6)岁,其中≥ 60 岁 297 例,< 60 岁 157 例;体重指数(BMI)16~29 kg/m2,其中,BMI正常 382 例,BMI过高47例,BMI过低25例;胃部手术96例,肝胆手术128例,结直肠手术204例,胰腺手术26例;手术时间1.5~4.3 h,平均(2.7±0.8)h;择期手术 402 例,急症手术52例;术中大量盐水体腔冲洗患者49例,术中大量输血患者16例,术前低体温16例,术前发热3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32例,合并心肺疾病患者31例;术后发热204例,术后低蛋白患者82例。

1.2 调查方法

由手术室主管护师对与压疮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调查记录,调查因素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性别、年龄、BMI、是否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术前体温、是否急症手术、是否大量输血、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是否冲洗体腔等。术后第3天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体温并评估患者压疮发生情况。

1.3 压疮诊断标准

压疮的诊断及分级按美国护理学会压疮分类标准[2],其受压后皮肤无破损,但有持续存在的皮肤红斑,30 min无消退为Ⅰ期;表皮发生脱失,水泡或溃疡但较表浅,皮肤损害不超过真皮层为Ⅱ期;皮肤损害累及真皮层全层为Ⅲ期;皮肤损害累及皮下组织,甚至深及筋膜、骨膜及肌肉等深部组织为Ⅳ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前对相关因素赋值如下:年龄:<60岁=0,≥60岁=1;性别:男性=0,女性=1;BMI:正常=0,异常=1;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否=0,是=1;术前体温异常:否=0,是=1;急症手术:否=0,是=1;围术期休克:否=0,是=1;大量输血:否=0,是=1;手术时间:<2 h=0,≥2 h=1;冲洗体腔:否=0,是=1;术后体温异常:否=0,是=1;术后低蛋白:否=0,是=1。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情况

454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压疮16例,均为Ⅰ度压疮,压疮发生率为3.52%。

2.2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年龄、BMI、术前体温异常、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大量输血、冲洗体腔及术后低蛋白与腹部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是否急症手术及术后体温异常与术后压疮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3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筛选的压疮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年龄、术前体温异常、大量输血、手术时间及术后低蛋白是腹部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2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压疮是局部组织皮肤受压后发生循环障碍后发生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的损害,是常见的护理并发症,压疮的发生与患者局部皮肤的持续压力损害、皮肤耐受力、皮肤剪切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有关。Ⅰ期压疮如果给予及时的解除皮肤压迫性损害因素,仍然可能进展为Ⅱ期甚至为Ⅲ期压疮,提示压疮的发生机制更为复杂,不仅与皮肤受压、剪切以及摩擦等因素有关,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及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也与压疮的发生有关[3-4]。

手术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之一,由于手术患者术中无法自行变换体位,因此术中多存在皮肤持续受压的情况,因此压疮发生率较高。临床护理中术后压疮也多作为特殊的护理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压疮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压疮的发生风险[5-6]。本研究对近年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52%,提示对压疮的预防也是手术患者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对腹部手术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BMI、术前体温异常、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围术期休克、大量输血、冲洗体腔及术后低蛋白与腹部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具有相关性。既往的研究证实,老年患者的皮肤质量较差,弹性及抗摩擦能力降低,受压后皮肤容易发生损害,导致压疮的发生,分析发现年龄不仅是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也是手术后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7]。BMI增高的肥胖患者在移动时皮肤遭受的剪切力及摩擦力要高于正常人[8],而低体重患者往往存在营养状态较差,皮肤抗损害及修复的能力下降,其是导致压疮发生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合并心肺疾病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机体缺氧,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微循环的损害,皮肤受压后更容易发生损伤,导致压疮发生。术中大量凉盐水冲洗也是导致术后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术后腹腔暴露容易导致患者热量的丢失,如果术中大量的凉盐水冲洗,患者的热量丢失更为迅速,容易导致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发生。低体温能够导致皮肤血管的剧烈收缩,甚至引起局部的组织缺氧及代谢产物聚集,导致术中及术后复苏过程中局部压迫后皮肤损害发生[9]。

术前体温异常、大量输血、手术时间及术后低蛋白不仅是腹部手术后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也是独立危险因素。术前体温异常包括低体温及高体温患者,腹部手术患者体温异常多见于胆道感染、消化道穿孔及失血性休克患者,患者多容易合并严重感染、酸中毒以及组织灌注不足等因素,能导致皮肤受压的耐受力下降[10]。而且感染患者由于体内大量的炎性介质释放,能够导致微循环的损害,引起皮肤的毛细血管网功能障碍,甚至在患者病情恢复过程中引起缺血再灌组损伤的发生。术中输注大量库存血也容易导致术中发生低体温,此外,输注大量库存血患者多因为术中显著的失血,伴有循环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下降,携氧的绝对量不足,导致组织缺氧及耐受能力下降[11]。手术时间和术后低蛋白血症是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患者术中多无法变换体位,受压部位容易发生损害,如骶尾部等部位。手术时间>2 d的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升高。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增加,低蛋白血症患者多营养状态检查,皮肤的弹性及厚度下降,抵抗摩擦力、剪切力的能力下降,而且由于组织水肿,受压后组织缺血、缺氧更为显著,容易导致皮肤损害,引起压疮的发生[12]。如对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对于低蛋白及营养状态较差的患者,要注意对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同时要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进食或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后压疮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前、手术过程中及术后要注意对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积极给予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提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如对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对于低蛋白及营养状态较差的患者,要注意对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同时要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进食或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术中输血患者注意对血液的解融后复温以及避免大量凉盐水冲洗腹腔,术中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温,避免低体温的发生,摆放合理的手术体位,加强患者受压部位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13]。预计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注意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保护,如涂抹滑石粉、加软垫等措施,降低局部的压力及摩擦力,降低术中皮肤损伤的风险,术后对具有压疮发生高危因素的患者要进行充分、细致的护理及观察,定时对受压部位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皮肤损害,避免压疮的发生。

[1]Schoonhoven L,Defloor T,Gryrpdonck MH.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due to surgery[J].J Clin Nuts,2002,11(4):479-487.

[2]Delistja.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inciples and practice[M].3ed.Philadelphia:Lip pincott-rave,1998:1057-1079.

[3]陈云超,唐晓娟.手术中压疮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护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358-1359.

[4]张纯瑜,崔飞飞,张龙.TNF-α、IL-6在I期压疮中的作用及表达[J].护理学杂志,2012,26(24):1-4.

[5]柏惠红,韩莉.胸腹部术后压疮预防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76.

[6]钟建群.压疮的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内科,2010,5(5):537-539.

[7]张静.应用压疮预警干预程序预防高龄手术患者压疮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87-88.

[8]叶丽花,吴海勤.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与压疮预防的循证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36-37.

[9]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4.

[10]魏革,胡玲,祝发梅.手术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78-580.

[11]聂咏梅,李志强,徐文皓.大量输血时可能出现的代谢问题[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5):371-374.

[12]王艳,陈慧敏,袁芳,等.营养相关指标对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7):1-4.

[13]史秋莲,梁稳妹,李伟彬,等.俯卧位脊柱手术致压疮的相关因素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01-102.

猜你喜欢
压疮体温腹部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