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旭
战略需要管理,品牌同样需要管理。品牌建设长期而系统,企业要不断因市场变化对品牌运作过程进行相应调整,维护和不断提升品牌核心价值的传播与推广,以保证品牌资产不断累加,让品牌经久不衰,永葆魅力。实施品牌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实效运营的管理平台,以发挥品牌管理的效益最大化。而在企业内部,实施品牌管理“运营化”,并要纳入到企业日常运营与管理中来,需要以下六个方面的支撑保障。
1.必须有企业最高层的管理者来保证品牌管理的运营和监督执行。
2.建立合适的品牌管理组织机构为品牌管理指派足够的资源,并授予足够的职权。
3.确保品牌战略落地实施,对品牌保护、运营和管理具有明确的责任。
4.统领企业各核心部门人员对品牌建设和管理要有清晰统一的理解。
5.对品牌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
6.持续一致地对涉及品牌所有决策的管理。
7.为可能影响品牌的任何重大决策提供方案。
8.对人员、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品牌投资具有不同优先性。
9.品牌管理委员会由各部门的品牌维护者组成,直接向企业最高层汇报。
1.由“品牌管理组织”来负责品牌战略实施、品牌建设管理和协调整体品牌经营运作。
2.“品牌管理组织”全员对品牌运营管理都要有清晰统一的认识。
3.对每个独立品牌设专职品牌管理人员,负责品牌执行、跟踪和调整。
4.建立品牌划分和以区域划分相结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
5.要与各职能部门相协调,不能孤立市场和品牌管理部门。
6.配备合格专职品牌管理专业人才。
7.明确制订一套品牌管理的关键流程和执行标准。
8.管理品牌整个生命周期,维护品牌形象和品牌体验。
所需的品牌管理团队的能力:
1.具有品牌营销方面系统知识和经验,包括外部专家顾问和内部资深人士。
2.对目标客户群需求和个性要有深入认识和敏锐洞察力。
3.自身的价值观、个性等不能与品牌的核心价值有冲突。
4.有能力创建与品牌核心价值相符的团队氛围。
1.高级管理层对品牌的总体架构、整体性有统一的监视。
2.任何非品牌的重大决策(如投资、预算和扩容)时,都应该考虑到其对品牌的影响。
3.任何决策要科学,要建立在市场分析、顾客需求探讨、数据研究和管理层意见的基础上。
4.建立品牌决策制度,编制《品牌管理手册》,规范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5.建立完整、详尽、统一的审批流程,包括品牌定位和品牌驱动的改变等。
6.指定的负责机制,统一的书面申请和审批格式。
1.对每个独立品牌及其下所有子品牌进行持续性的跟踪和监控。
2.品牌绩效的衡量需要从多方位全面衡量。
3.市场角度出发的衡量标准,如:品牌的市场份额。
4.消费者角度出发的衡量标准,如:品牌知名度,品牌偏好,品牌价值,品牌情感联系度,品牌相对差异度。
5.企业角度出发的衡量标准,如:品牌的盈利能力。
6.根据品牌发展周期各个阶段,指定针对性的评估标准,比如:
短期目标——提高品牌知名度,接纳度。
中期目标——提高市场份额,顾客满意度。
长期目标——提高利润率,品牌忠诚度。
跨部门和层级的内部沟通:
1.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总部和分公司之间,品牌经理和一线员工之间良性沟通。
2.所有员工都明确说出各品牌定位等相关的品牌信息。
3.制订分发内部品牌介绍手册。
4.不同层次的品牌知识培训。
5.定期会议讨论品牌近况、资源和能力、市场趋势等。
6.其它各部门要了解各品牌信息,并提供反馈参考意见协助品牌管理。
7.企业整合信息共享平台,共享顾客见解、市场反馈、优秀做法和其他品牌相关信息。
与外界相关机构的有效沟通:
1.新品牌推出、品牌延伸和品牌重新定位时要与外界充分沟通说明。
2.与整个价值链中的相关企业、媒介等机构进行标准化的品牌交流沟通。
3.与顾客的各联系点,传播品牌组合和品牌内涵信息。
4.外界相关机构沟通,如广告代理公司、公共关系公司、分销合作伙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