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伴我行

2013-09-11 06:17王诗雅
东方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字世界

王诗雅

从咿呀学步走到豆蔻年华,从青涩懵懂走到三尺讲台,从受教者到 施教者,我的手里始终捧着一本书。书里有一个奇异的世界,她记录着 文明,承载着历史,讲述着故事。如今,我捧着她,面对着台下一双双稚 嫩的、好奇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我,他们也将和我一样,踏上 神奇的文字之旅……

从“曲项向天歌”到“纸上得来终觉浅”,从对于身处世界的感官体 悟到面对无声文字的万绪心得,再到感同身受的共鸣拨奏心弦,承载着 厚重的人类智慧财富的文字的载体———书,在我的生活中不是别致的 艺术品,不是油盐酱醋般的调味剂,更像是与心同律的脉搏,伴随着我 的生命,阴晴着我的天空,占据着我的世界……

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在木头做的长桌子和长板凳上捧着打着卷的 书早读,无论是柔柳佛面还是金叶飘零,匆匆的岁月,一遍又一遍地读 着书上面的段落,来来回回,回回来来,像条走不完的山路。偶尔,窗外 会有同学如花般的笑脸,会有小鸟早起的叽叽喳喳,会傻傻地期待早读 课铃声的响起,也会翻到书的后面,看着不懂的字,去揣测那些方方正 正的中国字背后的故事。然后再回到大家一起依依呀呀读的那一页,接 着相认那顶着汉语拼音的漂亮的楷体字。

记得一本配有插图的汉语拼音读物,优美的桂林山水在一个个跳 动的音律中“映入”眼帘,绮丽的风光,镜子般的水面,娇媚的山体,悠闲 的小舟,我仿佛置身景中,俯身看着自己的影子。听着“两岸猿声啼不 住”,在书中,却是“轻心已随万重山”。期盼着有一天能亲赴胜景。有时, 也会托著下巴沉溺在文字背后的海市蜃楼,这就是书给我的万里行,行 在脚下,漫步在文人留下的笔端回忆。

认识的字多了,再也无法满足汉语拼音读物带给我的狭小的世界,我开 始尝试着去读厚厚的没有拼音的书,这样的时候,那些插图似乎已经成 为了文字的负累,成了囿固文字的栅栏。带着这样的想法,带着对历史 的好奇,我开始阅读民族的简史———《上下五千年》。更多的陌生的字, 那一小本《新华字典》成了我“登山”的手杖,每一篇的故事读完,留下了 很多注脚似的陌生汉字的读音和字典中的页数的注明,磕磕绊绊地去 理解在久远的历史上留名的正直的、虚妄的人物和故事,在简单的憎恶 之间去揣测朝代的变迁中我所能感受的文明的足迹。当厚厚一本书翻 到最后———现在的世界开启的篇章的时候,恍然间,从开天辟地一路狂 奔到五四运动到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太多的难以理解,太多 的陌生,最深刻的、最清晰的恫彻天际的是民族的风骨,那股强大的正 气。直到今天,方能朦朦胧胧地懂的,却是无比确信的,这是中华民族的 顽强的生命力的强音,也是炎黄子孙永不言败的精神归宿。从喜马拉雅 山脉,到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到广袤的平原地带,西安古城的厚重历 史印记,再到小桥流水的江南柔情,这赤县神州的魅力和蕴藏的巨大力 量,在我头脑中孕育着奇迹般疆界。这一本《上下五千年》留给了我一个 巨大的框架,框架中,是一层又一层的似曾相识。

平行的时空,如此的千年中,必定不会平静,必定波澜壮阔。总共六 册的《世界五千年》,巴比伦文明的兴盛到衰亡,希腊城邦的民主启蒙到 十字军的铁蹄,从文艺复兴到近代的资本主义浪潮,血腥的人类历程,丰富的文化遗产,错综复杂的人性纠葛,似乎在国际歌的歌声中慢慢把 我带回现实。世界构建在一个不是很圆的球体上,复杂的地表上更加复 杂的是生命的交错写下的历史的沉重。

这两本书在我的阅读启蒙中扮演了特别的角色,庞大的框架的构 建,然而框架中巨大的中空,在向我揭示书海的浩瀚,人类劳动创造了 物质文明,物质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革的合 理性思考催生了思想上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思想上一次又一次的革命 再次作用在物质的社会中,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永恒的动力,然而,我 却隐隐看见人类集体欲望下精神枯竭的那一天……

我只是在管中窥豹,看着祖先们一路走来,一条沧桑的大道,留下 无数的汗水,播下无数的梦想,我仅能在书中斑驳的黑色的文字中去 “窃以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苦的并不是我们读书 的人,我们只是在祖先们用生命浓缩的文字中去体悟人生的短暂和生 命创造力的伟大,何苦之有?不由得想起牛顿曾谦虚的说过“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这或许不是谦虚,而确实是他所在的角度,看到个人的渺 小,之于人类文明力量的“博大”。

掩卷,恍然彻悟:与书同行,幸福天天。

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著名的小说带着对个人人生过程的思考走 入我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赞颂着信仰的崇高和与“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共鸣,《傲慢与偏见》道来爱情的无奈和对现 实的选择的冷静,《红楼梦》又展示了一个巨大家族的兴衰史,是没落的 清王朝的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曹雪芹将一个走到尽头的朝代 血淋淋地解剖给我们看,这些文字能使我们“窥一斑而见全豹”,能“给 我一个支点可以撑起整个地球”般的强大精神力量。我沉溺在曹雪芹笔 下多面体的世界中,不仅有妇孺皆知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更有个 人的人生选择在家族的力量和命运的某种“设定”面前的乏力、无所适 从以及无法忽视的“不近人情”的现实合理性,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 “顺‘意者昌”的凝重。再到近代的作品,在张爱玲的《半生缘》、《小团 圆》中,在三毛的游记中,一幅幅刻着时间坐标的版画悬挂在脑海的画 廊中,阅览世间万象。

很多书,在心中,何止是拜读,是跪读。

几年前,我坚定选择的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希望在文学方面努力去 了解文字所承载的更深层的世界,在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中摸索“传承知 识”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去年,我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 在饕餮了无数的“山珍海味”之后,我更想和孩子们共享我的盛宴,陪伴 着他们走进神圣的知识和文化的殿堂。

谨以此文献给在书的陪伴中走过的岁月,不敢说自己是一个读书 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仅是一个读过书的普通人,只想带着自 己对于书的感悟,做一个好的老师,为孩子们轻轻打开那个讲述文明的 世界的门,陪他们去感受神奇的文字吹来的一股和煦———“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美妙。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开发区通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文字世界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会说话的书
会说话的书
梦中的文字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