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芬,孙 英 (陕西省汉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汉台 723000)
土源性线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为有效预防控制土源性线虫病的传播和流行。根据《2006年~2015年陕西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和《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2012年11月对土源性线虫调查点按要求开展了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调查对象:根据《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区11个乡镇和5个城区社区中随机抽取1~2个村或居委会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3周岁(含3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100人(外来人口需居住满1年以上)进行土源性线虫调查。
1.2 粪检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kato-katz法)查虫卵。
2.1 感染概况:本次共粪检1 597人,检出感染者98人,人群总感染率为6.14%,土源性线虫以蛔虫感染为主,占87.76%(86/98),其中全片都是未受精卵占51.16%(44/86),鞭虫感染次之,占6.12%(6/98),钩虫感染占5.10%(5/98),蛲虫1例,占1.02%。感染一种土源性线虫者97人,占98.98%;2种者1人,占1.02%;未查见其他土源性线虫感染,详见表1。
表1 汉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
2.2 感染度:蛔虫感染者均为轻度感染,最高感染度每克粪虫卵数(EPG)为192,蛔虫感染者感染度算术平均数每克虫卵数(AMEPG)为73.40,几何平均数每克虫卵数1(GMEPG)为67.38;鞭虫感染者均为轻度感染,最高感染度 EPG96,AMEPG62.00,GMEPG56.03;钩虫感染者均为轻度感染,最高感染度 EPG108,AMEPG72,GMEPG66.39。
2.3 感染率的城乡分布:调查城区498人,感染者32人,感染率为6.43%,其中蛔虫、鞭虫、钩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5.02%、0.60%、0.80%、0.00%;调查农村 1 099人,感染者66人,感染率6.01%,其中蛔虫、鞭虫、钩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5.55%、0.27%、0.09%、0.09%。城乡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感染率为 χ2=0.11,P﹥0.05;蛔虫 χ2=0.19,P ﹥0.05;鞭虫 χ2=0.31,P ﹥ 0.05;钩虫 χ2=3.52,P ﹥ 0.05;蛲虫P=0.69)。
2.4 感染率的人群分布:调查男性844人,感染者47人,感染率为5.57%,调查女性753人,感染者51人,感染率6.77%,性别感染率以女性为高;感染率的年龄分布以30~39岁、10~14岁、5~9岁人群为高;感染率在职业上以医生、工人、商人较高;文化程度分类中以初中、小学、学龄前儿童为高。详见表2、表3和表4。
表2 汉台区不同年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表3 汉台区不同职业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表4 汉台区不同文化程度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汉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6.14%,明显低于全国感染率19.56%,感染率位居全国Ⅱ类流行地区标准(5%≤感染率<20%)的偏低水平,高于Ⅲ类地区(﹤5%)。人群以蛔虫感染为主,在所有蛔虫感染者中有半数粪检都是未受精卵,这对减轻环境污染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人们对土源性线虫都是轻度感染,感染1种土源性线虫者居多,很少出现两种感染,显示人群的感染程度较轻。城乡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无差异,农村人群不存在高发感染规律的原因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赤脚下地生产减少;普遍使用化肥,农家肥使用减少;卫生厕所和安全饮用水的建设;人群文化水平提高,防病意识增强等主要影响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的社会因素与城区无明显差别有着极大的关系。土源性线虫感染广泛发生于不同人群,感染病例在女性、30~39岁青壮年、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以及医生、工人、商人为职业的人群中居多,可见土源性线虫病仍然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继续加强防治工作。
综合措施是控制寄生虫病流行的有效对策[2],预防、控制和消灭土源性线虫病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积极参与,所以应在群众中大力开展以“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要随地大便,避免赤足手下地劳动”为重点的健康教育,普及土源性虫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教育和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产、生活习惯,尤其是要加强多发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感染风险;在乡镇及以上医院开展土源性线虫检查工作,通过健康教育鼓励居民自愿查病与驱虫治疗,提高重点人群自查与治疗率,有效控制传染源;结合汉台区创国家卫生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卫生厕所和安全饮用水全覆盖,营造健康生活环境,确保实现全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
[1]霍永韬,邓 勇,等.陕西省2006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83.
[2]詹希美.人体寄生虫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