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领导人家庭信息是尊重人民知情权

2013-09-11 05:27:46蔡恩泽
唯实 2013年2期
关键词:老百姓领导人官员

蔡恩泽

连日来,新华社发布数篇特稿,公开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家庭情况,还配发了他们的生活照片,真让人耳目一新。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家领导人的家庭信息很少对外公开,有关部门把领导人的家庭情况当成个人隐私予以保护,有的甚至作为机密对外封锁。老百姓对国家领导人的家庭生活知之甚少,即便是多少了解一点,也是民间口口相传,或是从海外媒体“出口转内销”,其中不乏小道消息,是“路透社”发布的,准确性存疑。

这就导致领导人的身份产生某种神秘感,人们只知道他们抛头露面的一面、工作的一面,而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一面、生活的一面,缺少立体感,总觉得隔着一堵墙。而领导人毕竟也是食人间烟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家庭生活、儿女情长。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对国家领导人从工作履历到家庭生活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了解。

而我们经常说官员是人民的公仆,老百姓是国家的主人,那么,哪有主人不了解仆人的来历(包括家庭情况)而随便雇佣的呢?

公开领导人的家庭信息意义有:

一是对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尊重。国家领导人受人民委托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人民有权知道他们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履历、秉性、爱好、家庭情况。国家领导人是公众人物,是社会公共事务的主持者和管理者,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应当是透明的。他个人的情况不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而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的一部分,大众当然就有权知悉、了解。此次公开领导人的家庭信息,体现了新一届领导人亲民、开明、开放的作风,尊重人民,善待人民,非常值得赞赏。

二是密切了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公布领导人的家庭生活情况,让人民群众心头一热。习近平搀着老母散步、骑自行车带女儿玩等生活照,透露出温馨的生活气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形象更丰满。领导人更多地展示自己,让人民更多地了解自己,人民群众就会对其更加尊敬,更加拥护。反过来,“侯门深似海”,把自己的家庭情况遮遮掩掩,不愿意公开,甚至把它作为一个机密来看待的话,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老百姓产生距离感和疏远感,将来老百姓对领导人的关心就不会把他们作为自己人来关心,而只是嘀咕“当官的那些事”。

三是有利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政府官员的经历、学历、品行、能力、年龄、健康、家庭情况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对其执行公共事务产生重大影响。在西方社会,政府官员享有一定隐私权,但要受到高于常人的一定限制。适度公布政府官员的隐私,有利于防止品行不端的人混进干部队伍。而许多地方都在把监督工作向八小时以外延伸,家庭生活是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也在监督范围之内,而公开是监督的一种方式。公开了,反而减少人们的猜忌,流言蜚语也就不攻自破。

当然,凡事都有一个度。我国现行干部监督既不能步中国历史的后尘,回避官员的个人隐私,也不能机械模仿西方过度透明化的做法,走极端,将官员的私生活来个底朝天“晒一晒”。稳妥的做法是,将个人隐私中涉及官员形象和品质的事情予以公开和监督,比如个人婚姻、财产状况、配偶和子女就业情况、主要社会关系等等,纳入组织和群众监督的视野,以约束官员廉洁自律。而其生活规律、家庭琐事等隐私,则在保护之列。

猜你喜欢
老百姓领导人官员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1:48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28
老百姓的话
黄河之声(2018年3期)2018-04-23 05:12:56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48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