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锡琴 供图/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海鸥
布上油彩 154.8×68.5cm 1870年
艾伯特·约瑟夫·摩尔
威廉森美术馆及博物馆藏
《海鸥》是摩尔隐晦而迷人的艺术特色的最佳代表。画面上,一个孤单的女子在海边漫步,沙石滩上点缀着海草和贝壳。女子样貌寻常,这一点对于这样的画作很重要—人物的性格和身份都无法识别,画的题目是“海鸥”,可海鸥在画中只是点缀。这是摩尔的一贯风格。
透纳、亨利·摩尔、卢西安·弗洛伊德……这些全球闻名的英国艺术大家聚集在一起,铺陈了英国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浅水处的加莱海滩:渔民捡拾鱼饵》《海鸥》《头盔五号》《加入康诺特的游骑兵》……一件件闻名遐迩的艺术精品,展示了英国艺术的独特格调以及英国社会的风云变幻。
日前,名为“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的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据悉,本次展览在北京的展出结束后,将在沈阳、南昌、广州等城市展开历时一年的巡展。
加入康诺特的游骑兵:在爱尔兰从军
布上油彩 106.5×169.5cm 1878年 伊丽莎白·巴特勒 贝里艺术博物馆藏
女画家伊丽莎白·巴特勒的这幅作品洋溢着浓郁的反战情绪。画中,一队康诺特的游骑兵征兵人员正带着几个同意入伍的小伙子行进在归队途中。中间的青年两手揣在兜里,嘴上叼着香烟阔步向前,而他的同伴显然少了几分坦然,边走边向一侧回望消逝的山脉和渐行渐远的农舍。巴特勒说:“我从不绘制战争的荣耀,只描绘悲怆之情和英雄主义。”她专门描绘英国的军事活动和战斗,主要表现激动人心的英雄主义和失败的痛苦。
18世纪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英国西北部发展迅速,使得富有的制造商与商人有实力资助艺术家创作,同时也能收藏到大量的优秀作品。许多艺术家也将作品遗赠给曼彻斯特郡各城镇公共美术馆。英格兰西北部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购买了不少历史名作和当代画作,增加了自身的馆藏量。此次展览的展品多由这些机构提供。
中方展览学术主持李建群说:“这80件作品正是英国转型期社会的缩影。自18世纪以来,英国走向现代,艺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都为世界名作,尽管很多是小部头作品,却能完整地呈现英国绘画从18世纪中期到今天的发展情况。将这
本次展览展出的80件作品,包括油画、版画、水彩、素描和雕塑,来自英国西北部的18家博物馆和收藏机构。展品中既有先锋派画作,也有传统绘画作品;既涉及主流艺术画作,也包含反叛传统的艺术作品,全面展示了近300年来英国美术的发展变化历程。
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 布上油彩 100×130.5cm 1881年 乔治·克劳森 贝里艺术博物馆藏
布兰奇山湖,汉普斯特德
布上油彩 45.5×60.4cm 约1824年
约翰·康斯坦布尔
贝里艺术博物馆藏
汉普斯特德景致开阔,可以放眼眺望遥远的地平线。康斯坦布尔早期的许多作品展现了汉普斯特德广阔的原野(这片原野一直被保留到今天,现在是一大片对公众开放的林地)。本幅作品中,画的中景左侧可以看见布兰奇山湖的大片水域,右方是被称做“盐盒子”的建筑。画面右端是地平线上的哈罗丘小镇。前景中的劳动者正往马车上装沙子或砾石。19世纪20年代,画家沉浸于用绘画技巧捕捉云卷云舒时光线明暗的变换。在此画中,一片云在空中飘过,画面左侧前景被置于阴影之中。些作品串联在一起的主线也是英国美术如何由工业革命时代走向现代。
浅水处的加莱海滩:渔民捡拾鱼饵 布上油彩 68.8×103.8cm 1830年 威廉·透纳 贝里艺术博物馆藏
比如,约翰·林内尔的《穿越布鲁克》描绘的是英格兰南部萨里郡北低地的一片林地和荒原,那时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此地却依然一片宁静,饱含古典主义情韵。而亨利·摩尔创作于1950年的《头盔五号》则尽显现代艺术之美。该作品极为简练,抛光细致,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焦虑和画家深刻的人性反思。据介绍,这是摩尔‘头盔’主题系列作品的收官之作。”
此次展览展出的80件作品覆盖了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的美术史,不仅反映了英国美术的变迁,也反映了英国的社会面貌、审美趣味、风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变革。
近4个世纪以来,肖像画一直是英国画家的主流作品,并且一度是众多画家们维持生计的手段。因此,它代表了英国艺术的主要成果,从中可窥见其他绘画种类和素描的发展风格。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肖像可以帮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人有更多的认知,无论是自负的上层权贵和傲慢的皇亲国戚,还是朴素诚实的平民百姓。
1877年定居于汉普斯特德镇的乔治·克劳森创作了大量以伦敦为题材的作品。此次展出的乔治·克劳森的早期杰作《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堪称英国社会现实实录。画作描绘了一条从伦敦中心通向汉普斯特德镇的道路。在这条设计简洁优美的大道两旁,排列着19世纪下半叶修建的宽敞大宅。画面右端的远景将建筑师图伦1869年至1873年期间设计建造的罗斯林山圣斯蒂芬教堂的大部分展现了出来。画面中的各色人物出身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不同阶层,既有衣着华丽的妇女儿童,又有穷苦劳工。此画作“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颇耐品味,贵妇的优雅与风光的静谧反衬出社会阶层的差异。
在18、19世纪的城市化进程中,英国中产阶级逐渐成长,到19世纪中叶基本形成。为逃避市区的环境污染、寻求个人生活的私密性,拥有一定经济收入的英国中产阶级不断向郊区迁移,使英国城市区域向郊外蔓延,伦敦市郊就形成了大片的别墅区。绘画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使观赏者了解到那一时期各色英国人真实的日常生活。
波吉亚家族
水彩画 23.2×24.8cm 1858年 但丁·加布里·罗塞蒂 图利之屋博物馆及美术馆信托基金会这幅画是罗塞蒂以自己于1850年完成的莎士比亚戏剧《查理大帝》的插图《在闺房中雀跃起舞》为蓝本重新创作的画作。原作中,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正在跳舞,一个年轻女子为他们伴奏,她被一群看起来猥琐不端的男人们簇拥着。1858年,罗塞蒂又对原作进行修改,用波吉亚家族成员替代了原来的画中人物。画中穿白裙子、带假发的是卢克雷齐娅·波吉亚。其左边是她的父亲罗德里戈,他1492年成为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罗德里戈不知廉耻,恣意放纵,为了一己私欲干尽了罪恶勾当。图中,这个罪恶、下流的男人淫邪地斜视着自己的女儿。背景中穿着红衣服的是卢克雷齐娅的哥哥恺撒·波吉亚。他也是个臭名昭著的人,他一边用刀子敲击酒杯为音乐伴奏—画家以此暗示他凶残和精于算计的性格,同时还贪婪地俯在妹妹发边闻着她的玫瑰花发饰,透露出对她的淫欲。
此次展览分为“英国人的面貌”、“作为观察的艺术”、“自然风光”、“讲述故事”、“诗意的想象”和“现代主义”6个单元。肖像画和风景画这英国美术的两大王牌更是得到了全面呈现。透纳晚期作品《浅水处的加莱海滩:渔民捡拾鱼饵》更是全场的焦点。
透纳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27岁就成为皇家美术学院的正式院士,并在18世纪末将风景画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不仅以水彩画见长,还对后世的巴比松画派、印象派和现代主义画派影响深远。
17世纪晚期,英国就出现了水彩风景画和油画风景。当时,许多英国贵族和文人前往欧洲大陆旅行,他们把美丽的欧洲大陆风光记录在文学作品中,也逐渐将风景描绘在画作中。英国静谧的田园风景也触发了浪漫主义诗人的丰富想象,唤起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一些英国画家把目光从意大利、法国的古典风景画转向本土自然风光。风景画不再是一所房屋或一个故事的陪衬,不再只是肖像画的背景,也不再是对古典风景画的模仿,而是具有英国特色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并成为一种表现各种浪漫情调的手法。
瑟茜把杯子递给尤利西斯
布上油彩 148×92cm 1891年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
奥尔德姆美术馆藏
19世纪末,英国艺术界掀起了一股追崇神话和古典主题的热潮。画中呈现的这一幕选自荷马史诗《奥德赛》。邪恶的女巫瑟茜将自己制作的魔法药水递给尤利西斯。瑟茜看起来像女王一样,坐在一面圆形的镜子前。我们能从镜子中看到尤利西斯的肖像—他按瑟茜的旨意俯身弯腰。这一题材是对维多利亚时代那种甜腻的主流风格的反叛。
本次展览展出的两幅透纳的作品正好显示了其艺术风格的前后变化。《汤利府》是透纳的早期作品,与其晚期作品差别很大。李建群说:“透纳早期的画作对风景的真实记录,更接近荷兰画派,而他晚期的作品则有一种崇高风格,更像一首壮丽的史诗。”其晚期的作品《浅水处的加莱海滩:渔民捡拾鱼饵》被认为是曼彻斯特大区博物馆联盟藏品中的瑰宝。在画面左侧,可以看到加莱码头入口处伸到海中的栈桥,右侧则是红堡灰暗的轮廓,这个城堡在中世纪曾一度守卫着整个海港。除了这些地标性参照物,画面几乎完全被落日的余晖所占据,夕阳下渔妇弯身在沙滩中挖掘沙鳗鱼……
据介绍,此画创作于透纳父亲去世后不久,画家似乎在寻求以余晖这一转瞬即逝的传统象征来纪念他。这也是透纳对色彩和光线表现技法的新探索,反映了画家对水彩特性的熟练掌握。画家刻意将天空和海平面融为一体,以使它们相互映衬。如果不是因为有画面右侧的人物,观者几乎无从分辨这两个均等而相互交融的淡粉色和黄灰色地带。
透纳的作品被社会各阶层的人广泛收藏,但向他定制画作的人都很有钱。伯明翰的钢笔制造商约瑟夫·吉洛特在1844年从透纳或透纳的代理商托马斯·格里菲思处购得《浅水处的加莱海滩:渔民捡拾鱼饵》。此画后流传到贝里纸业大亨托马斯·里格利的手里,其后代在1897年将此画赠与贝里艺术博物馆。
黄色背景的女人头像
布上油彩 32×23cm 1963年
卢西安·弗洛伊德
罗奇代尔艺术及遗产服务处
这件杰出的、真人大小的无名中年妇女头像造型洗练,呈现了画家和模特在工作室中长时间辛苦工作后的成果,甚至流露出画家与模特在物理空间与精神上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