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研究

2013-09-10 10:13王元
改革与开放 2013年14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

王元

摘要:自由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被剥削和异化的状态。知识经济在量和质上极大的丰富了自由时间,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开始呈现统一的趋势,但是自由时间仍然束缚在资本主义桎梏下,且存在国家间的不平等分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将自由时间理论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人在自由时间内充分发展自我创造外部条件,引导人们认识自由时间的意义。

关键词:自由时间;劳动时间;知识经济;人的发展

一、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内涵

1.自由时间的概念

马克思所言的自由时间是与劳动时间相分割对立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主要是闲暇时间和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具体而言就是“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时间……。”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对时间的自由掌控,主要活动内容是教育、社交、人的个性与能力发挥等高级活动,最终朝向是人的解放,实现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自由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

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是人的积极存在。首先,劳动时间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加,其目的是为了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次,人与人之间交往范围的扩展,频率的增大,内容的丰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而自由时间的增加为人的普遍交往提供了现实可能。第三,自由时间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自由时间里,人才能超越物质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外在强制而成为自由的社会主体,才能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活动,自由地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和个性。

3.自由时间是被资本主义异化了的感性时间

马克思指出,时间是抽象的感性知觉,自由时间也应当是感性时间,“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了的时间”。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时间已经与感性相脱离、相异化,变得非人化了。“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财富来源于创造剩余价值的剩余时间,但是剩余时间是可以用钟表计算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理性时间而不是感性时间。所以马克思认为倘若“个人的全部时间都成为劳动时间,从而使个人降到仅仅是工人的地位,使他从属于劳动”,个人就不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不能摆脱劳动被异化的命运。

4.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的自由时间处于被剥削状态

在马克思看来,剥削不仅仅是劳动者的劳动产品被剥削者无偿占有,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被侵占。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雇佣工人劳动,用工人的劳动时间来换取自己的自由时间。“社会的自由时间的产生是靠非自由时间的产生,是靠工人超出维持他们本身的生存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产生。同一方的自由时间相应的是另一方的被奴役的时间”。所以,资本家的自由时间是靠劳动者的非自由时间即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一方的自由时间相应的是另一方的被奴役的时间,一方的充分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代价的。

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自由时间

1.知识经济对自由时间的积极作用

(1)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界限模糊,呈现统一的趋势

从形式上来看,在马克思所处的大工业时代里,物质产品的生产需要实行严格的标准化流程,工人只是机械生产线的附属,活动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自主性较低,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处于界限分明且相互对立的状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技术、思想、艺术创意等知识产品的生产时间和进度是由人而不是机械控制,人的自主性较高。弹性工作制、自由职业、结果导向的绩效考核等工作方式都使人的劳动时间呈现较大的灵活性与弹性。很多知识产品则直接在自由时间里产生,知识工作者在与他人交流沟通、甚至在进行娱乐和休闲时也能激发出创造的灵感,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在形式上的界限变得模糊。

从活动内容来看,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工人主要是进行低端的体力劳动,而且受社会地位所限,任何时间都很难接触到科学、艺术、哲学思辨等“高级活动”,难以发展自己和改变命运。而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工作者来说,运用自身的能力与智力,进行科学、艺术方面的学习、交流和创新,既是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也是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活动内容上使得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实现了统一。

从效果上看,工业经济时代里工人的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内的活动彼此孤立,工作和生活严格区分,难以相互作用。在知识经济下,人在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内都可以持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成果在两种时间内都可以得到运用和转化。在知识的学习—创新运用—再学习这一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相互成为彼此的延伸,形成相互激励的正反馈效果。所以,知识经济里,人的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不再是分割对立的,而是可以进行融合统一的。

(2)在量和质上极大的丰富了自由时间

从自由时间的量上来看,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必要劳动时间;生活性服务业节省了人们的大量家务时间,使得人们的自由时间不断增加,由于人的自由时间决定着人的发展空间,自由时间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发展可能性的扩大。

从质上来看,在工业经济时代,工人的时间主要是劳动时间,是以钟表为计量的理性时间,要服从于流水线机械的运转时间。而且工人难以接触到“高级活动”,劳动谋生的需要难以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很难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能成为资本家的附庸,劳动异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的学习和创新就是最主要的“高级活动”,时间是以人的活动内容为计量的感性时间。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统一不但可以将工作谋生的需要与人的天性禀赋和兴趣爱好进行统一,还可以使劳动与学习结合起来,将工作与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最终使人们的劳动不再是生存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或者说就是生活本身。“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为了生存而被动的劳动转变为自由而自觉的创新活动,从而改变劳动的意义,避免劳动的异化。

2.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自由时间的困境

(1)自由时间仍然束缚在资本主义桎梏下

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产品相分离,不得不在人身上依附于资本家,用自己的劳动时间来创造资本家的自由时间,造成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生产资料(信息与知识)、生产工具(主要是大脑)等难以分割,但在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内创造的知识产品(专利技术、创意等)需要在知识产权市场待价而沽,接受资本标准的评价,仍然避免不了与劳动者分离的命运。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资本的增值是一切活动的核心,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运用的全过程都服从和服务于资本增值。人类虽然降低了对物质生产资料的依赖,但知识却又被重新商品化和物化,人类仍然处于对“物”依赖的必然王国里。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巫术和管理技巧的不断提高,剥削方式也更加隐秘化,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企业文化”、股权和分红等物质激励、“人性化”的管理技术等无不在操纵劳动者将个体发展绑定在企业发展上,用职业技能培训代替人自由自主的自我学习,使资本的逻辑延伸至人生活的各个时间段。马尔库塞感慨,“原先限于上班时间的异化和管制现在蔓入了自由时间”。原本剩余价值的创造(也就是剥削)只发生在劳动时间内,但知识经济打破了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界限,人在自由时间内也创造剩余价值,所以剥削已经蔓延到了自由时间内。知识经济虽然增加了人在时间和人身上的自由度,但仅仅是可以更自由的选择雇主却无法真正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彻底摆脱被剥削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出一种自由的不自由,离自由王国的彼岸仍然遥远。

加上资本主义消费文化、拜金主义的误导,使得很多人的自由时间被物质化和庸俗化,不是用来发展自我而是用来消费和娱乐,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等同于赚钱的时间和花钱的时间,归根到底还是作用于资本的增值,人异化成为消费的动物,远离了自由的意境。

(2)自由时间存在国家间的不平等分配

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大了国家间的差距和产业分化。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全球化扩张,构建产业链,占据价值曲线两端,掌控着知识含量高的技术研发、创意和品牌包装等环节,并进行商务流程外包,由发展中国家来负责知识含量低的产品加工、制造和组装等环节。这种产业分工除了在产品价值和利润分配上制造不平等外,还制造着时间上的不平等。因为低端的加工制造业和马克思时代的大工业一样,利润来源于获取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从而获取剩余价值,是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分割对立,自由时间被压缩得最为严重的产业。加上工资水平的低廉,使得劳动者在自由时间内也没有能力去充分的发展自我。所以这种不平等的产业分工除了挤占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利润空间外,也在掠夺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自由时间,也等于是在掠夺发展中国家国民的发展空间。所以,之前只存在阶级间自由时间的剥削,现在则是国家间与阶级间的时间剥削并存。

此外,发达国家还利用国内丰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创新环境,大批吸引国外知识精英移民,使本国保持在知识创新上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只留下低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只能从事低端制造业;劳动者永远处于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相对立,发展空间被挤占的局面,形成恶性循环。经济全球化表面上是资源、人才、资本的全球自由配置,但实质是强国通过全球产业分工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利润进行掠夺,同时也是对这些国家人民的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的掠夺。

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1.将自由时间理论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以实现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旨归,自由时间理论自然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不断得到完善。

首先,自由时间理论的完善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在人的发展上,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以人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充分的自由时间是人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更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在自由时间内,人将作为主体进入人自身的生产过程—生产和再生产出充分的、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事实上,人类的科学、艺术和其他公共生活的发展大多是在自由时间中展开和激发的。所以自由时间的充裕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自由时间理论的完善可以为我国“以人为本”施政理念的落实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现实的工作抓手,可以把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充裕的自由时间当做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

最后,自由时间理论的完善有利于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发展权是最大的人权,是比生存、自由更高层次的追求。通过对自由时间的运用从而拓宽人的发展空间,必将开辟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独特路径,极大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内涵。

2.为人在自由时间内充分发展自我创造外部条件

首先,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不单能带来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的融合,还能在量和质上极大的丰富自由时间。所以知识经济不但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更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除了经济层面的产业规划与扶持外,还要注重社会层面的支持措施,比如建设完备的国民终身学习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提供相配套的知识循环与创新的公共服务,加快各种知识分享平台、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知识的可获取性和易获取性,以加快知识的外溢,为劳动者根据自身需求和社会变化不断补充所需知识创造条件。此外,还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孵化器、创业基金、风险投资机构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为人的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服务。

同时,要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国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时间。需要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完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并适时上升为法律法规,以法律的权威性保障公民享有自由时间的权利,坚决惩处压榨劳动者合理自由时间的行为。改革不合理以及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劳动和人事制度,使之科学化、公平化、人性化,服从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对自由时间的要求。鼓励用人单位探索新型工时制度和工作形式,保障劳动者能以多种形式获取和支配自己的自由时间。

3.引导人们认识自由时间的意义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除了表现在经济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上之外,还应表现在文化和精神气质上。仅仅进行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变革只能改变资本的运作方式和权力结构,却无法扭转资本主义主导世界几百年的文化惯性,也就无法从人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解决被异化的威胁,无法改变几千年来人的“存在困境”。所以,我们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性,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对人的自由时间的异化。为此,要积极引导人们认识自由时间的意义,对时间的运用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并能够合理的运用自由时间,满足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自由时间的运用从自发上升到自觉,人才能从自在的存在变为自为的存在,外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才能通过时间产生意义和价值,返还于人本身,破解人的内在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1]刘梅.马克思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兼论自由时间与人的发展[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8).

[2]龙静.论对自由时间的理解和当前发展趋势[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余静.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范畴及其当代意义[J].理论学刊,2008(06).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环境下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研究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刍议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