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 (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天津 30004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孕妇的营养过剩再加上运动减少等因素,导致巨大儿的出生率也越来越高。巨大儿是产科常见的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并发症均有着不同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巨大儿对母婴的影响,本文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巨大儿分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共有1 530例产妇分娩,共娩出婴儿1 552例(双胎22例),其中巨大儿66例,均为单胎,巨大儿发生率为4.3%(66/1 522)。66例产妇年龄 21~38岁,平均 26.8岁,其中初产妇 39例,占59.1%,经产妇27例,占40.9%。孕期体质量增长20~25 kg者46例,占69.7%,>25 kg者20例,占30.3%,孕龄≥42周者16 例,占24.2%,40+1~41+6周者50 例,占75.8%。
66例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8例,占12.1%,新生儿体质量4 000~4 100 g 21例,占 31.8%,4 101~4 500 g 33例,占50.0%,4 600 ~ 5 000 g 11 例,16.7%,> 5 000 g 1 例,占1.5%。
1.2 方法:了解孕期病史、宫高、腹围、体重增加、分娩方式、有否并发症、产后出血、损伤、感染、新生儿窒息、血肿等。同时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新生儿6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孕期和产程对母婴两方面的对照。
2.1 两组孕妇宫高、腹围和孕期体重变化:巨大儿组B超双顶径(9.16 ± 0.55)cm,体重增加(18.02 ± 1.22)kg,宫高(36.16 ±0.56)cm,腹围(100.01 ±0.24)cm;对照组 B 超双顶径(8.16 ± 56)cm,体 重 增加 (15.16 ± 1.02)kg,宫 高(32.17 ±0.66)cm,腹围(92.09 ± 0.29)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宫高、腹围和孕期体重变化(±s)
表1 两组孕妇宫高、腹围和孕期体重变化(±s)
项目 巨大儿组 对照组 P值B超双顶径(cm)9.16 ±0.55 8.16 ±56 <0.05体重增加(kg) 18.02 ±1.22 15.16 ±1.02 <0.05宫高(cm) 36.16 ±0.56 32.17 ±0.66 <0.05腹围(cm)100.01 ±0.24 92.09 ±0.29 <0.05
2.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巨大儿组剖宫产46例,占69.7%,阴道顺产8例(占12.1%),胎吸7例(占10.6%),产钳5例(占7.6%);对照组剖宫产22例(占33.3%),阴道顺产40例(占60.6%),胎吸2 例(占 3.0%),产钳 2 例(占 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情况比较:巨大儿组产后出血15例,占22.7%,产后感染3例,占4.5%;对照组产后出血2例,占3.0%,无产后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4 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与血肿发生情况比较:巨大儿组新生儿窒息7例,占10.6%,发生血肿9例,占13.6%;对照组新生儿窒息2例,占3.0%,发生血肿1例,占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巨大儿的发生及原因:巨大儿的发生相关因素与孕期营养、孕妇体质量增加速度、妊娠期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遗传因素、父母身高、过期妊娠、胎产次等呈正相关。孕期母体体质量增加>20 kg者,巨大儿发生率可由1.4% 增加至15.2%[1]。
3.2 产前诊断巨大儿的重要性及方法:巨大儿在分娩过程中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普通孕妇,多出现产程停滞,需产钳助产或胎吸助产、剖宫产,易发生产时出血、新生儿窒息、产伤等[2]。在妊娠期和分娩时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已引起广泛重视,及时诊断有助于积极采取措施,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方式,减少母婴并发症。巨大儿的诊断方法多样,不统一,主要以临床和B超测量为主。我院以准确测量腹围、宫高,根据公式:体质量=宫高×腹围(肥胖者减250 g,消瘦者加250 g)计算胎儿体质量≥4 000 g者作为产前诊断巨大儿指标之一;追问病史确定孕妇有无糖尿病及孕期三多一少症状以排除或确诊糖尿病合并妊娠或GDM,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9.5 cm,股骨长(FL)≥ 7.5 cm,具备其中两项指标可拟诊。总之,临床医生应根据孕妇及胎儿的临床特征,探索一种相对准确的诊断方法,提高准确度。
3.3 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积极预防并发症:巨大儿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极为重要,产前评估决定分娩方式,产前应结合孕妇临床特征如腹围、宫高及B超等仔细筛查胎儿及骨盆大小,估计胎儿体质量并根据巨大儿危险因素及头盆评分,决定剖宫产术或阴道分娩。巨大儿分娩的母婴并发症使分娩危险性增加,尤其分娩后短时间内巨大儿发生低糖血症比例增高[1],易导致神经系统损害[2]。巨大儿发展成肥胖儿及诱发新生儿哮喘、糖尿病比例亦增加,因此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提高产科质量极为重要。
3.4 预防:预防巨大儿及其并发症发生需要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宣传力度,从理念上纠正那种孕妇营养越多越好、胎儿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让孕妇及家人了解巨大儿发生原因及危害,指导合理饮食。②孕早期产检门诊筛查出高危人群,及时诊断糖尿病。对于孕前肥胖或有巨大儿生产史者应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锻炼,避免体质量增加过快[3]。巨大儿与糖尿病关系密切,对孕妇应在孕中期(24~28周)行糖耐量试验检查以早期诊断GDM或GIGT。孕期定期产前检查,测量体质量,并以平均体质量每周增加0.5 kg为分界线,若每周体质量增加 >0.5 kg,除妊娠水肿外应考虑巨大儿可能,应减少食量,适当体力活动,使营养消耗平衡。③普及孕期知识,特别是孕晚期应建立巨大儿预警、监测机制,明确掌握巨大儿或发生巨大儿倾向的各种指征,提高巨大儿的产前诊断率。④定期B超监测胎儿发育,进一步核实预产期,孕后期的超声检查可预测从检查之日起35 d内的胎儿体质量[3],从而明确孕后期胎儿体质量及发展趋势,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时间。对临产前、产时宫高加腹围≥140 cm,胎儿 BPD≥9.5 cm,FL≥7.5 cm,三者中具备两者以上的可以拟诊巨大儿。胎儿BPD加FL>16.5 cm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儿的一项可靠指标。⑤产前明确诊断羊水过多。巨大儿导致羊水过多的原因不清,可能与巨大儿胎盘质量较正常体质量儿大,胎盘功能良好,胎儿血供丰富,肾血流量多、尿量多,从而导致羊水过多有关[4]。可给予积极干预如引产,适时终止妊娠,预防过期妊娠。有资料表明,过期妊娠与巨大儿有明显的相关性,巨大儿发生率是足月儿的7倍。⑥预防产后出血及新生儿产伤。巨大儿分娩后胎盘剥离面积大,肌纤维拉长,宫缩乏力,胎盘血窦关闭慢,易发生产后出血。不管以何种方式分娩,胎儿娩出后可常规注射缩宫素并肛塞卡孕栓1枚,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与产后出血,对经阴分娩的巨大儿要避免产伤,如颅内出血、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
[1]时 平,李 丽,赵惠芳.505例巨大胎儿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95.
[2]马红岩,蒲力力,于 力.超声预测胎儿预期体重公式的准确性研究及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9(1):52.
[3]魏 梅,袁丽娟.0~18个月婴幼儿1990~1998年肥胖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1):27.
[4]张玉萍,季红红.巨大儿162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