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章乘//文
(作者系中国美术名家联合会副秘书长兼书画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翰园碑林翰园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韩国碑林博物馆艺术总监)
爱新觉罗·启骧,字腾伯,生于1935年,满族清雍正第九代孙。中国美术名家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对外友协理事。
启骧先生师宗“二王”,遍临晋唐名家之碑帖。他苦苦追寻,用心灵去感悟,于是得心应手,严于古法,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达到了字字有出处,而自成一家的境界。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收藏,启骧先生年近八旬,是一位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前辈大家。就书法几点要义,本刊特意邀请启骧先生谈谈并解开书法界和收藏界对书法的几点困惑。
《中国商贸》:当今书法界以及收藏界对如何界定书法的优劣的标准即何为书法之法这一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请问您老是怎么看待的?
启骧:如果不循法,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超出书法艺术的范畴了。判断书法的优劣有其规则和方法的,所谓书法之法即有法无法,无法有法;学书在法,奇妙在人。中国传统书法之“法”,是书法发展到晋代基本技法趋于完备,被敬奉为“书圣”的王羲之的书法,树立了书法技法和审美观点的标杆,到了唐代李世民把这一书法审美标杆进一步确立,一直到唐代中晚期出现了以壮美为审美标准的颜真卿,影响一定人群的审美,又发展到清代中晚期以康有为、邓石如、赵之谦、于右任等掀起了魏碑书法风气。但是中国书法发展历史始终以典雅书卷气十足的“书圣”书风贯穿着整个书法发展历程。但无论是书卷气、金石气、庙堂气还是豪迈巍峨之霸气等皆有其法则和规范,但在创作和欣赏时依据其规律同时又不能以规矩死板教条,有法无法是技法加心法,无法有法是创作时以发挥个性化的张扬同时又不与法则相驳,也就是说学书法重在法度,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基础。只有在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法以后,熟能生巧,逐渐进入所谓的‘随心所欲’的境界。‘随心所欲’指的不是‘无法’,而是在对‘法’有了融会贯通的理解之后,能够在灵活的使用中显示出艺术家本性中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特质亦是一个人学问和智慧的积累与修行的集中反映。简单地认为‘无法’的或‘新’的艺术才是高明的,且不说这本身即是一个‘法’,难道说音乐可以不讲究音准节奏,难道说绘画可以不讲究构图色彩吗?在创作时出现奇妙的精品是作者的综合修养的体现。书法艺术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展现。从更高的层次上讲,对美的理解反映了他的世界观。字如其人,透过书法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创作审美观和人生观,即人品的统一。这就是书法的继承与发展,技法与修养也就是在共性“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展示个性的一面。而这种个性一定要既合乎传统的审美观点,又具有当今时代的审美趋向。书法与用毛笔写字是两个范畴里的概念,一个是艺术,另一个是实用。“无论出书办展,都不能‘玩票’”这是我常听启功大哥对我说的话。过去唱戏,无论多大的角,唱得不好,观众都会叫倒彩。作为书法家,一点一画都要认真负责。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书法之法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怎样把汉字写美,而这种把汉字写的美的方法和规范就是如何界定书法优劣的标准。
《中国商贸》:这些书法的“法则”是前人没有如此清晰地讲解过,启骧先生所受到的现代教育和他在建筑工程理论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使其创造了新的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书法的方法。书法艺术沉淀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和精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之美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那么对于“书法之美”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您老具体谈谈?
启骧:一幅书法作品,就像一首乐曲,一个字就像其中的一个小节,而笔画就像其中的一个音符。作为整幅书法作品,首先要讲究总体结构,总体的美。用它的节奏,旋律,来表达一种感情。激昂奔放之处,如山洪暴发,电闪雷鸣,悠扬婉转之处,若潺潺流泉,细雨润物。每个字,一个小节,是一个组成部分,也决不可马虎随便,都要禁得起推敲。而笔画又是字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写好每一笔,是基本功。就像小提琴家是弓子摩擦琴弦,能发出优美的乐音,而未经训练的人可能就会发出噪音来。要掌握运用笔墨同样需要刻苦练习。作为华夏子孙,作为一个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人人都应重视汉字的书写,写得一手好字,而书写不等同于书法,书法是一门学问,是从汉字学中分离出来而独立的高级的艺术形式。
《中国商贸》:启老你经常应邀到大学等讲座,从来不收取讲座稿酬,您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余遗力,已年近八旬了,一直在为此事辛劳,请您对继承与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谈谈自己的观点?
启骧:在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上,我强调先继承后发展的原则。在继承历代先贤的基础上,去认识什么是文字美,理解达到美的法则与方法,尤以方法的正确与否视为成败的关键所在。书法家与书匠的区别即在于发展与创新。
《中国商贸》:每每欣赏先生您的书作,似乎都有王、柳、欧、赵的影子,保留爱新觉罗皇室贵胄的遗风,然而您每一笔画的气运,结构的疏密,部局的静中欲动,极具章法,又别有洞天。正可谓于楷、行、草至臻精妙间融会贯通,相衔无痕。墨点游走,气势恢弘、端庄严谨、自然隽永,融健美、壮美别具一格,而自成一家。 耆老你是启功先生的得意弟子,请您谈谈你的书法和启功先生的书法风格有什么区别?
启骧:这样比个例子吧,容易明白,我大哥的书法就如同手捧书卷、犹抱琵琶、拨弄古筝的美女,典雅优美,而我的书法体现出练健美的阳刚之气,也就是我们二人的书法是秀美与壮美的区别。
《中国商贸》:您举办展览和出版书画集,有好多次就是和您夫人李味辛一起合作,创作的作品大多是您书您夫人画,书画合璧,幸福吧,请您老谈谈您是感想?
启骧:我与夫人的丹青水墨的合作,绝非朝夕偶然。在多年来的相处中,进而由知其然,始而知其所以然 ,我与学子共勉的诗中写道:“淡泊明志惟德品,雅俗共赏是人生。”实实在在地映射出先生自身入道出道的真谛。
《中国商贸》:只有能识别美才能创造美的艺术。“如果不知道什么字是美的,就不可能写出美的书法来。”启骧先生所讲的道理看似简单,却令人回味。耆老,那么成为优秀的书法应具备什么条件呢?
启骧:天赋、勤奋、良师、环境与心态——是成功必备的条件。这五者缺一不可。天赋就是说人跟人是有区别的,每个人在某个领域比别人学得快、有悟性,这就是天赋。有了天赋不勤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行。正确的方法除了来源于自己的不断琢磨,也有很多是来自好的老师。兄长启功老对我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给予了关键性的指导、启发和激励。从字的笔道到结构、从字体的风格到作品的创作态度,启功老都丝毫不作保留不遗余力地传授给了我。
有一回,我拿着作品去找启功,他讲了几个问题以后,让我第二天再来,他要仔细看过我的作品再同我细谈。我下班后去他家,他碰巧有个晚会出去了,但是留下一封三页信纸长的信给我,指出我作品中进步的方面和不足的地方。又给我说了些练习的方法。我看了非常感动。祖父毓逖家中常常会集了当时的书画界的名流新秀——自成一派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号称“南张北溥”之“北溥”的溥心畲、以山水花鸟著称的国画大师溥雪斋(辅仁大学教授)、当时年纪虽轻却已小有名气的启功……亲眼看见这些书画家写字作画,让我受益匪浅。看到他们怎样握笔、怎样运笔,感觉到他们写字的节奏和神韵,就跟照着他们的书画集学字完全不同了。看多了就慢慢地有了自己的鉴赏力和风格,现在能够看到这种传统的东西就很难啦。
我如果出生在一个偏远不使用汉字的家庭里就肯定学不成书法。这就是环境因素。如果没有一个像我大哥启功这样的好老师,用他的学识智慧来影响我,我也学不到中国书法的真谛。这也是一种机缘。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就很难在艺术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我的兄长,也是我的恩师启功在世的时候,一直鼓励我要在艺术上不断求索,对社会尽责尽力,而对名利地位看得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