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虎 肖 霄 朱永柏 周万洋
静压管桩浮桩原因及处理措施研究
汪 虎 肖 霄 朱永柏 周万洋
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具有承载力高、成本低、施工噪音低、工期短、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近年来已在沿海和内陆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如施工工艺不当,可能产生浮桩现象,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静压管桩浮桩原因及处理措施,提出解决桩体上浮的有效技术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某工程占地面积约10000m2,建筑面积60000m2,为10~25层框架结构,地下室2层,基础开挖至地面下6m;该场地地势平坦,地下水位埋深2.0~3.2m。
根据勘察资料,工程基础采用PHC500、600管桩,桩长 24m、26m,总桩数约1000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2100kN。
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先期施工了6根试桩,达休止期后进行静载试验,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后按工程桩要求进行施工,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按照设计要求和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对该工程的工程桩进行承载力复测,11#桩沉降 49.69mm、178#桩沉降 71.96mm、204#桩沉降91.93mm,Q-S曲线见图1。
依据规范判定所测桩均为不合格桩,主要原因是桩端与其底部持力土层产生了较大的空隙,应对类似桩进行处理。后对该工程桩的桩顶标高进行严格复测,发现与设计要求有较大出入,约占总桩数52%的工程桩桩顶标高与设计标高上浮3~10cm不等。
浮桩是沉桩时挤土余地不足而产生的挤土效应,从而带动桩间土及桩向上移动,同时由于沉桩数量的不断增加,土体机构产生较大的改变,土体中的水压力急剧上升,产生了超空隙水压力,也使桩间土及桩向上位移,从而使桩端持力层产生了较大的空隙。一般来说,当桩受荷载作用时,如果荷载大于桩与桩间土的摩擦力时,桩的下沉量会突然加大,但继续加载,桩的下沉量会趋缓。从11#桩、178#桩的Q-S曲线结合地质条件和施工情况判定,都出现了浮桩,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该区域为群桩,桩间距离较小。
(2)该工程地质主要为粘性土,且土层较厚,地下水位偏高,桩较长。
(3)施工时没有采取预钻孔或降水等措施,减少挤土效应和降低超空隙水压力。
(4)施工速度太快,每天沉桩30~50根。
(5)对于群桩施工没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采取跳打,先深后浅、从中间到边缘沉桩。
对有浮桩情况的工程桩向外进行跳打复压,复压压力控制标准和工程桩施工时一样,即为终压值5200kN,复压5次,最大沉降量不超过5mm。从复压情况来看,基本都在30~60mm,个别达到110mm。
对于场地边角或静压机无法施工的浮桩,采用高压注浆工艺处理桩端与持力层之间的空隙。
桩基全部施工和复压达到检测要求后,根据设计、实际施工及历次检测情况,选取3根具有代表性的桩进行静载试验,另选取5根具有代表性的桩进行高应变检测,低应变按工程桩总桩数30%抽检。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该工程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桩身完整性及接头质量均符合要求。
图1 试桩Q-S曲线图
通过对该工程的实践及其他类似工程分析,对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施工前,应根据地勘、设计及规范和场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尽力避免浮桩现象的产生。特别是当桩比较密集,桩周土为饱和粘土时,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该高度关注可能会产生浮桩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可避免浮桩产生:
(1)进一步探明地质情况,对群桩宜加大勘察布孔密度。
(2)加强施工过程中桩顶标高监测。对已经施工好的工程桩桩顶标高要进行测量,桩顶标高复测频率依据施工情况进行,但每2天应不少于1次。
(3)施工时采取预钻孔或降水等措施,减少挤土效应和降低超空隙水压力。
(4)控制好施工速度,不宜太快,应依据规范按照合理工艺进行。
(5)对于群桩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采取跳打,先深后浅、从中间到边缘沉桩。
对于已经产生浮桩的工程,宜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采取复压。对有浮桩情况的工程桩向外进行跳打复压。
(2)采用高压注浆。对于场地边角或静压机无法施工的浮桩,采用高压注浆工艺处理桩端与持力层之间的空隙
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2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