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莲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针灸医生在辨证论治之前,当先诊脉。目前,诊脉方法常用的有寸口诊法[1-2]、人迎寸口对比诊法[2-7]、三部九候遍诊法[8]。寸口诊脉法是最简便实用的诊脉方法。诊寸口脉可以判断出五脏六腑的虚实[1],也能判断出十四经脉的虚实,兹论述如下。
病人把手伸出与心同高,自然侧置(掌心侧向),医生左手诊病人右手的寸口脉,右手诊病人左手的寸口脉,双手寸、关、尺三部脉位定取方法跟常规诊寸口脉定寸、关、尺脉位法一致。
指尖斜置寸、关、尺脉位皮肤上为轻取(浮取),轻取所得之脉为表脉,表为阳,表脉候阳经的虚、实或正常状态,即轻取脉力相对弱为阳经虚,轻取脉力相对强为阳经实,轻取脉力不强不弱为阳经正常;之后重按至肉骨之间为重取(沉取),重取所得之脉为里脉,里为阴,里脉候阴经的虚、实或正常状态,即重取脉力相对弱为阴经虚,重取脉力相对强为阴经实,重取脉力不强不弱为阴经正常。
根据《难经·十八难》和《脉经·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得知:左寸脉候小肠经和心经,表脉候小肠经,里脉候心经;左关脉候胆经和肝经,表脉候胆经,里脉候肝经;左尺脉候膀胱经和肾经,表脉候膀胱经,里脉候肾经。右寸脉候大肠经和肺经,表脉候大肠经,里脉候肺经;右关脉候胃经和脾经,表脉候胃经,里脉候脾经;右尺脉候三焦经和心包经,表脉候三焦经,里脉候心包经。
寸、关、尺三部脉轻取弱(脉动乏力),重取强(脉动太有力),临床意义为阳经虚,阴经实;寸、关、尺三部脉轻取强,重取弱,临床意义为阳经实,阴经虚;寸、关、尺三部脉轻取重取都弱,临床意义为阳经和阴经俱虚;寸、关、尺三部脉轻取重取都强,临床意义为阳经和阴经俱实。例如某人右关脉轻取和重取都弱,就是胃经和脾经都虚,轻取强,重取弱,就是胃经强脾经弱;某人左关脉轻取强,就是胆经实,左尺脉轻取弱,就是膀胱经虚,右寸脉重取弱,就是肺经虚等,余同理。左右寸、关、尺三部脉轻取都弱,临床意义为督脉虚;左右寸、关、尺三部脉轻取都强,临床意义为督脉实;左右寸、关、尺三部脉重取都弱,临床意义为任脉虚;左右寸、关、尺三部脉重取都强,临床意义为任脉实;左右寸、关、尺三部脉轻取重取都弱,临床意义为督脉和任脉俱虚;左右寸、关、尺三部脉轻取重取都强,临床意义为督脉和任脉俱实。任脉独虚的脉象在针灸科少见。
2.1.1 《难经》 《难经·十八难》中详细论述了两手寸口脉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经脉的关系,并以此作为确定脏腑经脉疾病的部位,按照原文所述,如表1。
表1 左右手寸、关、尺三部脉和脏腑经脉配合表
2.1.2 《五行针灸指南》[1]《五行针灸指南》指出五行针灸采用的脉象定位出于《难经》,这种诊脉法经过日本针灸而流传至英国,脉象定位如图1所示。
图1 脉象定位
《脉经·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曰:“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左手关上阴绝者,无肝脉也……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左手关后尺中阳绝者,无膀胱脉也……左手关后尺中阳实,膀胱实也……左手关后尺中阴绝,无肾脉也……左手关后尺中阴实,肾实也……右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大肠脉也……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脉也……右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肺脉也……右手关前寸口阴实者,肺实也……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右手关上阴绝者,无脾脉也……右手关上阴实者,脾实也……右手关后阳绝者,无子户脉也……右手关后阳实者,膀胱实也……右手关后阴绝者,无肾脉也……右手关后阴实者,肾实也”。
《难经·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即浮取脉弱是阳虚,浮取脉强是阳实;沉取脉弱是阴虚,沉取脉强是阴实。
根据《中医诊断学》[9]载录滑伯仁《诊家枢要》说:“初持脉,轻手候之,脉是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叫轻取或浮取;轻取所得脉象候阳经和阳腑;用重指力按在肉骨间,叫重取或沉取,重取所得脉象候阴经和阴脏。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支节。”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10],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因此,经脉是运行五脏六腑气血到体表及全身各部的主要通道。经脉之气血源于脏腑之气血,脏腑气血盛,则经脉之气血盛;脏腑气血弱,则经脉之气血弱。所以寸口脉寸、关、尺三部脉的强弱能反应脏腑气血的强弱,也能反应经脉气血的强弱。
手足六阳经交督脉于大椎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手足六阳经的气血都旺,则督脉的气血旺;手足六阳经的气血都弱,则督脉的气血弱。手足六阴经交任脉于关元和中极穴。手三阴经通过足三阴经而与任脉发生联系,任脉为“阴脉之海”,手足六阴经都旺;则任脉旺,手足六阴经都弱,则任脉弱。
通过分部位诊寸口脉可知何经虚何经实,如颈项痛的病人,左尺脉浮取弱,是膀胱经虚;左关脉浮取强,是胆经实;右尺脉浮取弱,是三焦经虚等。又可知经脉之间是否平衡,如右寸脉浮取弱,沉取强,说明大肠经与肺经之间不平衡;右关脉浮取强,沉取弱,是脾胃经之间不平衡。同时能够指导针灸配穴和针刺补泻手法的应用,例如对虚弱经脉的治疗,可取其本经的母穴针刺,用补法,还可用灸法;对盛实经脉的治疗,可取其本经的子穴针刺,用泻法,不可用灸法;对不平衡经脉之间的治疗可应用其络穴等进行治疗。
慕某某,女,45岁,因“双侧颈项疼痛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麻木2年多”于2010年4月初诊。2年前病人曾在某三甲医院做过颈椎CT检查,诊断为“颈椎病”,做了颈椎牵引和按摩治疗,颈项疼痛消失,手指麻木没有减轻。目前又见轻微的颈项疼痛,经人介绍来我院针灸门诊诊治,症见:双侧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麻木,伴颈项轻微疼痛,睡眠差。检查:双侧胆经风池穴下方、三焦经的天牖穴和小肠经的天窗穴压之发紧疼痛,脊柱叩击试验(+),臂丛牵拉试验(+)。舌质淡红,舌苔白,左寸脉、左关脉浮取无力,右尺脉沉取弱。诊断:中医:颈痹(胆经、小肠经和心包经虚);西医:神经根型颈椎病。治则:补胆经、小肠经和心包经。治法:病人取坐位,用顺和牌0.30 mm×40 mm毫针刺双侧颈项部的阿是穴,得气后出针,再让病人仰卧,用同样规格的毫针针刺双侧的通里、悬钟、光明、内关和关元,补法,留针30 min,同时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和双内关穴30 min,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共治疗13次,手指麻木和颈项疼痛全部消失,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经络之气源于脏腑之气,脏腑气足,则经络气足。关元是小肠的募穴,灸之可以补小肠,即是补小肠经,小肠经和胆经是子午对冲经,对冲经气血互相输注[11],小肠经经气充足,则胆经经气充足;针补内关,加上艾灸内关,则补心包经的力量更强。通过上述治疗,补足了胆经、小肠经和心包经之经气,则病可愈,说明寸口脉象能指导经络脏腑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诊断学》没有要求分寸、关、尺三部诊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12]也说:“诊脉须先定六脉的整个大体,切不可以先注意关脉怎样,寸脉怎样,尺脉怎样。先诊整个大体,诊出大体是阳虚是阴虚。”但是作为针灸医生,只知道阳虚阴虚或气虚血虚无法分经选穴治病,应该要明确经脉及脏腑虚实,以及脏腑经脉之间的平衡是否失调,只有这样才能选择相应脏腑经脉上的穴位来治疗。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认识到把寸、关、尺三部脉的强弱能判断十四经脉的虚实,并认为其准确率能达到90%左右,诊脉经验越丰富的医生,脉诊的正确率越高。但是脉象有时候会表现假象的,多数见于受寒性疾病、疼痛性疾病和肠道有宿便者,病人某经脉本质是虚的,但在其相应部位的脉象上有时会出现弦脉或紧脉,这类病人经过针灸治疗后,其弦脉或紧脉会消失,从而出现虚弱的脉象,有时患者心情和活动状态等也会影响诊脉的准确性,值得注意。
[1][英]诺娜·费兰格林.五行针灸指南[M].龙梅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62-64
[2]李勇,郑志杰.《内经》中脉诊的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3):213-215
[3]熊大昌.人迎寸口对比诊断法临证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0):86 -87
[4]赵京生,孙英霞.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与经脉辨证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5):345 -348
[5]高建芸,赵京生.人迎寸口脉法及其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J].中国针灸,2003,23(7):427 -428
[6]罗鸿宇.《内经》经络虚实辨别方法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10,30(8):683 -685
[7]祝华英.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48-49
[8]段延萍,周杰,范晔,等.《内经》、《难经》寸口脉诊法机理探析[J].陕西中医,2006,27(11):1448 -1450
[9]邓铁涛,郭振球.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4
[10]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11]谢感共,蒋垂刚,徐信山.子午对冲气血互注理论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5,25(10):709 -710
[12]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