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娟
溧阳市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破解对策
丁晓娟
改革开放以来,溧阳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缓解就业压力、活跃城乡市场、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人才、融资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加上溧阳市政策环境还不尽完善。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自有资金不足,外部融资困难。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是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溧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口企业占比1/3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尽管央行已连续下调银行“两率”,各级政府也多次强调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上升现象依然突出。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银行贷款规模的压缩,首先选择的是经营规模小、资产质量差、抗风险能力低的广大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在银行压贷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只能寄希望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而小贷公司以其月利率2%左右放贷给中小微企业。利息如此之高,企业无疑是饮鸩止渴。个别企业甚至迫于无奈,走向高利贷的不归路。面对艰难时局,部分中小企业主动选择停产、半停产,甚至关门歇业。
行业分化严重,抗风险能力弱。溧阳市工业的四大传统支柱行业两极分化严重。输变电行业、机械行业在逆境中实现了强势增长,增速分别为12%、13%;而冶金行业、建材行业2012年以来却一直呈现低迷态势,并呈现全行业亏损态势。另外,全市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存在分散化经营现象。中小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园区的辐射作用。加之中小微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人才缺失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全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职工素质低、人才缺乏、人才战略规划缺乏、激励措施单一等问题。溧阳市的中小型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临时招聘急缺人才的现象,很少有制定系统的人员招聘计划、替补计划、退养计划、发展规划等。企业对员工的激励还主要是以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为主。溧阳市统计局对企业最急需的人才统计情况表明,目前企业急需人才排名第一位的是技术人员,接着依次是熟练工人、销售人员、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由于技术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影响了企业对市场的预测和把握能力,生产的盲目性很大,劳动生产率明显偏低,许多中小企业还未意识到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职工与企业之间的亲和力较差,企业不能从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和打造优秀企业文化的角度来加以趋利避害,致使一些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流失,部分企业自身陷入既无法孕育人才,又不能有效招募和积蓄人才的两难境地。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溧阳市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对中小企业还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对中小企业管理的工作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导致对中小企业管理工作效率低。
中小企业既是大企业成长的摇篮,更是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强财力,保障社会稳定的主导力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
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切实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二是要健全担保风险的分散、补偿和激励机制,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需要,提高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三是要积极构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四是要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管理方法和鼓励措施,争取更多的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
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各类民间商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机构为依托的多方社会资源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是要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另外,项目建设中的审批、收费问题,也建议政府加以监督。同时,深入开展“优质服务进百企”活动,以创建“三型机关、五星部门”为抓手,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化解要素制约,千方百计为广大企业、重点项目排忧解难,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危机,加快转型升级,赢得发展先机。
发展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加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小企业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抓紧抓好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一是要发展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是中小企业规避风险、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到产业园区集中,发展专业化、有特色的工业园区,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二是要加快技术创新。从原来以粗放、低端、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为主,转到做研发、做品牌、做整合、做高端市场、做服务等。政府部门要做好培训工作,引导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鼓励、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加大省级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对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项目的支持力度。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原有传统产业,而是要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传统企业升级要以高新技术为发动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档次和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并通过进行工艺流程的技术创新,实现生产工序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应注意从传统产业中剥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积累、能力演进,实现产业整体升级。引导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信息化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和支持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模具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努力满足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和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
三是要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名牌产品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培育和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业国内外知名度。
责任编辑:钱国华
作者单位:(中共溧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