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初春一場沙尘暴的灰霾天中,学者秦晖的新书座谈会在北京某大学举行,前来与会的有包括钱理群、江平等中国知识界首屈一指的学者。他们讨论的话题,即秦晖新书的名字:《共同的底线》。
学者的讨论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我们的共识是什么?”2.“如何才能取得共识?”而对于这两个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是最基本的问题,学者们却找不到答案。
这并不让人意外。这些年来,相互攻击、反目、站队、无休止的谩骂,已经让整个知识界充满着各种戾气。学者们多有感慨:以前持不同意见的人还能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现在见面难免相互怒目而视,坐下来甚至就得掀桌子。
于是,在《共同底线》的讨论会上,有人戏说,所谓共识,恐怕只是“同一片灰霾天,同一场沙尘暴”。
学界的这种非理性延展到了公共平台。尤其是在网络上,对于公共问题的讨论充满语言暴力。人们用恶毒的语言相互攻击,给自己视为仇敌的对方贴上各种标签,“左派”即“五毛”,“右派”即“汉奸”,“儒家”即“国师”……我们民族最应该具有理性精神的思想文化界中的一些人, 充斥着语言暴力甚至身体暴力,约架,群殴,扔菜刀……
理性不再,斯文扫地。
一个成熟社会,理应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多元社会。尊重、包容异己,这看似容易,但确实需要理性精神、民主精神的心理建设和社会建设。
在我们的这组报道里,我们选取了茅于轼、汪晖、秋风三位学者,呈现他们的思想和人生。这三位学者,要么在公众舆论中受到攻击,要么在学界备受争议。其争议的原因不同,而他们应对攻讦的方式也各异。茅老的谦谦君子之风,汪晖的孤傲缄默,秋风的直道而行,他们的态度背后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时代印记,也有个人的修为积累。
我们试图带着读者走入他们的精神世界。鄙薄与嘲讽,很多时候是出于不了解或者拒绝去了解。他们并非完人,主张也并非唯一正确,但给他们贴上标签并以诛心之论处之,甚至对他们喊打喊杀,显然既是对他们个人的不公平,对建设多元社会的努力也是一种毁灭。
陈寅恪先生曾说,“真了解”是对论者的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何尝不是呢?对于自己并不了解甚或并不赞同的,需放下党同伐异的狭隘之心,表一种同情,这是“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思想需要质疑,学术需要批判,但必需建立在相互尊重、理性交流的基础上。
让我们大声呼唤理性,倡导包容,重建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