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桂杰
【摘 要】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将古建筑的历史因素进行完整的传承与表达,便是今天古建筑保护的真正意义。文章重点对云浮市古建筑的保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管理
云浮市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代称为新、泷二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现存的古建筑,从建筑规模、建筑工艺水平、建筑特点等各方面均能充分表现出各个时期的经济形态、政治与文化的水平。特别是明清建筑物既有岭南建筑风格与特点,也具有西江南岸地区的地域特色。在岭南(珠江)区域文化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明清建筑——占主导地位
云浮有两大主要水系,分别为南江(古称泷江,现称罗定江)和新兴江,两江相邻,都是从南向北汇入西江,但却有不同的风格与特点,两江之间的地方正好又包容了两个不同的建筑形式。
明清建筑以新兴布乾、枫洞、良洞、水湄村和云安南盛铁场村为代表,普遍门与天井较小,开间狭窄,瓦面低矮,空间不大,又不开窗户,采光不足,有些甚至不开正门,仅开侧门,但墙基大部分采用夯土或白砂岩砌筑,砖块体大、厚重,瓦块宽长、特厚,上盖筒瓦。外部装饰古拙,内部简陋,少装饰,整座建筑牢固实用,明代的建筑风火山墙用筒瓦砌成龙脊状小镬耳,清代稍有变化,形式多见为官帽样。近现代岭南所见的“竹筒屋”就是从这种建筑演变而来的。村落的布局整齐划一,一般都纵横布置,成列成行,早棋盘状,道路、排水均统一规划,建筑形式也相当统一。以新兴六祖镇水湄村为例,这是一个叶姓村落,房屋一列横排6座,共有近20排,100多座房屋,基本一个式样,纵横巷道路与排水系统统一,横巷两侧设有小门,整座村落对外封闭,对内开放、平等。该村又称将军村,曾任国民党广州警备区司令叶肇和原我国外贸部部长叶季壮都出自该村,除了叶肇故居曾作改动外(式样略有改变,增置了洋式阳台和花坛,但高度不超越相邻房屋),其余均统一格式,包括门、瓦面和脊饰等,并无例外。枫洞村、布乾村、铁场村都有成排成列,排列有序,10多间古建筑组成充满古韵味的古村落。
新兴江流域的建筑工艺以夯土筑成,如云安县南盛北村的炮楼七屋高墙都是由夯土到顶。铁场村的古民居的40个镬耳全部由夯土筑成,天井沿及地面也是灰砂土夯实筑成,独具特色。
南江水系的古建筑以郁南连滩、大湾、罗定双东大同和冲表等地村落为代表。乡村聚落以散点布局,除了部分豪宅整齐排列外,大都各自散开,因为讲风水,重视相地学,追求依山傍水,所以房屋随地势升高级抬高,层层叠叠,方向基本上是朝向乡村的中心,这个中心并不统一,或道路、或池塘、或宗祠、或牌坊、或书房,以村落地形特点而定。居屋普遍厅堂开间阔,大门高大宽敞(豪宅多置屏风,中公神楼),天井大,采光充足。每个村落都以宗祠、祖屋或者豪宅为村中的标志建筑。大宅多为合院式布局,从三座到十二座相组合,如常见的九座屋,分为横三排,纵三排,中间以通巷纵横相连,大门外有地坪、围墙,围墙外有池塘,屋后有小园,加上两侧厢房,前院桥厅、花厅,瓦脊层叠结磊,勾心斗角,有“一木成林”的感觉。门屏、窗户、梁脊、檐口各种木石雕刻、灰塑、壁画,式样千万化,色彩鲜艳夺目,画面造型千姿百态,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其中又以灰塑和壁画的艺术价值最高,建筑工艺以使用红砂岩雕石最具特色。水磨青砖和凹型青砖的使用,青砖包泥砖的“金包铁”砌法也别具地方特色。每座大宅都是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小天地,屋内门窗多达100多个,而且每个厅房都有天井相连,通风透气、采光和排水性能好。风火山墙(俗称镬耳)也从实用性转变为装饰性,很多镬耳的灰塑都十分精美而且高大,最高的可比墙体一倍,玲珑浮凸。因此,镬耳往往成为村中的建筑精华,加上地基逐级升高,远看时景观尤为华丽精美,这些大宅与村中的牌坊、社坛、古祠、书院、古井、古树等相互呼应,构成一幅明清乡村民族风情画。如郁南县大湾镇大湾古寨。罗定滨梁家庄园与古墟相邻,并建有码头、粮仓、炮楼和石板小路,更有规模,其中的“九座层”最为突出、显眼,主次分明,布局合理,为古村落的佼佼者。
2.历史与现状——亟待保护与抢救
云浮现存的古代建筑,最早可以推至明中期。能够完整保留明代架构的有新兴豪头村镬耳屋、枫洞村与布乾古村落、云安县南盛铁场镬耳屋和罗定素龙黄氏宗祠、冲表十镬耳屋等。象枫洞村、布乾村、铁场村等明代的古村落,在岭南已屈指可数。明末清初的,或者保留明代风格的,清代重个时增加了新的建筑内容、具有明末清初特点的建筑有罗定楼脚民居、谭御史祠、刺史祠、新城欧屋、云城吴屋等。清中期的建筑有新兴大稳村民居、云安陈公祠、郁南光仪大屋、大夫第、冷水中宪第、余公祠等。清末建筑有罗定梁家庄园九座屋、双东大同倒流榜民居、新兴良洞村、水湄村落民居、云安富林民居、耀德书院、云城凤岐里民居、郁南大湾民居、连滩天花塘、竹围村民居等。这些建筑的分布说明了明代新兴的经济文化以南江流域的进步而并进,是历史文明的见证。当时南江流域仍处于瑶族社会为主体的社会形态,未形成规模村落,新兴江流域中虽然形成几个大的村落,但社会形态仍不够稳定,村落的建筑带有防御性、建筑牢固、门小窗少特点,建筑集中,居住环境和条件较差。到了明末,罗定州的建立,使南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崛起,逐步趱文明定州实行“募民占籍”的做法,大量吸收移民,使得各地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在罗定州融汇与交流,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正由于这种文化交往与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清代南江民居文化大放异彩,建筑形式多样化,建筑工艺水平和建筑艺术日臻成熟完美,成为岭南具有独特风格的南江建筑,文化的包容性与社会的开放性成为这些建筑的最大特色。
云浮市古建筑的现状和处境令人甚忧。越是年代久远的古建筑,问题尤为突出,亟待保护和抢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状况:无人管理,任其自然损坏,而且随时有湮灭危险。很多明代建筑基本无人居住。如新兴布乾明代古村,几乎全部人去楼空,仅留下一座座房屋空壳。云安南盛铁场明代村落,只见整齐排列40个镬耳,但夯土墙体已风化,屋内全部用来堆放柴草,曾因失火而烧掉了三间,幸得村民扑救及时,才幸免于被全部焚毁。罗定冲表十镬耳屋也是塞满一屋稻草一失火则全屋会被化为灰尘;随意拆除或改建。有些古建筑虽然有人居住,但无能力维修,一有损毁便随意改建,使原有古建筑改变原貌。如罗定双东倒流榜民居和郁南连滩竹围村都有拆低镬耳,改建水泥阁楼现象。像罗定楼民居、新兴大稳民居,都有倒塌后无人管理现象,破烂的居室往往成为吸毒者藏身之所;产权不清,只使用不维修保养。如罗定梁家庄园,分属于黎少中学和粮所,现已不使用,亦不再承担维修责任。有些大屋原为地主产业,土改时分给农户,不再使用时也不再修葺,或者把部分物件拆走,造成整座大屋支离破碎,断壁残墙,十分难看;违反《文物法》规定,乱改乱建,在修葺过程中破坏文物原状。如罗定黄氏宗祠、郁南连滩张公庙、新兴国恩寺和九屋岩等都非常突出。
3.建筑价值——历史、艺术、科学研究
云浮目前存在的古建筑,主要的建筑价值表现出在三大方面:(1)历史价值,我市古建筑大多是明清建筑,能全面反映我市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形态,是我市历史发展的文物证据,对研究我市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艺术价值。我市古建筑是全市劳动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特别是明清两代能工巧匠所创造的建筑文化,包括建筑工艺、木石雕刻、灰塑与壁画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艺术水平代表了该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特色,特别是一些灰塑与壁画,近代人也难达到如此的艺术造诣,这是前人留给我市的一份文化财富,值得很好的继承与弘扬;(3)科学研究价值。我市古建筑,特别是明清村落的聚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我们可以从中探讨乡村的布局、居住环境的合理利用、建筑的选址、地理学(建筑地形与座向)房屋的布局、生活习惯等,以保证我们居住环境的优化与持续发展。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用,建筑工艺的应用、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等各方面很值得研究与探讨。
4.保护利用——合理利用强化管理
云浮的古建筑是反映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又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是我市人文精神的载体,有加强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古建筑与其他文物一样,是不可再生的,一经损坏便难以恢复。我市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首先要按原貌进行保护,其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利用,加强管理”,利用是有效的保护,只有分级加强管理,才能合理利用好。
为此,要深入开展全面文物普查,重点对古建筑的近现代纪念性建筑物进行普查,进行丈量与登记,摄影及测绘,将我市的明清古建筑登记备案;实行分级管理,经普查确定,选择符合条件的逐级申报为国家、省文物保护单位,各市自行公布一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及尚未核定公布的古建筑,由市县文化文物部门予以登记公布,或者作为文物点,由镇级文化站协助管理;选择一批重要的文物建筑进行重点扶持修葺,将其纳入我市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并报人大审查备案,每年维修三五处,用5—10年时间,将一批市计划重点扶持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葺;文化建筑属于政府的三大建设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项。
5.结束语
总之,保护古建筑遗产需要全民参与,共同保护,要恢复其固有的原始感觉,积极保护古建筑所处的环境,保护历史街区,还古建筑遗产一个原貌.一个固有的原始风格.原有的历史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