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铮
【摘 要】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设备检修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了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策略理论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对电力系统设备检修的科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设备;设备检修;科学策略
引言
电网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命脉,其运行情况直接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稳定快速发展。所以,对电网设备实施合理科学的状态检修,发现设备问题于萌芽状态并及时解决,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综合分析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一、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研究意义
状态检修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通过一套特殊的程序来为设备和零件确定有效的、经济的预防检修任务,并规定检修或监测间隔的一种系统方法。电力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是整个电力系统各项输送、配电环节持续、高效能运转的必要保证。因此为了促进电力系统的高质量服务与高水平发展,对其系统中的电力设备进行科学的状态检修是十分必要的。在众多检修手段中,选择与电力设备服务特点相适应的检修策略能尽早的发现设备中内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故障因素进行合理的排除,杜绝电力设备处于长期带病作业的不良运转状态。一般来讲,科学的状态检修策略可以使电力设备的利用率提高至少五个百分点,同时可使后续电力设备的大面积检修费用节约近30%,由此不难看出,开展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科学策略研究势在必行。
二、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存在的主要存在问题
电网设备状态检修体系主要包括状态评价、风险评估和检修策略。科学、客观的状态评价是进行风险评估和确定检修策略的必要条件,风险评估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制定检修策略是状态检修的最终目标。在状态检修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缺乏完整的设备状态检修策略体系,对现有电网设备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综合分析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建立起基于状态的电网设备风险评估模型以及基于风险的检修策略,并且无法对状态检修对于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影响进行评价。
2、状态监测技术有待完善。状态监测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获取状态参量数据信息的主要手段。由于受到现有检测技术水平及现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供电企业的实际操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停电试验为主、带电测试和在线监测为辅的状态监测手段,无法实时、准确的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因而需要引进先进设备,进一步完善状态监测技术。
3、各专业工作缺乏联系,不成体系。使各种数据信息完整化系统化的是状态检修工作的前提条件。从供电企业现有的数据信息采集情况来看,由于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运行数据分别由不同部门完成,因而各种数据信息各自孤立,没有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为数据分析处理带了不便,无法为状态检修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4、设备运行维护指导依据需进一步优化。目前,尚无针对状态检修工作而制定的明文规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按照传统的定期检修规定执行,例如停电试验和巡视维护按周期进行,技术改造和检修安排按规划完成,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全面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标准和规程,使状态检修有理有据,有文可依。
三、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科学策略
状态检修有着传统检修模式所不具备的检修优势,其能够全方位地达到检修目的。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电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而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话,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状态检修一改以往传统检修模式的钝性,凸显其独具的灵活性,对电力设备实行全方位控制,从而实现了及时检修、实效检修。
1.设备状态监测
电力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其中电力设备的集成机构也较为繁复,要想对电力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测,让状态监测落实到位,就必须凸显出状态监测的系统性、智能性。这就要求电力检修人员必须能够熟练运用监测系统对电力设备进行监测,同时电力企业也应该安排相关监测人员进行轮班,做到实时监测和全方位监测。此外,仅仅依靠监测系统并不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的效率,在应用监测系统的同时,相关检修人员还应该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解体并作现场检修,避免因监测系统的缺陷而造成电力设备检修延误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保障人力与物力的配合得当,充分体现监测工作的系统性与智能性,凸显监测效果。但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解体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解体步骤进行,否则极有可能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害,不但达不到检修目的,而且会严重阻碍检修进程。
2.状态检修模式中的检修决策
检修决策是影响整个状态检修成效的根本性阶段。在这一阶段,检修技术人员必须能够做到全方位地考虑检修工作的要点,从实际出发,以经验为依据,制定一系列检修策略,让检修工作更具实效。但在这一过程中,检修人员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的检修规范进行检修,从检修的工具、方式到替换零件的选择,都必须做到合理、可行、规范,从根本上落实状态检修工作。这就要求检修人员在检修前对所设计的检修方式作严格、细致的可行性分析,召集相关人员一起讨论,让整个可行性分析工作全面化、系统化。
3.抓好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应用
在线监测是推行设备状态检修的关键技术支撑,由于它能在运行状态下连续进行测试,因而能及时、有效地发现设备的早期缺陷,并据此确定检修时机。由于在线监测技术自身的难度决定在线监测技术的商品化、实用化进程较为缓慢,因此,应适当引进比较成熟的在线监测或离线检测技术与装置。应当指出的是,应加强与变电站、配电室新投入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等单位的紧密合作,考虑设备投入使用后与监测装置的统一配合,加快在线监测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4. 状态检修模式中的设备诊断
设备寿命评估与决策控制有效的延长电力设备使用寿命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控制电力设备的寿命损耗,通过状态检修合理的评估设备寿命期限。一般来讲寿命的评估准确度是与设备的状态检修频率成正比的,初次的状态检修只能依据经验进行,随着检修数据的丰富积累,则能促进电力设备寿命评估准确度的提升,因此合理控制两者之间的正面影响效应十分必要。促进电力设备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的稳步过渡是电力系统建设长期奋斗的目标,为了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大力引进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及相关的数据库技术,从而使电力设备的全过程检修数据及操作信息能有效的整合,并依据科学的决策体系控制引导使之物化为设备状态检修有力的决策工具。精准的状态检修离不开设备故障状态诊断的科学支持,而准确的诊断又必须建立在完备的状态监测系统之上,尤其离不开在线监测的实时数据传递。因此为了构建完善的状态监测系统电力企业必须逐步取消带有指令性的计划式检修方式,而采取科学的指导性状态检修控制,以预防性检修、状态性检修为主,促进事故检修与两者的充分融合,并完善构建以状态检修为重心的主动性、专业性状态检修模式。同时依据网络优势科学组建层次化、综合性的在线监测系统,依据寿命管理的科学预测解决复杂的边界状态监测问题。
四、结语
总之,在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实践中我们只有树立明确的设备可用率高标准及综合完备的检修目标,完善构建在线状态检修系统,科学的实施故障预测评估,才能在提升设备基础可靠性的同时切实降低电力系统的设备检修费用投入,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