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尔东尘
“城市群蓝皮书”《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报告(2013)》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在人口、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和城市层级体系的发展相对均衡,但同时指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看,其城市群经济落后于珠三角地区。”
据了解,“排名指数”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历时三年完成,研究对象为中国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研究范围共涉及34个城市,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的范围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镇江、常州、湖州、嘉兴、宁波、舟山、绍兴15个城市;珠三角为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九个城市;京津冀为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城市。
据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教授刘士林介绍,该“排名指数”基于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框架》,是目前对城市群发展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体系。此外,各项数据均来自以官方统计年鉴为基础自主建设的《中国城市群数据库》,真实可靠。
在一级指标中,城市经济指数直接反映了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其下所设 “可持续增长指数”二级指标,包含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五个三级指标。通过指标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增长指数”不容乐观。
以工业废水为例,在2007至2010年间,长三角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分比为438489万吨、416680万吨、418957万吨和418404万吨,而京津冀的工业废水排放在120000万吨左右,珠三角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在130000万吨左右。
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上,长三角城市群也“遥遥领先”,尽管在2008、2009年间微有下降,但2007和2010两年的排放量均高达1600000吨以上,而珠三角城市群的排放量为500000吨左右,仅为长三角的三分之一。此外,长三角的工业烟尘排放量与京津冀大抵持平,均为400000吨左右,但明显高于珠三角城市群的150000吨。
基于以上指标,专家认为,环境问题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普遍问题。在城市群中,由于集聚了大规模人口和经济活动,因此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更加突出。在三大城市群中,均存在着“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但以长三角最为严重。研究表明,“长三角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使这一地区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趋于共性化,如矿物资源严重短缺;工业原材料大都仰赖外部供给;耕地资源被大规模非农田占用,受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的土壤增多等。
长三角跨界水污染非常严重,京杭运河长三角地区段、太湖、长江中下游段、钱塘江段等水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研究显示,在长三角核心区域的16个城市中,有14个属于酸雨控制区,江苏南部、上海和整个浙江为酸雨的重污染区;核心区域1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因长期超抽地下水,引起区域性地面沉降与地表裂缝等灾害。
因此,尽管长三角经济增长指数在三大城市群中最高,但受生态指数的拖累,很难在短期内成为中国首位城市群、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梦想。
“如果只看经济指数,长三角要优于珠三角,但如果加上可持续发展指数,我们实际上已落后于珠三角了。”刘士林认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过大,需要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据介绍,这些问题的形成,与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新静副教授认为,上海的固定资产投入比珠三角高,显示出上海在资本投入上力度很大,但人均GDP仅比珠三角稍高,加之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都是珠三角的二到三倍,这说明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具体而言,珠三角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010年,珠三角城市群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3.58%,而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同为42.16%;珠三角城市群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5.71%,远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41.83%,同时也高于京津冀城市群的53.84%。
此外,珠三角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达到11.73万/人,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11.26万/人和京津冀城市群的8.15万/人。以上数据,既反映了珠三角城市群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情况,也表明其在第三产业上拥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从总量看,长三角城市群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最高,在2010年达到了3.14万亿,高出珠三角城市群69.24%,高出京津冀城市群51.01%。由此可得出另一个基本判断是:尽管长三角城市群在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上占据榜首,但质量有待提升。
刘新静认为,第三产业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成因是:“长三角地区要实现产业升级,打造高端的产业生产基地在某种程度上缺乏条件,但手中的低端、污染较大的产业也舍不得丢下,包括部分产业转移也舍不得转给其他地方。”她说,这已成为长三角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