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 丹
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当我和其他几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在会议间隙聊起十八大报告时,大家对“美丽中国”这个充满了温馨和憧憬的词汇都有自己的理解。
“美丽”二字虽说平常,但把“美丽”同“中国”串成一个词汇,这美丽就无穷大了。尤其在十八大报告中,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表述,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
中国因何而美丽?在代表们看来,除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民生是题中应有之义。来自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的基层党代表武荷香说出了心里话:“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解决了,养老金解决了,医疗逐步改革,城乡道路与园林绿化带都搞好了,我们觉得这就是‘美丽中国’”。
如何更好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何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让人民分享更多发展成果?
生动实践与巨大成就,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诸多启示。
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有这样一个社区:这里的楼宇不是新建的,却有着最先进的管理机制;这里的居民不是富豪,却有着服务周到的“贴身管家”。“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邻里和谐互助,生活丰富多彩”,这就是清泉街社区。
这里有一个称职的管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武荷香,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在十八大会议期间,武荷香曾经对我说:“听了报告后,我心潮澎湃,因为报告中实实在在地谈到了改善民生,提出‘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这对我们社区工作来说,是个好消息。这社区里的居民日子都好了,幸福指数提高了,不就是‘美丽中国’了!”
作为旧城区的老社区,清泉街社区贫困人口较为集中,共有1100位下岗工人、326位残疾人、125位孤寡老人和4名孤儿。
谈起社区,武荷香如数家珍,社区爱心超市使辖区近千位居民得到了爱心救助;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接纳老年居民26人,基本上解决了辖区空巢老年人无人照料的困境,也使双职工家属无后顾之忧,更放心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老年人健身活动室成为大家健身娱乐的好场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为辖区居民免费体检4次,并建立健康档案,还为老人、残疾人上门送医送药;社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集普法、依法、法律服务三位一体的“法务室”,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的普法需求,而且让社区的其他工作有法可依,化解了基层矛盾,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实现了呼和浩特市首家“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进社区,进一步加大了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清泉街社区图书阅览室为社区营造出了一股浓重的文化氛围;社区老人“百笑墙”,每年都进行两次更新维护,将辖区内每一位老人的笑容定格在居民的记忆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社区“爱老护老”的观念普及;寿星生日屋,专门设有社区80岁老人花名册,每逢这些老人过生日时,社区便会组织干部提着蛋糕、米、面、油到老人家中贺寿;社区还专门设立了爱心服务QQ群、社区微博、网络投诉邮箱等网络化平台,及时向广大居民公开,拓宽居民诉求渠道,目前,社区在实施爱心服务QQ网上办公以来,集中解决了社区内热点难点问题27件。
“回去以后,我想在社区建一个托老所,让更多的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再办一批老人小饭桌,给社区老人提供更多的方便;我还想完成老旧小区的管网改造和保温节能改造,让老城区的居民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以后的清泉街社区将成为生活更和谐、环境更宜居、文化更丰富、保障更全面的幸福社区。”
这是武荷香的美丽愿景。我想,这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因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一直在路上。
十八大胜利闭幕以后,我也和其他的基层代表一同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回到呼和浩特之后,我应邀参加了一次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
2012年11月23日,当我站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厂汉板村门前,看到漂亮整洁的楼房、鱼贯而出的汽车和写着“乾沁园小区”字样的门楼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农村吗?这分明就是城市中一座规划整齐、造型美丽的居民小区。
在乾沁园小区一栋楼房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里,我列席了20多名村委会的党员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在讨论发言中,大家的话题依然离不开“美丽中国”与民生。
一位76岁的老党员,世代居住在厂汉板村里。他指着墙上旧村的老照片说:“我们厂汉板村原来是远近最落后的村子,村里死巷多,巷道窄,弯巷多。村民闲散宅基地多,全村没有一条硬化路。一到下雨天长筒雨靴是村民必备的东西,给村民的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也成了卖雨鞋小贩做生意的好去处。你再看现在……”他走到窗前,指着窗外林立的楼房和整洁的街道,“你看。那个就是我家,三楼东边的阳台。”
如今,走进攸攸板镇厂汉板村,只见一排排安居富民房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小区里,宽阔的硬化路、棵棵绿树朵朵花香,让人耳目一新。村民在忙着平整院落,将自家的庭院收拾得干净、整洁。当问起村子这一两年的变化时,村民老张说:“过去,村民住的房子大都是土坯房,村里都是土路,牲口棚圈也都是随意搭建的,村民的日子过得不咋地。现在道路硬化了,房子是一砖到顶的,基础设施应有尽有,现在厂汉板村社区人民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厂汉板村委会主任岳彪向我介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2009年以来,厂汉板村紧紧把握城中村改造这个机遇,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早日安置失地农民住入新居,在困难多、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村委会多方筹集人力、资金,将厂汉板村一期住宅乾沁源小区实现设施全部配套,“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柏油马路、通电视”全项入户到位。在小区内建设了托儿所、幼儿园、副食商业门市、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和健身场所,实现了“五化、五通、五有”目标,让部分失地村民率先享受到城市人的生活环境。村委会还组建了自己的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安排了100多位剩余劳动力,建成的100多处商业门市,500多人从业,让村民不出小区大门就业上班,走在首府地区农村环境改善、安置就业、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的前列。
厂汉板村在城中村改造的同时,经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建设了呼和浩特北二环大型物流园区。总占地面积157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的物流园区,2012年12月底全部投入运营,可安置80多位村民就业。
厂汉板村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利用优势地理位置,还计划在3年内建成一坐写字商贸、物业管理、开发公司、产业服务综合大楼,打造呼市北二环最繁华、成吉思汗景观大街最亮丽的一处风景,为广大村民和各界人士提供服务。
在岳彪主任的规划中,还要着眼于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借助外力求发展。目前,厂汉板村先后引进了内蒙古财经学院、呼和浩特市公路工程局、大型物流公司和各类制造业等企事业单位36家,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现已建成的民营生产加工单位78家,开设饭馆、旅店、理发、娱乐、服务业286家,土产、日用百货超市49家,实现再就业1200多人,自然形成了北二环较大的商业服务网络和经济开发区。
厂汉板村实行承包土地与租赁地经营互利,把失地农民的经营逐步引向第三产业,使厂汉板村现代化设施农业和非农产业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比重高于首府农村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总量高于首府农村平均水平。
厂汉板村2011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幅度处于呼和浩特市农民领先水平;纯收入高出全市农民平均水平。全村可支配收入3.9亿元,2011年全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
十八大报告中,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题,强调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6个方面,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在这个特殊的民主生活会上,听到、看到了新农村的变化和村民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与希望。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从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
改善民生千头万绪,从‘强区富民’到‘富民强区’再到‘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发展战略先后做了三次重大调整。早在2009年内蒙古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就指出:“衡量经济水平既要看均匀数,更要看大多数,要关注均匀数下面掩盖的贫困题目,重视居民可以使用的实实在在的财富,让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这是美丽中国的美丽愿景,也是美丽中国的百姓福祉。美丽中国为人民而美丽。“美丽中国”,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美丽中国是一幅令人兴奋的画卷,真要落实在大地上,还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勤劳与智慧,靠我们每一个人的美丽心灵。可以预想,在“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等新理念感召下,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目标,会一个个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