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霞光 通讯员金山
走进位于闹市区的兴安盟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楼院虽然不大,有的检测室甚至是搭建的临时建筑,但到处整洁明亮,墙壁楼道井然有序地挂着格言警句、光荣榜、支部活动园地等内容,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质监文化氛围的同时,感到了质监人严谨敬业、精细求实、甘于奉献的精神。
在兴安盟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一台台精密仪器前,检验人员在认真工作着,从钢筋水泥的成分质量、液压气瓶、管道、水表、电表的质量到米、面、油、酒等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有无农药和化学制剂等不利健康的残留等,都在这些仪器前现出真相。记者第一次接触质监部门,感到新奇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质监部门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百姓吃穿住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这样的息息相关,他们是在用科学的武器,默默守护着百姓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护航。
用兴安盟质监局局长刘亚光的话说:“我们作为执法部门,必须严格公正,但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民生做好服务。在偏远落后地方,做到这点虽然很难,但我们必须努力去做。”在多年的不断探索中,兴安盟质监局采取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的措施:一是坚持“质量兴盟”战略统揽全局,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二是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力度,重拳出击事关国计民生的大案要案;三是推出“七大重点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百姓民生筑牢安全防线;四是大力扶持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五是深入开展“争创政府质量奖”活动;六是加强检验检测设备的投入,拓展监测范围,提升科学技术保障;七是严格生产许可,依法严格准入,扶持节能减排;八是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质量档案,建设信息平台,推进质量诚信示范区建设。在具体实施中,为加大推进力度,质监系统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质监主力、企业主体的“三位一体”作用,以盟行署名义下发了《2012—2014年质量兴盟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实施质量强盟战略和名牌带动战略的通知》,并与相关部门联手签署了《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合作协议》、实施细则及名牌产品评审管理办法等。
他们坚持“培育名牌、抓大培强、夯实管理、提高素质”的方针,主动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在严格执法、把紧质量关的同时,努力做到服务跟进,对于经检测质量指标达不到的产品,不是简单地出一份检测报告、一罚了事,而是追踪产品生产过程,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比如质计所检验的砖不符合质量标准,检验人员主动到企业,帮助查找是制砖的土不合格还是工艺流程有问题,总要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找出症结所在,直到再次检验达到标准。
在计量检测中,他们坚持标注净含量标准,缺斤少两不行,多了也会使企业损失利润。比如对内蒙古的名牌产品归流河酒,由于灌装计量不准,又怕信誉受损,总是调高计量。检验人员发现后,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调试设备,使净含量与所标注精确到允许范围。仅此一项,就使企业每年多创纯利300多万元。
质监局不断拓展扶持名牌的工作范围,面向有潜质的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或举办培训班,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ISO9000质量体系等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先后帮助31家企业建立了质量体系,帮助135家食品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标准245个、标准化备案登记1113项,帮助企业建立56个QC小组,培训企业人员1350人次。
同时,积极争取盟委、行署的支持,先后颁发了实施名牌战略规划意见、推荐申报办法、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府性文件。全盟财政累计投入奖励资金400余万元,极大调动了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到目前,全盟共扶持打造的自治区政府认定的内蒙古名牌产品已有15家企业的30种产品,还有6家企业正在申报兴安盟名牌,为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区名牌产品,搭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三级名牌培育平台。
在兴安盟质计所的一间检测室里,所长李秀芳拿起一根螺玟钢对记者说:“这种‘瘦身钢筋’害死人,本应生产100根的钢材,他生产了150根,用在建筑里看不见摸不着,却使建筑成为豆腐渣工程,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对这种不法分子,一经查出,我们就是要给予严厉打击。”为严格控制伪劣建材流入工地,2011年全盟实施了“瘦身钢筋”专项整治行动,对盟内9家建筑工地13个各种规格的钢筋进行检验;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2012年又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全盟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打击假冒伪劣建材、保障工程质量的建材打假战役。对建筑用钢筋、烧结普通砖、烧结空心砖、水泥砖、塑钢窗及建筑保温材料、涂料、水泥等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生产企业、建筑工地313家,抽样检验样品6类260个批次,使建材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液化气瓶、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关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全盟启动了特种设备普查整治工作,对“气瓶”两站、车载气瓶充装等进行了“百日安全”大检查,共检查使用单位258家,检查设备1824台,监督完成隐患整改160项。
涉农物资关乎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在春季农资打假“利剑”行动中,全盟检查农资经销企业97家,查处违法经销农资案件12起。质监局还加强了对粮食收购点的计量器具的检查,重点打击收售过程缺秤少量、伪造数据等坑害农民的违法行为,利用12365质监投诉举报电话,受理粮农的咨询和计量投诉,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食品安全监管与百姓的健康密切相关,是最直接的民生工程,兴安盟质监系统始终对百姓的食品安全实施严密监控,切实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现已掌握辖区内227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规模、现状、产品质量等第一手资料。相继开展了食用明胶、牛肉干、蜜饯、奶酒、速冻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监督检查食品企业及小作坊968家,端掉“黑窝点”13个,销毁问题糕点350千克,问题肉类500千克。为扩大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又组织召开了全盟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履责报告会,有31家重点食品企业的法人代表参加,全方位鞭策食品生产企业践行承诺,守法经营。
兴安质监部门对假冒伪劣重拳出击,对人民群众热情服务。兴安盟是农业盟,建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采用国家标准74项、制订了10项地方农业技术规范。质监系统在支农中,体现和遵循着标准的简化、统一、先进、实用的原则,标准衔接配套,基本满足了示范区水稻种植、育肥牛养殖的需要。在示范区建设中,质监部门共举办培训班149期,培训技术人员680名、培训农民4.5万人次,提高了农技人员和农牧民掌握、运用标准进行生产的能力,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扎赉特旗水稻育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直接带动保安沼地区12万亩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的建设,实现销售收入124.16万元,新增产量80万公斤,稻米年增收入192万元。据统计,全盟农牧业标准化项目共带动106家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18亿元,实现利润2.49亿元,收购农畜产品资金达到21.46亿元,累计带动9.77万农牧户,吸纳就业1.03万人。
兴安盟质监局为提升服务民生质量,把几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计量检测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如“民生计量”活动,对全盟各大集贸市场的计量器实行“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轮换”的“四统一”管理模式,对“民用四表”的水表、电表、煤气表、热能表及房屋面积测量工作纳入检测验收内容,采取多项措施保证检定的公正准确。同时,开展了整治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安装“隐蔽式加油机计量监测装置”,有效打击了成品油市场的欺诈行为,维护了百姓的切身利益。
兴安盟质监部门为破解地方“经济总量小”、“检验检测资源匮乏”的难题,围绕“做优质量检验、做强计量检测、做活委托检验、做大跨域培训”,通过采取提前介入、服务对接等方式上项目、挖潜力,积极拓展检验检测业务,2012年,盟特检所投入156万元,新增防坠安全器、车载气瓶、矿山机电检测等5个项目,盟质计所投入资金181万元,新上出租汽车计价器使用误差检定装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等7个项目。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有效提高了技术机构的自身发展能力。
2012年,盟质计所积极拓展外埠检验市场,与吉林省、黑龙江省工商局达成合作协议,被确定为两省“省抽”检验机构,承担黑、吉两省的市场抽检任务。目前外埠抽检已覆盖黑、吉两省65个市县区,涉及到化肥、成品油、电线电缆、农机、板材、钢材等产品,完成抽检任务3400个批次。盟特检所实施“精品工程”,开展跨域培训,与安监、建设、劳动就业、军转安置等部门协作开展电工、焊工、转业军人再就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特殊工种培训。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复审班31期,培训、复审各类操作、管理人员4825人次。
2011年,兴安盟质监系统荣获全区质监系统“2011年度先进单位”;并获全区质监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盟质监局连续5年被评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在2011年度全盟执法部门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以95.59分的成绩位列第二;被兴安盟委、盟行署评为“2011年度工作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兴安质监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多方筹措,建成了内蒙古质量安全培训中心,为兴安盟及东北地区特种行业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6月,检验检测中心综合办公大楼建设开工建设;集羊毛羊绒公检服务和仓储于一体的技术服务中心也在筹建之中。兴安盟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亚光信心十足地说:“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兴安质监这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如虎添翼,我们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福祉再立新功,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