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孙东尘 赤峰日报记者李富
走进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的美丽村落,让人感到一种振奋,一种启示。
我们走进长胜村,登上高高的月亮山,感到心旷神怡。村党总支书记王玉林告诉我们,村党总支带领村民搞生态建设,在昔日光秃秃的月亮山上,栽植苗木10万株,埋设滴灌管路1500亩,现在一期工程栽植的果树已经挂果。
近年来,长胜村下大力整治了村容村貌,先后投入1600万元实施了硬化、绿化、亮化,把昔日脏乱差的小山村,建设成今日民宅院落整齐、道路平坦干净、基础设施配套的宜居村。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村里还实行了贫困补助、集体上保险和翻地、用水、上有线电视等一系列举措,让村民得到了实惠。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2013年,利用一事一议项目,投资70万元将原来的闲置荒地改造成60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广场,完成了休闲小径、绿化、路灯等配套建设,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优美健康的休闲生活场所,全面改善了村容环境。
“快去看吧,听说还有赵本山、赵四模仿秀呢!”村民们奔走相告。
夜晚,一曲歌伴舞《请到内蒙古来》,揭开了演出的序幕,群口相声《今昔木头沟》,说的是木头沟村尊师重教、移民搬迁、招商引资、发展设施农业等村内的大事小情,不时引来村民阵阵掌声。“这多好,真实的舞台,演员还和咱互动,虽然现在的电视节目很丰富,可没有这样的效果。”五组60岁村民李素芬啧啧夸赞。木头沟村党总支书记鞠文友告诉记者,日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更多的需求,村里特别邀请巴林左旗的演出团体为村民演出综艺节目,目的就是活跃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木头沟村曾经是生产落后、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生产生活条件差的穷村,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集体收入55万元。昔日的贫困村,已经变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王家店村地处老哈河左岸的元宝山区城乡结合部,赤元、平元公路在此交汇,元宝山矿、元宝山水泥厂和元宝山发电厂就坐落其中。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王家店村根据所在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优势,2010年开始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405亩,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到2012年底项目完成投资80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B区100套楼房已入住95户,A区200套楼房2013年入住。城中村改造不但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也使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变。
为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王家店村先后建立了活动室、图书室和秧歌队。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民兵、共青团、妇联组织作用,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户”评比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南荒村位于元宝山镇北部,村党委探索实行党建工作“四定三制”模式,推进保障制度和维稳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步入规范管理。“四定”即定职责,实行公开承诺制、公示践诺制、评价回访制,服务群众工作轮流代办制、定期入户制、坐班接访制。定岗位即按照党政综合、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综治民调五个方面,设置11类村干部岗位,实行村干部一人多岗、定人定岗、目标化管理。定绩效即实行“一报四评一审核”评议村干部制度(一报是村党委书记年中、年末在村民和党员代表会议上报告工作,四评是分别由党员、村民代表评议,村“两委”自评,区镇领导点评,一审核是评议结果上报镇党委审核)。定薪酬即采取“基本工资+绩效补贴”的方式计发村干部报酬,按照任务轻重、完成实效计发。“三制”即发展党员公推制,采取“两推荐三票决四公示”办法发展党员;联系群众责任制,把全村干部和党员分成若干党员服务岗、党群结合链、党员责任区,分岗包人、分链包户,分片包组,开展利民服务。服务阵地集中制,建设集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民调服务室、信访接待室、文化休闲广场于一体的活动平台。
在村党委的领导下,南荒村荣获“自治区级文明村”荣誉称号,村党委被评为“赤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委书记王敏太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优秀人才”、“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启动实施四合“城中村”改造工程,争取在5年内把村民全部迁入楼房。这是2008年四合村“两委”班子向全村父老乡亲作出的郑重承诺。
2011年,四合村对“八角楼小区”进行规划,在原有10栋住宅楼的基础上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8栋村民住宅楼,有280户村民搬入楼房居住。记者来到四合村“城中村”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村党总支书记徐勇笑着对我们说:“今年再建11栋住宅楼,建成后以成本价售给村民,没住进楼房的村民都要搬入楼房居住了。”
立足于地缘优势,村两委积极扶持村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贮煤大户和运输大户不断涌现,带动了机车修理、餐饮、加工制造、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全村从事餐饮、修理、商贸的个体工商户达到20家,个体煤炭运输户30家,这些个体户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有的高达几十万元。四合村民高兴地说:“住楼房好啊,车库、厨卫配套,水电暖齐全,小区里还有活动广场,孩子们打球,大人跳舞扭秧歌,老人散步遛弯,咱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生活了。”
建昌营村位于赤峰市东,与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元宝山发电厂、元宝山露天煤矿毗邻,1990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村,2004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小康村,2006被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昌营村的决策者们深深感到,单靠农业是富不起来的,建昌营村的经济要大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从1984年开始,村里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办起了煤矿,建起综合性商业大楼,扩建了砖厂,投资兴建了年生产能力达4000吨的赤峰光明油漆厂,以股份制的形式建起年发电量10690万度的元宝山热电厂。对集体经济实行量化折股,每年按股分红。这一决策,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而且形成了一个全体村民人人有产权、个个是股东,全民共享管理监督权的崭新管理模式。从此,建昌营村的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拥有煤炭、电力、供热、建筑、建材、装璜、木业加工、家俱、床垫、化工、商饮服务、房地产等项目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年创收超亿元的企业集团,意气风发的建昌营人双脚踏上了小康路。
南庙村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耕地13000亩,全部为水浇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2010年初,南庙村在元宝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搞土地流转,当年由23名村民集资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与全村1100户农民签订了10500亩期限为15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
土地流转后,由合作社招商并以“反租倒包”形式,分别吸纳博天糖业公司、正昌盛种业公司、康绿源公司进入,建立农产品基地,生产出来的甜菜、玉米种子、马铃薯等农产品由各公司回收。
土地流转了,这里的村民每年可拿到每亩700元的土地租金,每月在合作社打工还能挣到工资。南庙村趟出了一条“村委+公司+农户”的经济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