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产业有条件成为湖南支柱产业——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3-09-05 09:34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李云才
中国合作经济 2013年1期
关键词:湖南省发展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 李云才

要点概览

再生资源产业开发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调研文章以湖南省为例,分析其已取得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其开发潜力及规律性探析,认为再生资源产业有望开发成为湖南省新的支柱产业,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再生资源产业开发,经济、生态、社会多益兼得,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先后深入到湖南汨罗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湖南永兴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益阳沧水铺镇包装工业园、广东清远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海南国际旅游岛、安徽双赢集团等一批再生资源产业开发基地和龙头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调研采用问卷、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调研结果显示,如果再生资源产业开发得当,有望成为湖南省新的支柱产业。

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我国再生资源年回收利用总量从2001年的5238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4889.9万吨,2001年至2009年间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累计节约标准煤91570.85万吨、减少废水排放5122244万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34549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64.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6638.03万吨。我国《“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和45%;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再生铜、铝、铅占当年总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40%。 可见,“十二五”期间,再生资源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据预测,到“十二五”末,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产值将达到1300亿元,并呈现每五年倍增之势。

●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开发初见成效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和支持下,湖南省按照“两型社会”建设思路,再生资源产业取得较快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深化,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先后涌现了汨罗再生资源产业园,永兴县循环经济工业园等“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常德市、怀化市、岳阳市、娄底市、衡阳市等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典型。

1.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初步形成。

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社会物资严重匮乏的问题,政府大力提倡勤俭节约、收旧利废,逐步形成了供销合作社负责回收城镇居民废旧物品、物资部门负责回收生产企业废旧物资、各专业部门负责回收本系统内报废设备和材料的多渠道纵向回收系统,建立起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2002年国家取消对废品回收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审批制度,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放开、各种力量涌入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南全省共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2866万个,经营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0多万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有67个县级社恢复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发展遍布乡镇、街道的经营网点5910个;共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71家,再生资源交易市场24个,各类分拣中心67个,总面积928627平方米,从业人员10080人,年购销额近21亿元。在10大类主要回收品种中,供销合作社系统回收量占全社会回收量比重逐年回升,钢铁占34%,废铜占40%,废铝占45%,废橡胶占45%,废纸占32%,报废汽车拆解占35%,废旧家电回收占50%以上。

2.再生资源产业已初具规模。

据统计,目前,湖南省每年产生的废弃电器、工业电子废物、金属废渣达数百万吨,废旧汽车达150万辆以上,全省再生资源年回收量达1466万吨,且各类废旧物资再利用的量正以每年20%的速率递增,再生资源年加工能力达270万吨,交易额达640亿元,并形成覆盖全国的专业回收网络。目前,湖南全省共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近600家,回收网点遍布全国,再生资源交易市场24个,各类分拣中心55个,覆盖面广、效率高、参与广泛的专业回收网络基本形成。例如,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一的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资源年回收量达150万吨,年加工量70万吨,年工业总产值达150亿元,年缴税收超过8亿元,形成了资源回收大市场、产业加工大工厂、资源利用大循环的格局。

3.龙头作用凸显,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湖南省共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530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7家,废铜、铝、不锈钢、塑料、橡胶以及电子废弃物、稀贵金属等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再生资源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产业链条逐步形成。湖南金龙集团作为再生铜回收加工利用的企业,拥有从再生铜到电线电缆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再生资源精深加工方面作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公司2011年产值突破50亿元,完成税收2.5亿元。湖南国藩集团充分依托涟源钢铁集团,不断创新废钢特别是废弃特种钢的利用途径,其生产的著名品牌701等矿山机械、水工机械畅销国内外大市场,并带动了一批废钢深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全年废钢利用量达到100多万吨。湖南万容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我国“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关键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公司于2009年率先建设中西部地区第一个省级电子废弃物处理中心,已建成长沙、汨罗、郴州3个处理基地,年拆解能力达240万台。公司自主研制的重大装备废印制电路板物理回收设备、废旧冰箱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回收设备、报废汽车车身整体破碎与废钢加工一体化设备先后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均属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法规政策逐步完善。为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推动循环经济建设,自2000年以来,湖南先后出台了《湖南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3号公告)、《湖南省2005—2007年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湘政发 〔2005〕2 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湘发〔2006〕14 号)、《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规定》(湘建 〔2004〕39号)、《关于我省实施建筑节能工作的指导意见》(湘建办〔2004〕16号)、《湖南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湘经资源〔2005〕278 号)、《湖南省“十一五”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06〕46号)等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二是行业协会作用显现。行业协会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在推动产业发展,协调政企关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湖南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在开展日常性活动的同时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一方面是探索交易新模式。为改变再生资源回收传统的单一模式,2012年9月,协会发起成立了湖南省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联盟,并向会员单位推介了“点价结算”交易方式,创造再生资源的交易新模式,这在全国也是首例。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督查工作。受省商务厅委托,协会成为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第三方督查小组主要成员,对全省长沙、汨罗等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进行项目进行评估、检查和评价。

●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星星之火”不利于再生资源产业开发。

湖南省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地域特色明显形成。“长株潭”城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60%以上,是重要的冶金、化工、钢铁、机械、电子产品、制药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目前,这些传统优势行业的龙头企业正大力创新技术,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引领行业的资源再生技术与发展方向。这些行业中除了一些重点开发企业如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代表“株冶集团”、化工企业代表 “株化集团”、钢铁企业代表“华凌集团”、机械加工企业代表“中联重科”、电子产品再生企业代表“万容科技”、再生铜企业代表“金龙集团”、废钢深加工代表“国藩集团”等,更多的是微小企业和“无证”企业。由此可见,要达到打造千亿产业的目标,目前“星星之火”的现状不利于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2.“无序竞争”不利于再生资源产业链开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不断增多,但随着国家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全国各地的循环经济产业也越来越多,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湖南省循环经济起步较晚,企业规模小,集群化程度不高,大多数是从手工作坊发展起来的,自我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不强。然而,大量小规模企业对再生资源的抢夺,导致市场无序竞争状态,使得再生资源利用率低;而与此同时,许多大型的技术力量雄厚的再生资源企业因原料供应的短缺而无法发挥规模优势。以汨罗工业园为例,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少,资源面临枯竭境地。再生资源回收量由2007年的120万吨减少到102万吨,而且呈进一步降低的态势。由于受资源的制约,汨罗铜业企业有一部分已经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也有一些企业开始关闭转移。从再生资源产业链开发的角度看,这种无序竞争的局面导致了原材料利用的“散”和“乱”,不利于产业链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集群性。

3.“低端切入”不利于再生资源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从趋势上看,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将成为全省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湖南省供销合作社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估算出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产值及“十二五”的目标产值数据(详见附表1)。然而,目前湖南省再生资源行业缺乏国际化大规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全省行业群体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凝聚力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直接导致在国内市场上难以和其他企业相抗衡。作为一个再生资源生产的大省,产业的加工利用一直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的状态,大部分园区和企业,都是从初级市场、初级产品、低端技术开始“低端切入”,依然延续着从再生资源到再生原料的直线式经营,以再生原材料的买卖居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的延伸严重不足,导致湖南省再生资源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的大头为外省所控制。产业化水平不高,技术含量偏低,省内众多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偏重于对原料的争夺,而忽视了技术和工艺的提高,整个行业尚处于低层次的竞争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尤其是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大,对行业的影响特别大。因此,“低端切入”的成长方式很难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更有效地成长为湖南省新的“支柱产业”,难以实现再生资源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4.“回收率低”不利于 “两型社会”建设。

湖南省的再生资源产业已形成地域特色较鲜明、具备一定规模的回收网络体系。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理念、组织管理形式、商业模式、物流效率和技术上均有不小差距。目前我国年再生资源回收量1.4亿吨以上,年回收总值接近5000亿元,除废钢铁回收率较高外,废塑料的回收率为25%,废橡胶的回收率为32%,废纸的回收率为35%,废玻璃的回收率只有13%,废旧家电、电脑等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还未真正开展起来,资源流失严重。湖南省再生资源回收情况更是低于全国水平,没有形成“政府管理者—生产者—使用者—回收利用者”四位一体、、“责任共担、利益互赢”的立体回收网络体系。回收体系免除了产品和废弃物制造者与排放者的环境责任,这样造成这个行业的资金与技术投入远远不够、造成回收困难、回收成本高、降低了回收利用者的利润和积极性。法律、法规形成缺失,不能引导和强制大型企业集团、银行等对这个行业的实质性介入。政策、环境的不足以及资金、技术的不够造成这个行业资源再生利用率

附表1:不高,回收产业链处于低端水平,缺少高附加值的再生产品、再生利用过程中二次污染难以控制,这也是这个行业目前难以涌现理念先进、资金雄厚、管理科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的深层次原因。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目前湖南省主要再生资源交易量和交易额(详见附表 2)。

湖南再生资源五大园区(试点)、基地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

数据说明:数据根据官方及企业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由于大部分数据为整个试点或园区的数据,因此部分数据可能包括非再生资源产业的产值数据。

“回收率低”的现状导致了大量的“城市矿产”无法得到合理利用,不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另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加剧,不符合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也不利于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

附表2:

2012年湖南省主要再生资源交易量和交易额统计表

5.“缺乏规划”不利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起步较早,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多头发展,多企竞争,没有一个权威的部门根据湖南省 “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来制定全省再生资源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缺乏产业规划、中长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用地规划等,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指向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由于再生资源的最终要求是要达到资源的永续开发、循环利用,再生资源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与 “两型社会”建设的两大主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具有高度的契合,湖南省的再生资源既没有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开发,也没有将其纳入到 “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当中,并作为推进 “两型社会”建设的绝对主力来抓。

再生资源产业开发的特点

1.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渐进性。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渐进性主要是指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规模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导致的废弃物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时所产生的再生资源也与日俱增,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相应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湖南工业化水平大致处于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逐步推进的时期,即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这意味着湖南省工业设施设备更新提速将产生大量废旧机电设备以及相关建筑设备。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将产生大量废旧汽车、家电等可循环再利用物资。以汽车产业为例,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湖南省机动车保有量达7400262辆,机动车驾驶人达787.3万人,每年增速为15%。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1000万辆。据调查,截止到2011年末,省会长沙的汽车保有量达114万辆,并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报废汽车数量将会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另外,从中国黄金协会获悉,湖南省每年约有100万件家电产品淘汰,目前已有300多万件家电进入报废期。据初步估算,每年产生的废弃电器、工业电子废物和废金属多达数百万吨,其资源价值在50亿元以上。以上数据说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厚实,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渐进式量变积累,必将迎来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质的飞跃!

2.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层次性。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技术的层次性;二是指从事再生资源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的层次性。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技术涵盖了从最简单的物理加工到高层次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各方面。如再制造技术充分利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使得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而成本只为新品的 50%,节能 60%,节材 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再生资源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的层次性更是显而易见,既有简单的废品收购人员又有从事再生资源精深加工的高技术人才。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就是从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高端人才的缺乏。

3.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区域性。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区域性主要是指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必须基于区域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的特色。

目前,湖南省正在开展的循环经济试点包括:(1)株洲清水塘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2)郴州永兴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3)汨罗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4)株洲冶炼集团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5)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6)湖南泰格林纸集团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7)长沙宁乡经开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8)娄底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省级循环经济试点;(9)长沙浏阳、宁乡再制造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发展试点;(10)永顺凯迪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2010年,长沙被批准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2012年,湘潭、衡阳、娄底、郴州、张家界5个市已提交第三批“城市矿产基地”的申请,再生资源产业蓄势待发。

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全国首批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十一五”规划将“建设湖南汨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列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被定为全国主要再生资源基地,全市已吸纳再生资源回收公司146家、经营户4000余户,5100多个网点遍及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的省、市、自治区;收购品种包括废铜、铝、不锈钢、塑料、橡胶、纸和电子废弃物等;再生铜行业,吸纳规模加工企业23家,力争将汨罗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示范基地。

永兴县的稀贵金属冶炼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永兴县通过对传统的金银产业实施提质升级改造,缔造了一个“没有银矿的银都”的神话,常年白银产量占全国白银总产量的1/4以上,先后获得“中国银都”、“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基地”等称号。2010年,永兴县的稀贵金属产业生产白银2050吨、黄金7.1吨、铋4300吨、铂族金属2.6吨,其他有色金属16万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有色金属再生资源交易市场。近两年,由发达国家市场主导的国际稀贵金属价格大涨大落,而中国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大国,尽快形成稀贵金属的“中国价格”备受期待,今年6月28日正式运行的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将通过市场手段帮助“中国银都”获得在国际稀贵金属市场上的定价权,使其成为国际稀贵金属交易的定价中心、贸易中心和信息中心。稀贵金属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之一,其定价权和话语权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永兴县稀贵金属产业已成为技术成熟、回收链完整、原料来源面广的新生产业,其再生原料包括了有色金属尾矿、冶炼废渣、阳极泥、阴极泥、电镀污泥、电子废弃物等几乎所有含有色金属的废弃物,其冶炼技术包括了国内所通用的火法冶金工艺和湿法冶金工艺,部分工艺代表了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

永顺凯迪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是湖南首个以低碳循环命名的产业园区。园区计划5年内投资52.5亿元,将建设100万亩能源基地,1×30兆瓦特装机的生物质能热电厂,20万吨生物质汽柴油深加工厂和10万吨有机肥料厂。“吃”进去的是果壳、秸杆、树枝等废弃物,“吐”出来的是电力、热能、生物汽柴油和有机肥料,可实现废物充分资源化。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8亿元,创造税收1.2亿元。2011年重点建设20万亩核心能源林基地和生物质能电厂,预计2012年可建成投产。

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园区构建起“企业小循环、产业链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发展模式。预计到2015年,园区将实现产值300亿元。(1)小循环,即企业内循环。如株洲冶炼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形成以铅、锌资源为核心的生产工序之间的循环,水在各个工序内部的自循环以及各个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副产品在铅锌生产系统内的循环等。(2)中循环,即产业链循环。如化工产业链循环以株化集团及智成化工为依托,发展以基本化工原料为主打产品的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及煤化工产业链,形成以基础化工为龙头、以精细化工与废弃物资源化转化为延伸的生态产业链条。(3)大循环,即园区范围最高层次的循环模式。如株冶、株化、智成和中成之间的硫循环。株冶产生的二氧化硫一部分自用制硫酸、一部分提供给中成制保险粉、一部分给株化制硫酸。同时株冶清洁生产改造后会产生一部分高硫渣,可用来制硫磺,提供给中成新的保险粉项目使用。株化集团钛白工程需用硫酸,除可利用株冶的低浓度SO2外,株化集团还用硫铁矿制酸。

长沙市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了“酒渣、酱渣、薯渣——生物肥料”循环经济产业链新模式,2009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97.2亿元。

2011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同意长沙(浏阳、宁乡)、张家港开展建设国家再制造示范基地前期工作的函》(发改办环资〔2011〕1362 号)确定长沙(浏阳、宁乡)制造产业基地将正式成为再制造产业的国家级示范基地。目前湖南有11个再制造产品进入国家再制造产品推广目录,有2家再制造企业的再制造试点实施方案获得B类方案。由于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排名全国第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也名列前茅,因此,湖南有望成为全国工程机械再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的领头羊。

4.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公益性。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就业、生态以及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从就业的角度看,由于再生资源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可以大幅增加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目前从事再生资源产业的人员30多万人,收入总额50多亿元。几十万个家庭靠再生资源产业生存,无疑再生资源产业成为了维系民生,关乎稳定的重要产业。调查显示,每增加1万吨废旧物资,就可以增加1000人就业。目前,湖南省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1466万吨,按照各类废旧物资再利用的量以每年20%的速率递增,到“十二五”末,全省再生资源回收量将达到2533万吨,新增再生资源回收量1067万吨,新增就业人口也就将达到106.7万人。可见,再生资源产业成为百姓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从生态的角度看,随着再生资源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大,二次污染的危害开始显现,环保压力与日俱增。在今后几年,我们将迎来汽车、电子产品、家电等淘汰高峰期,大量的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旧木质材料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大量的生活垃圾用填埋的方法处理,占用的土地不断增加,严重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直接伤害了动植物的生存,从而影响了生态平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央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地位的“升格”,更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把再生资源合理有效的回收利用作为垃圾的前端处置的产物回收、分解包括有效利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净化环境、建设良好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因此,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客观上对优化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建设 “两型社会”的需求角度看,“长株潭”作为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实质上也是一个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过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本身就是一个节约原材料的行为。有关研究表明,每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生产新钢8500吨,节约铁矿石2万吨,节约4000吨标准煤,少产生1.2万吨矿渣;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约1.2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立方米,少排放废水90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千瓦时。可见发展再生资源产业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高效、永续利用,有效缓解湖南省资源约束性矛盾、弥补全省资源的相对不足,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5.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社会性。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社会性主要指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不是一个单独的产业发展,而是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以及各阶层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从工业生产的角度看,再生资源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互相供应的关联性。以再制造为例,目前,湖南再制造产业项目主要有七大类:工程机械再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机床再制造、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家电再制造、轨道交通再制造和药械再制造。这也表明湖南发展再制造产业就必须和这七大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再制造出来的产品将成为这七大产业的零部件供应方。另外,随着我国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这七大产业回收的废旧零部件又将成为再制造商的原料来源;从人民群众生活角度来看,人们的生活也与再生资源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南省城镇化水平已达45%,城镇人口达到3000万,按我国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主要指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包括工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人均年产量440公斤测算,湖南省城市生活年垃圾量将达1320万吨,而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如果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多功能化。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多功能化主要是指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可实现三个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从效益的角度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体现的是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均衡体现,把生态文明与产业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不能偏向于某一方面的功能,如经济功能而忽视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这样势必会导致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废旧电池为例,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即便是焚烧,也将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回收利用成本很高,也导致了电池回收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目前,全国电池年消耗量为30亿只,由于回收不力导致我们丢失铜740吨、锌1.6万吨、锰粉9.7万吨。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与其它垃圾分开,集中起来回收。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废电池的回收,例如德国的很多商店要求顾客在购买电池时,同时要把废旧电池交回给商店;日本专有分类箱收集不同的废电池。

2.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园区化。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园区化是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主要实现方式。园区化的最大优点是按照生态化的理念优化产业链结构,防止再生资源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湖南主要的循环经济试点大都采用园区化发展模式,其中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目前新的发展态势较好的代表园区有衡东工业园,衡东工业园于2010年、2011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园区的湖南金虎有色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被商务部批准为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利用基地、省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利用基地,现正在申报第三批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内比较成功的有四川的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园区内厂房整齐,吸纳了不少当地民工就业。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置换下来的旧电器,在这里进行精确拆分;电脑、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的零配件从传送带的另一端出来时,已是干净的一根根电线,一块块电路板,它们或被循环再利用,或进一步回收贵重金属。整个回收环节非常干净,看不到焚烧的黑烟,也看不到遍地的电子垃圾。

3.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化。

目前,再生资源行业普遍存在综合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产品从废料到原料,加工产业链条没有有效延伸,产品附加值不高。实质上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前景在于深度开发所带来的价值提升。这就意味着再生资源行业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需求增大,高新技术化成为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以再制造为例,再制造是指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废旧产品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由此可知,再制造无疑进入了高新技术领域。其他再生资源产业的精深加工环节也与各种高新技术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必须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高新技术领域来开发,以拓展再生资源产业链,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实现再生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美国抢占能源技术制高点、英国制订新技术推广战略、韩国推行新技术导向政策、日本以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企业采用新的技术和设施等都是很好的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目前,由于受技术因素的制约,湖南省的再生资源大部分停留在“买卖”层面,深层次的开发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的“再生”价值。一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集中解决制约全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通过联合攻关,研究开发一批有利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重大装备,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最小程度消除二次污染。二是加大科研力度,鼓励技术开发。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依托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推广,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探索和完善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设立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开发奖励基金,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吸收借鉴国内外经验和技术。在自身无法进行技术开发的前提下,可适当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的消化吸收、集成和推广应用,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培植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型示范企业。

4.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标准化。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标准。再生资源产业同样如此,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产业质的提升和飞跃。再生资源产业体系是由多部门组成的综合体,是废物回收、拆解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能实现产业各环节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目前,针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体系,国家没有一系列完整的标准体系和模式体系。根据发达国家长期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三种基本模式,即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杜邦化学公司模式。这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的基本表现。其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面向产业生态链的循环经济——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集中了大量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它们既承接了上游企业废弃物的再加工,又为下游企业提供再生原材料,使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聚集经济效益,这也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和范围上的体现。

三是基于社会再生产层面上的循环经济——德国的DSD双元回收系统模式。它是按照产业发展体系建立起来的一个专门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由生产厂家、包装物厂家、商业企业级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回收者对废弃物进行分类,然后送往相应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厂,从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模式,也体现了循环经济在宏观层次和范围上的实现方式。

由于自身基础及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无法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再生资源产业体系的推广。因此,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生产组织体系。一是要大力发展生态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工业企业必须在产品设计、工艺采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要加强产业链建设,建立工业生态园的共生体系。发达国家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践证明,建立工业生态园是一种好方式。建议湖南省在建设工业开发区时,也应建立这种共生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一整套的标准化发展体系。产业链的建设和管理主要从 “产品—企业—园区”这三个层次考虑。产品方面,企业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来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环利用及安全处置的产品;企业方面,应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零排放;园区方面,建设要结合地区经济结构特点和园区发展方向,建立高水平、高起点的管理模式。三是积极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构建社会化的再生利用系统,推进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的建立。

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软实力”倡导

长久以来,由于受观念、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再生资源行业产生的GDP不高,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再生资源行业可能产生的潜在的GDP、绿色GDP以及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滞后所产生的负GDP,更没有真正认识到再生资源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一项建设生态城乡、 “两型”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和重要的民生工程。再生资源作为 “城市矿产”这一新的理念还没有为全社会所接受,目前只是在个别的场合和特定的群体,才有过这方面的探讨,全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大量的 “城市矿产”变成了垃圾,垃圾变成了废物,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传统手工处理阶段,向产业化、集约化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以再制造为例,目前市场对再制造认识不足,普遍把再制造产品混淆为翻新产品、二手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市场认同度严重不足。再生资源产业的认知与宣传体系亟待建立。

因此,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状况应列入区域经济发展的 “软实力”指标,把再生资源开发和发展提升到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无论从文化观念的引导还是媒体宣传的聚焦都要加强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并以此为契机,倡导地方政府积极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必要时建议把再生资源发展水平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2.规划指导

政府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推进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根据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和实施策略。国内同行中,安徽省合肥市已经制订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其总体目标为:从2011年起到2020年,在全市构建社区回收网络体系、集散交易市场网络体系、综合利用处理网络体系等三大网络体系,建立1000个社区绿色回收亭(站),4个集散市场和1个较大的旧货市场,2个再生资源产业园 (产业基地),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年回收量200万吨,年回收价值60亿元,进一步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程度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湖南省应按照 “千亿产业”的目标进行产业布局和定位,使其真正成为全省继有色金属等七大 “千亿产业”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极。目前,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规划(2012-2015年)已经制定,形成了全省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规划。建议以此为基础,把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3.政策利导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利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不断完善湖南省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各种有关特定物质循环利用的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利用、无害化处理的规范、标准以及责任、义务和权力。二是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通过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江西的做法力度较大,江西省将增值税从省、市、县留存的47.5%中奖励32%给企业,省、市、县仅留存 15.5%,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全部奖励给企业;完善投融资扶持政策,加强对产业的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的进入;健全价格政策,利用价格机制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完善自然资源价值评价政策体系,解决对自然资源价值评估不足、定价偏低,致使再生资源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在这方面,国外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日本自上个世纪末就开始建立与资源再利用有关的法律体系。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健全,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层,其法律有 《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法律,其法律有 《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法律法规,分别是 《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 《家用电器回收法》、 《建筑及材料回收法》、 《食品回收法》及 《绿色采购法》。 这些法律强制性地要求企业必须回收和再利用所生产产品,如果发现使用者大量丢弃相关产品,首先要追究生产厂家的责任,重者将被处罚。在法律的约束下,企业不得不主动上门回收废旧产品,进行再利用。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立法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

在制定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方面,国外成熟的经验有五个:一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从1999年开始对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购买、回收再生资源的企业可减税 (销售税)10%。日本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限内除普遍退税外,还按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二是征收新材料税。美国通过征收新材料税的方法限制对新原材料的使用,鼓励企业使用再生资源。三是征收填埋和焚烧税。美国对企业征收垃圾填埋和焚烧税,从而达到减少企业对原材料的使用和鼓励生产废物、垃圾再利用的目的。四是对企业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日本对中小企业从事环境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项目给予补贴,补贴费占研发费用的50%左右。五是对企业提供融资优惠政策。日本对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提供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

4.中介引导

要积极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组织的引导作用。目前,湖南省已成立湖南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现有会员71个,充分发挥了政府与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方面国外比较成功的经验有四个:一是建立专门的情报机构,促进废旧物资的回收。如日本大阪有关部门专门建立了废旧物品回收情报服务机构,该机构出版 《大阪资源信息循环月刊》,定期发布各类废旧物品方面的信息。二是发挥社区服务组织在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政府定期与社区服务组织签订环境维护与废弃物回收合同,要求该组织协助政府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三是发挥社团和地方公共团体在产业政策实施中的作用。如1975年日本成立的清洁中心就是由日本经济界资助的财团组织,该组织专门负责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及产业政策的宣传和产业技术人才的培训等。四是发挥行业组织在推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例如美国电子工业联合会 (EIA)在促进电子企业承担责任、开展消费者教育以及建立电子垃圾回收机制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产业主导

“十二五”是国家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产业转型,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资源与环境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湖南省尽管是 “农业大省”、 “有色金属之乡”,但十多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造成原生资源的迅速枯竭和生态承载力退化,只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保障湖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十二五”期间,必须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才是湖南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在总体规划中应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全面阐述湖南省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配套的法规建设、鼓励性财税制度的调整、产业规模与水平的定位、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创新等重要方面。

建议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应突出自己的特色,集中力量于五个产业发展方向,打造湖南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两带、五都、百点”格局。

6.综合督导

综合督导主要是指再生资源产业开发与发展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协调与领导机构来保障产业发展的有序进行。目前湖南省对再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督导和统筹力度不足,某种程度上间接导致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无序性。

因此,政府行为应该是这一事业的主导力量,政府应提供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规划行业管理,采取与之相对应的保障措施,特别是在全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构建方面,政府是可以大有所为的,清远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政府行为。

按照美国的经验,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下面专门设立了特别工作组,与国家环保部门一起进行管理。我国各级政府都设有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作为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机构,担当起环境保护的职责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但问题在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保护问题。譬如,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设一些项目或园区,需要在企业之间进行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需要制定和运用一些制度和手段等,这些问题的协调和解决,环境保护部门恐怕是难以胜任的。因此,要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指导思想,本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经营管理体制,消除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公安、省工商、省环保、省两型办、省供销社等部门统一部署,分工负责。成立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各级党政部门、企业以及社会上下一盘棋,形成全省联动的活跃局面,为再生资源产业开发提供组织保障。

相关链接

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两带、五都、百点”远景布局

“两带”是指京珠高速产业带和沪昆高速产业带,由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物流能力支撑,因此,沿高速公路形成再生资源产业带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五都”是按再生资源产业终端产品大类进行布局,分别是:长株潭再制造之都、汨罗铜都、娄底钢都、永兴银都和冷水江锑都。 “长株潭再制造之都”的提出源于国家发改委确定长沙 (浏阳、宁乡)制造产业基地正式成为再制造产业的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决定和现实的产业基础。2011年1—6月,仅浏阳再制造业务已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77.2%。 “汩罗铜都”指的是汩罗循环经济试点将以再生铜为主打产品,截止到2010年底,汩罗再生铜产量达14万吨,目前其再生铜行业已吸纳规模加工企业18家,年产能可超过20万吨。 “娄底钢都”指的是娄底市不仅有涟钢、冷钢等大型可利用废钢企业,其中仅涟钢每年的废钢用量达到60万吨,更为重要的是该地区充分利用各种废钢和特种钢进行铸造和精深加工,集聚了大量的废旧钢铁经销商和生产商,有 “中国铸造之乡”,“中国矿机之乡”和 “中国农机之乡”的美誉。目前,正在打造湖南省重要的特种钢交易与精深加工基地。 “永兴银都”在文章中已作深度阐述, “银都”的地位已然形成。 “冷水江锑都”指的是与锑相关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开发,而不包括冷水江固有的锑矿开发。目前,冷水江市百加壹再生资源产业园计划总投资6.68亿元。按照 “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园区管理”的原则,分布进行开发建设。分期建设用地2000亩以上,规划到2015年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中心市场和再生资源加工园区。

湖南“两带、五都、百点”格局图

“百点”是指从湖南省14个市州和122个县级行政建制区域中选取100个地区作为我省再生资源回收与处置的 “结点”。这些结点是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链的前端结点,主要负责再生资源的前期处理,以免造成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选取的原则主要有两个,一是再生资源来源充足,就地进行不同层次的处理;二是交通方便,物流发达。

猜你喜欢
湖南省发展
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湖南省永顺县老年大学校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