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书成
近期,“大数据”成为从科技领域迅速扩散到社会各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各界舆论对“大数据”的追捧不亚于还在探索前进中的“云计算”,这种现象引起了各方注意。有专家学者指出,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社会将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到底是一种概念炒作还是它真有这样的本领,特别是与近期如火如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什么关系,基于“大数据”战略的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值得关注。
“大数据”(Big data)概念源于美国,这里的“大”通常用来描述数据的三维特征:第一维指信息的数据体量日益庞大;第二维指信息的种类繁多;第三维指数据变为可用信息,并且可以分析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近期媒体常常关注的大数据其实指大数据的第四维特性,即数据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为对数据的智能分析。对于“大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由此可见,大数据是一种高级信息生产力。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的能力。
十八大提出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而“大数据”在这其中又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智慧城市将有助于摆脱一系列的“城市病”。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50%的二线城市已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部分三四线城市也喊出了创建智慧城市的口号。迄今为止,全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已超过150个,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计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这标志着由我国政府主导的城市信息化开始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智慧城市的建设大幕将在全国开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智能交通、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商机,“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为相关产业带来2万亿元的商业机会。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后,是一个令人无比兴奋的巨大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在这其中担当的角色日渐受到重视,有专家对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给出了乐观的论证,“大数据挖掘对智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是无形的生产资料,大数据价值的合理共享和利用将创造巨大财富。”“智慧城市是城镇化进程的下一阶段,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高度,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愿景。”相关政府部门给予大数据极高的期待:面向未来,大数据将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建设智慧城乡,密切政府和民众的联系,促进民主与社会进步。借大数据的东风,用信息生产力与先进生产方式带动发展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可以为中国带来“数字红利”,提高“新四化”建设的现代化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家对大数据寄予的厚望与期待,但凡事要冷静对待,切忌盲目推崇。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研究报告《紧抓“大数据”的潜在机遇》中指出:“企业正在努力学习通过利用大规模采集及分析数据来制定战略,这有力地体现出大数据的巨大潜力。”可以看出大数据处理主要在商业领域被推广,是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的创新。
但在另一篇报告《你准备好迎接“大数据”时代了吗?》中,研究者也郑重其事指出:“海量数据可能最终成为决定国家,而不仅仅是企业如何竞争和兴盛的关键因素。”IBM智慧城市项目利用大数据分析,已经为美国刘易斯维尔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和公众健康保护,治理PM2.5超标的环境污染难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并取得显著成效。大数据正逐步为更广泛的领域所利用,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典型案例。
信息化助推城镇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为信息化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二者在同步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借力,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我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贡献力量。有专家学者发文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更为环保、更为智慧的城镇化,起着为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搭好平台的重任。智慧城镇化将逐步取代粗放城镇化,因此智能交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信息化以及安防等产业都将获得快速发展。
信息化与城镇化“两化”融合有望激发宽带市场潜能。智慧应用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而应用都是搭载于宽带互联网之上,宽带应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近年来,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宽带应用,不仅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宏大市场,推动了宽带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还为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络视频等相关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拉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而宽带市场,电子商务等都是大数据的载体。
2013年,以“智慧城市”为焦点的技术和产业盛宴正式开席,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攻坚方向。
“大数据挖掘对智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是无形的生产资料,大数据价值的合理共享和利用将创造巨大财富。”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物联网专家组组长邬贺铨在2013年智慧城市年会上如此表示。
目前我国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很多地方还过于偏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而并不重视“数据的价值”和数据挖掘。对此,邬贺铨说:“城市装上几十万个摄像头,并不代表就是智慧城市。物联网也好,智慧城市也好,数据挖掘是重点。”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信息获取后的处理。同时,他指出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及使用,对智能城市也将是挑战。
互联网泡沫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经济损失仍然历历在目,“云”技术虽然开始逐步得到应用,但其创造的价值也远没有想象中的巨大,这些都提醒我们要客观冷静对待新事物的出现。《求是》发表邬贺铨的文章《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一个具有无穷潜力的新型产业领域,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机会。我们要从战略上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将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抓手,但要注意科学规划,切忌一哄而上。”新浪创事记发布《冷静对待大数据:这只是锦上添花》,指出“但是就目前来说,大数据还只是虚火的概念,先冷静对待它吧!”呼吁决策者不能盲目推崇。
智慧城乡是大数据与经济主战场结合的重要领域。新型城镇化的本意是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推进现代化建设。并不是非得农村向城市靠才叫现代化,也可以率先通过信息平等的方式为破除二元对立铺平道路。互联网具有让世界实现平面化的本领,在信息数据流通的网络中,世界是平的。这为打破二元对立清除了信息不对称的障碍。
大数据需要大智慧。从发展方式看,信息化将成为改革与发展的新机制。大数据通过物联网、智能地图、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社区、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新的方式,使资源可以在农村那样分散的条件下,也可以像集中的城市那样高效配置资源。所以,提升城镇化目标,建设比智慧城市现代化水平更高的“智慧城乡”势在必行。
以往的城市化建设,走的是一条物质资源高度集中,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道路。智慧城乡强调以数据流来配置资金流、物流,要从片面强调城市集中,向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创新。
在今后发展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智慧城乡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但其中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智慧城乡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处理及使用对智慧城乡是很大的挑战,这不仅是技术也是法律和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面对其中的瑕疵,相关的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和解决好其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如此智慧城市才能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