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主流化、本地化、协同化

2013-09-05 11:30孙桢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23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工作

◎ 孙桢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普通公众和企业界也越来越关注,要真正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必须动员更多的力量。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先后出台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案,制定了碳强度下降的目标,提出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战略。全面实施低碳发展战略,除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还必须将其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特别是纳入到主流的经济活动中去。因此,必须创造出一种经济制度,使低碳技术能够赢利,这就是低碳经济。从低碳发展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到低碳经济再到低碳技术,这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低碳经济扮演着平台的作用,低碳经济核心制度是碳市场,同时还需要相关税收及价格政策。

碳市场的建立需要法律的支持。气候变化立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整套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包括总量控制、排放许可、排放交易和数据管理。气候变化立法很重要的一点是给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明确的赋予一个人格,也就是说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目的性,不因经济形势的起伏而影响其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发展转型期间需要低碳发展,转型成功后更需要低碳发展。

碳排放许可是一项行政许可。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碳排放行政许可是切实有必要的。理由有二:一碳排放空间是全球意义上的有限资源,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必须采取政府管制措施;二许可证是碳交易的起点,考虑到碳市场的金融性质,为保证市场安全起点必须严格管理。必须看到在需要管理的整个碳排放量中,可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属于许可的管理,另外一部分属于其他。尽管碳交易及其许可证只涉及了一部分的排放量,但产生的碳价格却对所有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信号。许可证的申请者应该提供高质量的排放数据,可能需要经过第三方的审核,还可能由执法部门进行现场的检查或者在线监测。而其他排放数据不会如此的高精度,可以采取统计或者抽样的办法。因为数据的精度与行政成本、社会成本联系在一起,必须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

至于企业的负担问题,应该看到参加交易和申请许可的企业虽然承担了减排法律义务,同时也获得了一笔金融资产就是碳信用,这对于企业是好事。气候变化工作还必须得到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广大公众的支持。相对于全球其实国家的行动也是本地化之一。从道德的正确性来讲,本地化也是站得住脚的。对于气候变化的忧虑不能只来源于遥远的地方或者北极熊,我们必须关心自己居住的城市是怎样受到了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必须从本地出发,只有具有忧患意识的人才会自觉地开展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从局部考虑才会在全球行动。我国的区域发展是不平衡的。气候变化政策的设计必须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衔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与此同时必须维护全国的统一市场。

01 对于气候变化的忧虑不能只来源于遥远的地方或者北极熊

02 全面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要纳入到主流的经济活动中去

03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

04 应对气候变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2001年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低碳试点工作,从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到尝试碳排放股权的交易,到探索碳排放的峰值是两个内容在不断深化,现在需要及时地总结经验,结合法律的起草和政策制定推广到全国。

近年来,我们对各省区发展改革委从事气候变化工作的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今后培训工作还要向下延伸,我们还将与一些干部学院合作,增加气候变化方面的课程,使其他方面的干部也能够得到这方面的培训。我们还将公开发布一批培训教材,有需要的可以免费下载,使更多人受益。我们要推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普工作,今年6月举办了第一个全球低碳日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应对气候变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它与诸多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根源相同、路径相通之处。我们必须自觉地发挥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这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保障能源安全,扩大森林和植被,加强自然保护,治理局地污染,治理雾霾也是推动低碳发展的机遇。我们不仅要关注二氧化碳的管理和治理也要关注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的管理,特别包括甲烷。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政策的协同效应,必须准确地理解和很好地把握各种资源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一些科研单位已经开展了探索,希望尽快成为政策研究者的工具,发挥协同作用也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当前我们正在开展转变职能、转变作风的教育活动,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是反对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这必将促使我们更好地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为打造中国的经济升级版,建立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经济工作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