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曹 杨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长,截止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建筑能耗已经占据约28%的全社会总能耗。尽管新建建筑节能标准(50%以上)执行率逐年上升,但是薄弱环节仍然存在:至今仍有10%建筑没有严格执行施工节能标准;中小城市和村镇还未启动节能建筑改革。这意味着还有40%建筑未纳入国家强制性节能标准治理范围。因而,“低碳经济”模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的必然趋势。
本文依托上海中冶医院门急诊综合楼改扩建EPC项目(以下简称中冶医院项目),在设计与施工过程围绕四节一环保、方案优化、新技术与新工艺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资源、能源的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达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1 中冶医院项目总平面图
中冶医院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春雷路456号,单体建筑面积为34300m2,由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主楼及五层裙房组成,主楼建筑高度为72.9m。
项目启动之初,该工程就制定了节能降耗分解指标,主要包括:
(1)万元产值耗电量降低4.4%;
(2)万元产值耗水量降低4.4%;
(3)木材节约率5%;
(4)临时设施重复使用率≥70%;
(5)施工余料再利用率≥10%。
3.1.1 施工用电
◇ 施工区域采用分域供电,既保证安全,又降低能耗;
◇ 安装计量电箱,按月统计实耗电量数据,统计、分析后采取相应调整措施。
◇ 根据工程总体部署,合理配备机械设备(功率较小)并安排运载计划(尽可能满负载使用机械);
◇ 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小于总工期的1%),夜间施工确保施工段照明,无关区域不开灯;
◇ 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90%以上)和利用率(70%以上),保证高效低耗;
◇ 电焊机100%配备空载保护装置,降低功耗(避免6~12A空载电流造成能源损失)。
图2 大型机械用电管理
3.1.2 办公用电
◇ 提倡采用自然光源,宣传人离关灯,减少照明用电;
◇ 随手关门,降低空调耗电量:夏季室温控制在26度以上,冬季控制在20度以下;
◇ 减少办公设备待机能耗,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下班后应及时关闭。
3.2.1 施工用水
◇ 施工区域分路安装水表,按月统计实耗水量数据,统计、分析后采取相应调整措施;
◇ 采用高压冲水设备清洗施工出入车辆;
◇ 土方开挖阶段,深井降水回收、沉淀过后用于洗车、防尘洒水;
◇ 基础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利用集水井回收雨水和施工用水,经沉淀后用于洗车、混凝土养护及防尘洒水。
3.2.2 办公用水
◇ 采用手拉式冲水水箱,水龙头采用节水型产品,配制率大于85%;
◇ 定期检查送水管道是否漏水以及水阀是否松动、损坏,杜绝水资源浪费。
工程材料采用动态采购方式,缓解现场场地狭窄矛盾的同时还控制了采购偏差。
(1)大量采用三级螺纹钢筋,强度高且和混凝土粘结效果好,提高钢材利用效率;
(2)减少钢筋绑扎和电弧焊连接:直径≥16mm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直径≥16mm的水平钢筋连接采用机械直螺纹连接;
(3)做好钢筋翻样,合理配料、下料,减少钢筋废料。
图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
(1)专人配模,防止随意锯断;
(2)及时拆模,提高周转效率;
(3)严禁抛掷,轻撬、轻搬和轻放,减少拆卸和搬运造成的损耗;
(4)对标高不一楼层,采用调节螺栓调整钢管高度作为支撑;
(5)因施工需要锯断的方木重新接长使用。
(1)仔细核对预算方量,每次浇筑余量用于制作过梁等小型预制构件;
(2)严控构件支模尺寸,防止材料浪费;
(3)监控混凝土过磅结果,加强抽检和核对。
5.1.1 建筑垃圾
◇ 利用原有道路和基坑支撑拆除后留下混凝土碎渣,作为施工道路路基;
◇ 砌筑、粉刷落地灰,及时回收,重新过筛使用;
◇ 建筑包装物统一回收处理;
◇ 地源热泵废管再利用,作为降水、排水管;
◇ 部分开挖土方晾晒后用于基坑回填,节约黄砂外购和土方外运成本。
5.1.2 生活垃圾
探索·经验
very
图4 垃圾分类处理
建筑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利用进行分类处理。
利用医院废弃发热门诊作为办公用房,节约场地和成本。
图5 废弃发热门诊作为办公用房
(1)施工现场采用围墙围护,实施封闭管理;
(2)施工环路和料具场地采用低标号混凝土硬化处理;
(3)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对施工垃圾集中堆码并及时打包后清运出场;
(4)对水泥等易飞扬材料封闭管理,防止空气污染;
(5)现场采取遮盖、撒水、绿化等措施,减少扬尘。
(1)尽量避免夜间施工,降低夜间照明扰民;
(2)现场照明加设灯罩,照明方向集中在施工区;
(3)划定电焊作业区域,场内电焊机全部设置遮挡罩,避免出现电光外泄。
(1)选择低震动机械,定期监测现场噪音,超出控制范围进行整改或检修机械;
(2)夜间施工事先取得行政许可,并张贴安民告示牌。
(1)施工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统一排水,铺有废钢焊成的盖板供机动车行走;
(2)雨污废分流排污,其中:污废水管接入医院废水处理系统,雨水管接入预留雨水井后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2)排水沟设过滤层,定期清淤,不符合要求的污物全部外运。
(1)工程所用照明灯具均为节能型产品,水阀和卫生洁具为快开型节水和节水型产品;
(2)外墙和屋面防水采用APP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材料环保,并提高外墙和屋面防水耐久年限。
调整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降低养护成本和难度。
(1)采用节能型Low-E中空玻璃作为断热门窗主材;
(2)采用太阳能与地源热泵复合热水供应系统,无需冷却塔、锅炉,利于环保、节能;2台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和2台风冷热泵机组COP值分别为5.6和4.5,均高于国家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4.3和2.8;
(3)采用节能、高效的低噪声离心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低于0.48,远高于普通通风系统0.32的标准要求;
(4)采用电机直联、机械密封、振动小、噪音低的高效立式单级泵,输送能效比低于0.00433,满足节能标准要求;
(5)空调供回水管、冷凝水管及阀门均采用不燃超细离心玻璃棉保温。
图6 工具化防护
电梯井、施工升降机楼层、楼梯、移动灯具、移动配电箱、吊装区域围档、现场洒水车以及氧气、乙炔瓶支架均采用废钢加工而成的工具化防护。
(1)采用无噪音液压桩机;
(2)满足围护结构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取消压密注浆及基底加固,节约材料和工期;
(3)围护桩优化:根据上部结构高度,差异化搅拌桩和灌注桩深度和孔径;
(4)借用基坑围护压顶作为硬化道路,埋设废钢筋网片增加道路强度;
(5)使用超前止水带工法进行后浇带施工,节约工期和成本。
通过实施以上各项措施,开工1年内各项能源、资源实耗均实现预定目标,节能效果明显。具体如下:
用电目标60度/万元和330000度。用电节约值115216度,节约率:115216/330000=34.91%>目标节约率4.4%。
用水目标5t/万元和27500t。用水节约值15395t,节约率:15395/27500=55.98%>目标节约率4.4%。
短木方接长65m³;利用旧模板作为临边洞口盖板900m2;利用结构多余废旧钢筋36t;利用落地灰搅拌泵送混凝土砂浆80m³,均超过10%利用率。
直径≥16的钢筋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剪力墙及柱均采用电渣压力焊,地下室楼板采用闪光对焊,工程总计节约了约600t钢筋。
预算需用木材量735m³,实际用量593m³。节约木材142 m³,节约率142/735=19.3%>目标节约率5%。
计量配置率:工地用水共3个分路,已安装2个施工分路,配置率66.7%;节水型产品配置率:水阀35只,水箱3只,全部采用节水型产品,配置率100%。
供电照明灯具122盏,采用节能产品122只,配置率100%。
采用悬挑脚手架、调节螺栓等形式,提高了钢管周转率超过70%。
现场大临设施均利用了原有旧房,仅此一项节约成本约60万元。
综上所述,中冶医院项目从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角度入手,复合创新理念,是工程管理领域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的可贵探索与实践,值得在今后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得以广泛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