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理想城市样本

2013-09-05 09:05陈桂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11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市民城乡

◎ 本刊记者 陈桂龙

与过去十年相比较,本年度报告全部使用客观指标和287个城市的全市域的数据,在对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和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已成为中国城市当前所面对的迫切问题,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建设理想城市为目标,即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及开放多元的文化城市。

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以人为本是指作为居民栖息之地的城市,同时也是最大化地确保全体市民的个体创造以及分享幸福和发展成果的出发地和落脚地。在理想的宜居城市里,市民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生活幸福和素质高尚;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备、政府服务周到,适宜大多数居民便捷、舒适地享用。

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创业至上主要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公私人服务的建设和提供一切以最大化确保居民自由创业、企业自由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想的宜居城市包括:企业的良好表现、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及优越的创业营商环境。主要表现为:外资纷至沓来,新企业层出不穷,当地市民创业激情高涨,中小企业蓬勃向上,大企业持续发展,经济充满活力。

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公平是指政府确保为每一个居民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均等的公共服务。包容是指让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让优者得到奖掖,使生命之花自由绽放。和谐城市是指城市里的全体市民相互包容,相互关爱,和谐相处,充满亲和力。主要包括:政府善治、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安全等四项内容。

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环境友好是指天人合一,人类作为生态的有机构成部分,利用知识,道法自然。理想的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主要包括:低能耗、低污染和生态系统良好。

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知识型产业逐步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生活和商务;市民享受知识,致力于创新。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对经济的增长质量、居民的生活、环境的保护程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知识的外溢、形成规模经济来重新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成新的城市圈,为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可持续的内生发展动力。

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城乡一体是指以城市为本地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理想状态的全域城市,应该是工业园区化、农业现代化、土地集约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田园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合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城市乡村组合体。城乡居民在田园般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着现代城市所提供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城市主体与城内外的主体之间能够利用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使物质、知识、思想和信息能够自由便捷地交流和交换。信息城市包括企业生产信息化、居民社会生活信息化以及政府服务信息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在理想的信息城市状态下,市民交流更加便捷、生产模式更加智能、城市规划更加合理、政府服务更加高效。

开放多元的文化城市:自由开放体现在能够汲取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精髓,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多元包容性体现在能够融合不同的文化,形成独有的城市文化特色。理想城市的历史文化厚重久远,现代时尚文化枝繁叶茂,外来多样文化兼容并蓄,当地文化独具特色,在开放和多元的环境下,各种文化碰撞、交融、交相辉映。

基于以上8个方面,在指标的城市级数据可得的前提下,根据指标最小化原则,每个方面分别提炼出了6~10个核心指标,建立了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同时确定就每个指标和方面而言,表现最好的样本为理想状态,然后选取港澳及内地地级以上287个城市做样本。采用相关统计计量方法,对287个城市实现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的状况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为各城市规划自身发展蓝图、确定自身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市民城乡
宜春吟
北上广上榜全球宜居城市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全球宜居城市排名 苏州逆袭排内地第一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意义”的问题所在